1989年,乌鲁木齐市的一小伙子不顾家人反对,以8万块的天价租下废弃电影院。朋友们都说:“疯了吧,一块没人要的地方能干啥?”
米恩华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山东农民家庭,四岁那年随父母来到边疆的新疆生活,作为家中的长子,他从小就承担着课外辅导弟妹的责任。
然而好景不长,六岁那年,米恩华的父亲突然离家出走,这个本已不富裕的家庭顿时陷入困境,米恩华只能放弃学业,到处打零工帮补家计,忍饥挨饿的岁月让他明白了知识的可贵。
十几岁开始,米恩华进入建筑工地,开始了采石、运砂、搬运水泥等重体力活,工地上的苦活累活无所不干,让他练就了百折不挠的韧性,这些艰苦岁月也让他明白,想要改变命运就要靠自己奋斗。
22岁那年,米恩华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乌鲁木齐城管办的市场检查员,这份工作让他有机会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开阔了眼界,看着小贩小商轻松地数钱,米恩华越发向往爬上经商这条路。
8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29岁的米恩华选择辞去稳定工作,勇敢踏上创业的道路。
米恩华先用父亲的700元和自己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工贸小公司,第二年,他发现一处风水宝地——一家规模不小但长年闲置的露天电影院。
米恩华看准商机,用8万元的天价将其承包了下来,他当机立断将场地改造成商业市场,并亲自打理,短短一年就挣了十几万元,在米恩华的经营下,这个市场越来越红火,已难容纳更多商户。
1992年政府要求改地点时,米恩华不惜重金迁建了一个更大的市场,取名“华凌市场”,六年后,40万平方米的华凌市场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市场之一。
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米恩华没有忘记回馈社会,1998年他先后捐资建设了多所“华凌希望小学”,资助家乡贫困学子读书,三年后,一场机缘让他决定亲自收养孤儿并创办福利院。
2001年,当地政府将一个县指定为米恩华集团的帮扶对象区,此前米恩华已拨款兴建一所小学。
米恩华为他们即兴开设了一场简陋的生日会,让这些从未有过生日的孩子也尝试一次“祝福”的滋味,分享快乐是米恩华一贯的人生信条。
当晚,米恩华便下定决心要给这些孩子一个真正的家,他将第一批10位孤儿接到福利院开始新生活,并亲自为他们取了名字。
从那年起,米恩华用十余年时间陆续收留了500多个贫困或流浪的孤儿,他聘请老师为他们办学,修建宿舍,孩子们吃喝住行全由米恩华一力承担。
米恩华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位孩子,为了照看这500多个“米家宝贝”,米恩华的妻子也毅然辞去工作加入这个大家庭。
2004年,米恩华的个人财富已突破20亿元大关,高居胡润百富榜第39位,他也开始将商业版图延展到国外,在格鲁吉亚投资建设木材加工厂,并成功收购了该国的银行股份。
如今米恩华集团已向多元领域发展,与世界500强企业站在一起,成为新疆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之一。
在事业和家庭双丰收的今天,米恩华仍秉承勤俭建企、知足常乐的人生信条,他不轻易借贷,所有企业无一上市,也正因如此,在连年商战中未尝失败过。
如今虽身价上亿,米老板的生活却十分简朴,他住的还是旧城区老房子,米恩华常笑着说,今生最幸福的就是家庭和孩子的陪伴。
多年来米恩华默默行善,他创办的福利院至今在运转,那里已经成长起一批批米氏集团栽培的人才,如今每逢节日,福利院都会收到米恩华寄来的礼物和他亲笔写就的家书。
信里常叮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也正是米恩华这种低调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着这群孩子,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
米恩华的故事传递着凡事知足、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