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院2024-2025学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已落下帷幕,20名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生获此殊荣。为营造崇尚科学和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经管学子积极实践、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特推出国奖专访栏目,用数期篇幅和大家一同走进国奖获得者,了解他(她)们的学习经验与优秀事迹。
人物简介
曹慧敏,女,汉族,中共党员,山西临汾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徐家鹏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镇化与人口迁移、资源利用与环境管理等,主要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Habitat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等期刊。
获奖情况
2024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3年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2022-2023学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大学生
科研成果
1.Huimin Cao, Lina Peng, Zhenyu Yan, Jiapeng Xu*, 2023. Does perfect reg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 curb carbon emissions? A measure based on the niche fitnes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102, 107219. (SSCI, IF=9.8, Q1)
2.Huimin Cao, Wei Chen*, Xuelian Tan, Qiao Li, 2023. Identification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industrial land use transition in China. Habitat International 138, 102848. (SSCI, IF=6.5, Q1)
3.Xuelian Tan, Wei Chen*, Huimin Cao, Qiao Li, Sun Zhang, 2024. Identifying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industrial land use morphology in China.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35, 121231. (SSCI, IF=7.5, Q1)
4.Manman Gao, Man Wang, Huimin Cao, Zhenyu Yan, Jiapeng Xu*, 2024.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carbon emissions of rural households: A study based on micro-level measurement. Clean Technologie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SCI, IF=4.7, Q2)
5.Man Wang, Manman Gao, Huimin Cao, Zhenyu Yan, Muhammad Taimoor, Jiapeng Xu*, 2024. Policy impact of national comprehensive pilot initiative for new-type urbanization on carbon emissions from rur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SCI, IF=7.5, Q2)
采访环节
师姐你觉得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在申请过程中你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和努力呢?
博士阶段,国奖申请的根本在于发表高质量论文。具体来说,首先,需要我们具有清晰的学业规划。我在博士期间的学业规划就是尽量发表更多的高质量论文,这与国奖的评选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其次,在撰写论文过程中,需要保持专注、耐心、不骄不躁,不要为了追求论文数量而忽略论文质量。同时,在投稿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国奖和学院拟定的期刊目录等级依次尝试投稿。最后,勇于尝试,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清晰的学业规划对提高效率很重要,师姐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学业规划吗?
我的学业规划其实很简单,就是尽量发表更多的高质量论文,按期毕业。根据这一总体性的目标,将其细分到每个学年和学期。我们可以根据现在的进度及时调整状态,争取各阶段性目标的达成。除此以外,我们可以向已毕业以及正在找工作的师兄师姐们请教经验,及时了解现有形势下高校的成果要求,以便留出更多的时间准备。
博士阶段科研任务繁重,请问师姐是如何平衡科研与生活的呢?
博士阶段的科研任务繁重且高强度,要平衡科研与生活,首先需要合理的时间管理。制定清晰的日常计划和长远目标,避免因科研任务堆积而导致时间焦虑。同时,提高自律能力至关重要。设定具体、可达成的小目标,并将其拆解成易于执行的任务,可以减少拖延的倾向。专注高效的工作时间与适当的休息时间需明确界定,避免科研任务过度占据生活。此外,与导师和同学保持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获得科研上的指导和支持,还能帮助缓解心理压力。最重要的是,学会调整心态,接受科研中的挫折与失败,将其视为成长的一部分,而不是压力的源泉。通过合理规划、自律管理和情绪调节,我们可以在高强度的科研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减少拖延,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科研与生活的双重充实。
请问师姐在科研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面对困难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在科研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常态,数据搜集困难、方法学习不畅、结果不显著等都是我们经常会面临的问题。出现问题时,心情沮丧是正常的,但是不要让消极心理持续下去。长时间的消极情绪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科研难题,我们应该积极调整心态,尽快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寻解决的方法,不断尝试,总能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
刚入学的同学们对于发表论文感到压力山大、手足无措,师姐可以分享一下您是如何着手准备第一篇论文的吗?
第一篇论文的写作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接下来的科研道路把握方向并积累经验。首先,在选题方面,大家可以和导师积极讨论以确定明确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兴趣广泛阅读相关文献,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不足,以确定选题、整体思路和创新点。接着,在确定选题下阅读大量高质量文献,根据其内容框架和逻辑思路“模仿”并撰写文稿。最终,根据导师意见不断修改。注意,撰写论文的全过程都可以和导师主动交流,及时纠正偏误。
学姐寄语
无论如何,开心最重要!
END
精彩推荐
(点击下方文字即可跳转阅读)
往期精彩推荐:
点击查看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xnjgyjsh@163.com
权益邮箱:xnjgyjsqyxl@163.com
如果你有任何的想法和创意,欢迎与我们取得联系呦
素材来源:曹慧敏
网络编辑:何雪琪
责任编辑:杨慧琪 李瑞雪 张敏
指导:张静 郭昊晨
终审:张军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