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到过年啊,就成了家庭争吵的“高发期”。
本该是阖家团圆、欢欢喜喜的日子,可不少家庭却像被施了“魔咒”,争吵声此起彼伏,把好好的年味儿搅得稀碎。
平日里看着和和睦睦的一家子,一到过年就像变了样。
筷子掉地上这么芝麻大的事儿,都能引发一场“口水仗”;饺子馅儿包得多了点儿,也能吵起来;买菜的钱数对不上,那更是不得了;对联贴得稍微歪了些,也能成为导火索;孩子轻轻咳嗽一声,说不定都能招来一顿数落。
这吵起来啊,那理由真是五花八门,只有想不到,没有吵不起来的。
第一个原因,在有些家庭里,总有那么个“定时炸弹”式的人物。
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让他(她)暴跳如雷,给全家甩脸色。
可能是年夜饭上一道菜不合口味,或者是亲戚来拜年时一句话没说对,瞬间就能点燃战火,搞得家里气氛紧张得像拉满的弓,一触即发。
第二个原因,过年家里事儿杂,还得出去应付那些平常不走动、过年才冒出来的亲戚。
在外面得强颜欢笑,心里头却满是羡慕嫉妒不甘心。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有出息,自家孩子却普普通通;瞧着别人挣大钱,自己还在为生计奔波;听着别人炫耀新换的大房子,自己还挤在小窝里。
这些负面情绪堆在心里,沉甸甸的,回到家就看啥都不顺眼,瞅谁都来气,对老婆孩子没好声气,一场争吵在所难免。
第三个原因,钱紧。
这一过年啊,到处都得花钱,给长辈的红包包多少合适?给小孩子的压岁钱又该咋给?这边给我妈买了贵点儿的礼物,那边老婆就不乐意了。
大家庭里,大儿子一家花得多了,大儿媳妇儿嘴上嘟囔,二儿媳妇儿也跟着委屈。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算着账,互相埋怨着谁花超了,谁又太抠门,好好的团聚变成了“算账大会”,争吵声中亲情也变得淡薄起来。
说到底啊,过年前后就是家庭矛盾的“爆发季”。
平日里那些不起眼的小摩擦、小矛盾,都积攒着没解决。
像春节期间有人喝得酩酊大醉,瘫在沙发上不省人事;有人打麻将输了钱,还死性不改;花钱像流水,也不考虑家里的经济状况;亲戚之间互相吹牛,吹得天花乱坠,让人听着就来气。
还有招待客人时,有人在厨房忙得腰酸背痛,累得直不起腰,另一个人却在客厅嗑瓜子聊天,连个碗都不愿意洗,这能不让人窝火?
再加上父母催婚、催买房、催工作、催二胎,两边父母态度还不一样,一碗水端不平,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团乱麻,越扯越乱,终于在过年这个节骨眼上,彻底爆发,把原本该有的喜庆祥和,都给折腾没了。
咱过年啊,其实图的就是个团圆、高兴。
一家人有啥矛盾不能好好说,非要在这喜庆的日子里闹得鸡飞狗跳呢?
都互相体谅、包容一下,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放一放,多看看身边人的好,这年才能过得有滋有味,家庭才能和和美美。
您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