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 总部项目落地江西赣州!10.68万平方米的总部及科创中心项目主楼钢结构成功封顶!

文摘   2025-01-28 10:25   山西  

本文所述内容基于权威媒体及公开资料,并结合了个人见解进行阐述,已提供文献来源及相关信息。

商务合作微信:lcx12131214  投稿邮箱:zkwlzx@outlook.com(建筑类相关的稿件直接发邮箱,审核通过即可免费发布


2025年1月27日,中建一局承建的中国稀土集团总部及科创中心项目主楼钢结构成功封顶,这一成果为项目后续的顺利履约奠定了牢固的根基。

△项目封顶现场实拍 © 中建一局

该项目坐落于江西省赣州,建筑面积达10.68万平方米,涵盖6栋单体建筑及附属用房。它作为江西省首个央企总部项目,对推进稀土强国建设意义非凡。稀土产业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此项目的建成将有力推动国家稀土产业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在保障稀土供应链与产业链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对实现“双碳”目标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项目效果图 © 网络


项目主楼钢结构穹顶跨度最大达39米,由12根主构件和44根次构件拼接。由于构件数量众多,焊接工作面临很大难度。项目团队精心谋划,运用BIM技术,巧妙地将吊装过程实现可视化和动态化。他们摒弃了传统的现场分块安装与焊接工艺,转而采用车间预制、现场拼装焊接后整体吊装的方式。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最终顺利实现钢结构主体封顶。

△项目吊装现场 © 中建一局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在多个关键做法上进行了技术优化,如同按下精益建造的“加速键”。在地下室防水工艺方面,采用混凝土抗裂自愈型结构自防水技术。这一技术凭借抗裂防渗、渗透结晶密封密实两大核心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应力,增强结构的密实度,从而避免开裂。相比原设计做法,这一优化措施节约了20天工期,不仅降低了质量风险,还确保了地下室一次成优。


同时,项目团队在创新应用方面表现突出。作为江西省首例创新应用,钢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技术被引入项目。该技术将装配式施工融入项目建设的全周期,在3.9米跨度内实现楼板免支撑施工。这样一来,减少了非实体材料的投入,而且钢结构工序能够紧密穿插进行。这两方面的优势极大提升了主体结构的施工效率,使得主楼主体结构提前封顶,高质量完成既定的节点目标。

△项目效果图 © 网络

此项目的顺利推进是中建一局在建筑工程领域实力的体现。从运用先进技术解决复杂的钢结构施工问题,到对各项工艺进行优化创新,每一个环节都彰显出项目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它在助力中国稀土集团总部及科创中心项目建设朝着预定方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建筑工程领域在相关技术应用和创新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编辑:吾君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且不侵犯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本篇文章资料及数据引用自公开资料、中国基建报、中建一局、建筑事务所及相关网络,并结合了个人见解进行阐述。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未经授权请勿以此版本转载。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403.25米!贵阳最高的双子塔,曾经因和美国纽约帝国大厦极其相似而 “出圈”,如今怎样了?
/330米!南宁荒废十一年的项目,号称中国版 “梦露大厦” !建设何时重启?
/东莞一个快速路设计在了大河之上?据说该设计减少了约600亩的占地面积!

如果本篇文章足够精彩,欢迎【点赞】【分享】

一吾一实
网罗天下,实事求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