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或合作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2024南京青年戏剧汇第二周
戏聚青春,筑梦未来
南京高校原创戏剧读演周活动
已经顺利完成5部剧目的读剧演出
南京青年戏剧汇第三周
更多精彩活动邀您加入
轻喜剧《梦想一间》&演后谈
南京江北新区文化馆全新制作
轻喜剧《梦想一间》群文版首演
时间:11月9日(周六)15:00
地点:南京市江北新区文化馆(南京江北新区新华路386号)
剧目介绍:
在一间共享办公室中,三位创业者由于性别、行业与工作模式的不同,经常受到对方的打扰无法专注。他们的首要目标均是参加由江北新区主办的创业创新大赛,从而获得免费的独立办公室。
电商女主播为了不让即将到访的父母担心,向程序员、设计师和物业阿姨求助,家人的到来让三个宁漂感受到了南京的包容与家庭的温暖。众人在相互熟悉的过程中讲述了自己留在南京的原因与对梦想的憧憬,决定放下成见帮助对方准备答辩。
初次答辩失利后,三人在自我怀疑中想要放弃。父母的关心重新点燃了年轻创业者们内心的希望,物业阿姨悬挂在办公室里的油画也为他们的合作指引了新的方向......
追求梦想与面对现实——剧组演后谈
时间:11月9日(周六)16:20
地点:南京市江北新区文化馆(南京江北新区新华路386号)
《梦想一间》演出&演后谈活动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报名选座,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戏剧放映
时间:11月9日(周六)13:00
11月10日(周日)19:00
地点:南京万汇城·4楼梦想大舞台
活动介绍:本次戏剧放映会将放映2023南京青年戏剧节孵化作品,曾受邀乌镇戏剧节贺春季演、剧青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原创戏剧展演等节展的舞蹈诗剧《老站》。以肢体叙事,讲述属于南京人、属于浦口火车站的故事。
表演新体验——戏剧工作坊
时间:11月9日(周六)14:00
地点:南京市江北新区文化馆·四楼合唱排练厅(南京江北新区新华路386号)
活动嘉宾:苏小童(南京传媒学院青年表演教师、南京大学戏剧硕士)
活动介绍:在表演导师苏小童的带领下解放身体、开展戏剧表演训练,了解戏剧表演的魅力。
沉浸式戏剧《红色记忆》
时间:11月10日(周日)14:30/16:00
地点:江北新区红色广场(南京市兴浦路217号)
剧目简介:
南京江北地区是近代中国革命星星之火最早点燃的地方之一,江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奋起斗争,走过了一段艰难辉煌的革命历程。在江北地区这片光荣的土地上,诞生了南京第一个现代产业工会——浦镇机厂中华工会,南京第一个中共党组织——浦镇党小组,南京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九袱洲支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仅有的两次中共南京市代表大会也在这里召开。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中,江北地区亦涌现出了大批可歌可泣的革命人物。他们信仰坚定、不惧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华民族闪亮的精神坐标,值得永远铭记和怀念。
戏剧巡游《仲夏夜之梦》
时间:11月10日(周日)14:00/16:00
地点:南京万汇城
剧目介绍:
故事改编自莎士比亚的经典喜剧作品《仲夏夜之梦》,讲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故事。本演出采用戏剧巡游的方式,增加沉浸感和氛围感,带领观众在现场漫步,开启一场浪漫约会。
报名通道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微信群即可报名
若无法扫码进群
请添加南京青年戏剧汇官方微信进群
在上周的活动中
新老观众的加入
使读剧现场对于戏剧的理解更加的多元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第二周读剧会的精彩瞬间
Hey Erica 2.0
「演出及演后谈回顾」
剧情简介:
X公司因政策原因暂停了对人工智能程序Erica的研发,开发者董泽不愿就此停下,私自对未完善的Erica进行试验与升级。然而这一切竟是高总精心策划的阴谋?小郑的鼓励、小叶的劝阻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作为最佳AI助理的Erica将为大家指引一个什么方向……
《Hey Erica 2.0》以未来智能科技时代为背景,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剧本通过紧张的剧情和出人意料的转折,展现了科技的双刃剑特性,以及人类在面对高度智能化世界时的道德困境和心理挑战。
读剧的艺术性在于它的互动性,演员对台词的演绎和理解,都能让观众对剧目产生不同的理解。
这种现场的张力,使得《Hey Erica 2.0》的读剧不仅是一种体验,一种探索还是一种对话。在这里,艺术与文化交织,科技与人性共舞,共同编织出一个关于未来的梦。
在这个梦中,Erica的觉醒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对人类自我认知的挑战。
她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许多问题:人与人共智能的关系,在智能的海洋中,人类是否还能找到自己的航标?艺术与科技的边界在消融吗?
《Hey Erica 2.0》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让我们在震撼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
“人生在世,莫过于名利情欲,要控制一个人,无非用名绑架,用利诱惑 ,用情撩拨 用欲操纵。”
最终,当小郑的高跟鞋声渐渐消失在舞台的尽头,我们仿佛听到了未来的回声,那是Erica的100%掌权,也是人类文明的探索。
《Hey Erica 2.0》以其深邃的内涵和艺术的力量,让我们在科技的浪潮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思考人类的价值与未来。
演出结束后,《Hey Erica 2.0》的编剧及导演冯圆、读剧演员金晓磊、刘智尧、旷子怡,与演员兼主持人周文睿进行了对谈。
在谈及创作灵感时,冯圆导演透露,这部剧的灵感源自一则关于国外人工智能Alexa失控的新闻报道。
这一现代科技的悖论激发了她的创作欲望,她希望将这一元素融入剧本,进而深入探讨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复杂关系,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
一位学生对剧本中对人工智能的负面描绘提出了建议,他建议在创作中加入更多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正面帮助的情节,以平衡对人工智能的正负面影响的探讨。
另一位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生则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我们愿意让人工智能在多大程度上介入我们的生活?这个问题,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对人工智能伦理边界的探索之门。
同时也有观众提出对于舞台装置的疑惑,导演冯圆对于位于舞台侧方的大屏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耐心解答,表示希望戏剧和影视进行交融,期待用新媒体交互装置的呈现给现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这也是一种实验艺术和戏剧的融合尝试。
面对很多对于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的讨论,导演冯圆总是会在稍微思考后,用剧中的一句台词进行解答——
“我不再规定每项事物的概念,世间万物无需更多定义。”
嫦娥宫
「演出及演后谈回顾」
剧情简介:
这是一个全文用南京话写作而成的剧本。
深夜,母亲被一场离奇的大火烧死,三个家庭因此而最后相聚在即将拆迁的祖屋——嫦娥宫里,小殓、报丧、奔丧、停灵、守灵、大殓、出殡……一大家子在慌乱中完成了对母亲的送别仪式。每一代都有人尝试过逃离,出去打下一片天地,但生活总有这样那样的旁枝错节,最终汇聚成一声叹息。
长夜漫漫,三兄弟怕熬不过守灵夜,决定倚靠打麻将来消磨时间,堂屋里兄弟间的叙旧私语勾勒一个中国传统家庭的剪影,大家吵吵闹闹却也充满了温情。小一辈的堂兄妹,也因为各自的人生际遇而倍加感慨。
母体的消亡带来风浪,每一朵浪花之下都隐藏着这个家庭最原始的秘密。
《嫦娥宫》是一部深刻揭示家庭内部纠葛与社会变迁的话剧作品,它以周乃莹老太太的意外去世为导火索,引爆了一个传统家庭在现代拆迁浪潮中的道德困境和情感挣扎。
剧作以其紧凑的剧情、立体的人物塑造和深刻的社会议题,构建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家庭肖像。
在导演芽俩的精心编排下,每个角色都鲜活地跃然纸上,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错综复杂的家族图谱。
剧作精彩的部分在于其对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南京话的融入不仅为作品增添了地域色彩,也让人物的对话更加真实可信。
戏曲文化的穿插则为剧情增添了艺术的深度,使得整部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更加丰富和细腻。
《嫦娥宫》不仅提供了对传统家庭结构的批判视角,也提出了关于现代家庭如何在社会变迁中寻找新的位置和身份的问题。
演出后,导演芽俩、读剧演员王亚洲、蒋若菡、孙驰、巴欣玮、金晓磊、炜佳与演员兼主持人周文睿展开了对谈。
关于本剧作中南京话演绎的亮点,众多观众纷纷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其中一位观众对南京话的演绎表示赞赏,认为这种语言表现形式的处理手法不仅令人感到亲切,而且有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随后,导演对剧中南京话的使用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她从普通话与方言、方言与口音的对比出发,展现了语言的独特魅力。
导演强调,代际流动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不应过分纠结于语言的“正宗性”,而应从实际出发,以现实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语言的多样性。
红顶商人
「演出及演后谈回顾」
剧情简介:
康熙四十三年(1704 年),曹寅担任了十一年江宁织造。他作为皇帝亲信,是臣子,是皇商,也是皇上安插在江南的眼线。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是他一贯遵循的做臣子的本分,但曹寅又不愿意在波谲云诡的官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丢失自己的良心。这几年为接待圣上两次南巡,江宁织造府倾尽上下不得已动用库银,造成了几百万两的亏空,曹寅为此整日胆战心惊,正巧遇到山东旱灾他准备趁机低价卖地来大赚一笔。此时京城里的钦差突然到来,传命让他兼任两淮巡盐御史,并伺机杀掉一个人——他的好友洪昇,而这事儿正跟山东旱灾和山东巡抚有关。一场牵涉几个人命运的生死局面正在慢慢展开……
《红顶商人》是一部深刻揭示清朝官场权力斗争与人性挣扎的历史剧。它以曹寅的复杂内心世界为核心,细腻勾勒出一个在忠诚与友情、道德与生存之间徘徊的灵魂。
剧作如同一幅精细的宫廷画卷,缓缓展开,每一笔都透露着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对历史的深邃理解。
曹寅的形象,既是一位忠诚的臣子,又是一个在权力漩涡中挣扎的普通人,他的每一次选择都如同在刀尖上舞蹈,既惊心动魄又令人唏嘘。
洪昇的悲剧命运,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文人的无奈与悲哀,他的正直与执着,在权力的碾压下显得如此脆弱而珍贵。
读剧还展现了对白的文学价值,对话间,既有诗词歌赋的风雅,又有政治斗争的锐利。每一段对白都像是精心编织的丝线,将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构成了一幅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图谱。
科岱的权谋与残忍,更是在言辞交锋中展露无遗,他的每一次出现,都像是一股暗流,搅动着剧中的每一个角色。
洪昇的自尽和曹寅的崩溃,不仅是剧情的高潮,更是情感的爆发点。
这些瞬间,如同戏剧中的雷鸣电闪,震撼人心,让人在悲怆中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历史的沉重。
读剧结束后,编剧张英、演员霍家合、刘欣东、孙麒杭、刘新琪、吕子阳、汪洋、冯栋康与主持人周文睿展开了对谈。
被问及创作灵感,编剧张英表示此剧本的灵感源自于一次偶然的网络搜索,让其了解到清代文人洪昇的生平。
洪昇的离世方式留下了无尽的遗憾,这种结局既不现实也缺乏浪漫色彩,与他一生中的辉煌成就形成了鲜明对比,显得尤为可惜,因此决定赋予他的结局更多的戏剧性。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注意到了与南京江宁织造有关的曹寅,将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巧妙串联,编织成了这部戏剧作品。
《红顶商人》这一剧作名称在现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一位观众对于剧名的深层含义提出了疑问,特别询问了剧中关于“帽子”细节的设计意图。编剧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明确了剧作塑造的主要对象是曹寅而非胡雪岩,并对此进行了区分。接着,编剧对“商人”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辨析。
此外,观众席中的赵利利老师也对剧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将曹寅塑造为一个商人,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物的定位,因为这样的定位具有局限性。同时,她也指出,剧名的选择可能会对人物形象产生限制作用,影响观众对角色的全面理解。
座谈会
「高校戏剧创作之路」
本次读剧周以「高校戏剧创作之路」座谈会结束,现场邀请了本次读剧周上演的5部作品编剧,包括:《逝者如斯》的黄洋、《关于许小姐的一切》的邓天乐、《Hey Erica 2.0》的冯圆、《嫦娥宫》的芽俩、《红顶商人》的张英,并且邀请了南京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系主任、副教授赵利利,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艺术系副教授赵超进行现场座谈。
黄洋以他的作品《逝者如斯》为例,强调了南艺独特的艺术氛围对他创作的巨大影响。
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创作者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自由性成为创作的重要动力。
邓天乐回忆起在中国戏曲学院的学习经历,认为校园剧为年轻创作者提供了无压力的实验平台,使他们能大胆尝试不同的创作形式和题材。
她推荐戏剧人们可以更多关注各个戏剧节和戏剧活动,因为自己的早期作品正是在获得了多个奖项之后,让她收获了自信,也成为了从业的敲门砖,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冯圆谈到自己在南京传媒学院的多重身份,从编剧到导演,再到制作人,她强调,正是这种多样化的身份让她在创作中更加游刃有余,也为她提供了走向更大舞台的机会。
在学校内外不断的探索和挑战,让她有更多的路径和方式去做不同的创作,希望校园创作者能够珍惜自己的非功利性和反叛的意识,做出更多先锋和实验的作品。
芽俩分享了自己从美术设计跨界到戏剧创作的经历,提到在高校社团中逐渐发现的热情与追求。
她说自己创作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希望戏剧人们能更多的打开自己,感受生活。
张英的“职场脱口秀”式回顾,则分享了自己从职员转型为编剧的心路历程。
她的作品《红顶商人》展现了社会现实的复杂与深刻,表达了她对人性问题的探讨。
高校戏剧提供的自由创作空间让她能将自己的思考融入作品,逐渐找到自我表达的方式。
“在哪里出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的喜欢。”
这是赵利利老师对编剧创作之路的总结,高校戏剧的最大魅力在于非功利性,年轻创作者能够无拘无束地探索创意,真正享受创作的乐趣。
青年编剧们展现了他们对戏剧的热爱和独特的创作视角,也让人看到了高校戏剧带来的无限可能。
同时,她也希望创作者们能够记住,观众期待什么,剧场想要什么。创作不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责任,是通过作品与观众建立深层次连接、引发共鸣的过程。
赵超老师强调,青年戏剧人需要敢于打破常规,勇敢创作,不被既有的思维模式束缚,要让作品承载他们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性的探寻。
每一位创作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为当代戏剧注入新鲜的灵魂和温度,而校园戏剧恰恰是培养这种自由创作精神的重要土壤。校园戏剧的非功利性使它成为一个珍贵的实验场,在这里,创作者可以真正回归初心,享受创作本身的过程。
戏剧爱好者们千万别再错过
本周戏剧青年汇活动继续
期待与您一起
共同编织这场戏剧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