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才是超级网红、特工、权谋、跨界高手的祖师爷

文化   2024-10-26 20:59   江苏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发明家、文学家,蜀汉王朝丞相。隐居隆中未出山时,就为刘备指出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刘备果然与孙权建立联盟,打赢赤壁之战、抢占荆南四郡、夺取蜀地与汉中,与曹操、孙权两家成鼎足之势。刘备白帝托孤,五次兴兵北伐,每次都无功而返。其代表作为《出师表》,言辞通俗诚恳、情感真挚动人,反映了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为古代“表”类文体的代表之作,其影响已超出文学审美的范畴,已成为彰显中国文化内核的精神符号。

作者:国馆
来源:国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延康元年(220),曹操病逝,曹丕建立魏国,东汉宣告灭亡。兴复汉室失去了理论上的支撑。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诸葛亮做丞相。


称帝后的刘备没有出兵讨魏,而是迫不及待地出兵东吴,为关羽报仇。很多人站出来反对东征,因为违背了“联吴抗曹”的战略大方向,会让曹魏得利。但刘备在盛怒之下,一意孤行。最终在夷陵之战中惨败,导致大量物资折损,精锐将士或战死、或投降,刘备仅以身免。蜀汉由此受到重创,元气大伤。


刘备东征之前,史书上没有记载,诸葛亮是否有所劝谏。大概是因为,诸葛亮明白刘备是劝不住的。刘备是个理想主义者,和绝大多数理想主义者一样,热血但冲动,往往把抽象的理念原则,放置于现实的利益之上。情绪容易战胜理性,仁义之气往往压倒利害算计。长坂坡溃败是如此,夷陵惨败亦是如此。



这是刘备的人性闪光点,在尔虞我诈的乱世显得尤为难得,但同时这也是刘备致命的性格缺陷。他要笼络一帮为他上刀山下火海的好兄弟,轻而易举;但要真正来管理一个决策以利益为导向的成熟政府,又绝非他的长项。


诸葛亮则不同。他虽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他明白,再宏伟的理想,也需要用务实的方法来一步步实现。所以他做事考虑得细致周详,有事先规划,也有通盘计算。历史上的诸葛亮稳扎稳打,理性而务实。与颇具帮会大哥气质的刘备相比,诸葛亮才更像是一个稳健政府的管理者。


夷陵惨败后第二年,刘备在永安一病不起。在病痛的恍惚之中,他也逐渐明白,诸葛亮才是兴复汉室大业最可靠的继承者。他将诸葛亮从成都召至永安,将后事托付于他和另外一位叫做李严的大臣。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严只是一个陪衬,诸葛亮才是主角。

卧床的刘备牢牢抓紧诸葛亮的手,对他嘱托道: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这句话关键之处在于“君可自取”的含义,究竟该如何理解。有人理解为“如果刘备的儿子不成器,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自己登基称帝”,甚至怀疑刘备说这番话是出于试探。



这明显低估了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之间的情谊与信任。这里的“君可自取”,应该是“自行取度”之意,就是说如果刘禅不成器,蜀汉一应政事完全可由诸葛亮自行抉择。


刘备也相当于是亲口授权,诸葛亮可以当凌驾于自己儿子之上的权臣。从这里看得出来,在人生的终末,刘备依然没有私心杂念,心中所虑的仍然是兴复汉室的宏业。其胸襟之坦荡、人格之高尚,在古今帝王之中少有可比。


诸葛亮感激涕零,连忙向刘备表态:“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从这一刻开始,兴复汉室不再只是蜀汉内部几个理想主义者的美丽畅想,而已经变成一种传承、一份使命。


蜀汉章武三年(223),刘备病逝,刘禅继位,是为蜀汉后主。诸葛亮被加封为武乡侯,开府治事,按照史书的记载,“政事无巨细”,都全部由诸葛亮来决策。然而,刘备留给诸葛亮的却是一个烂摊子:外部有曹魏东吴虎视眈眈,内部有南中地区的地方豪族裹挟少数民族叛乱。蜀汉政权内外交困,形势岌岌可危,随时都有被倾覆的危险。



诸葛亮首先遣使修复与东吴的关系,夺荆州败夷陵的仇怨暂且搁置,继续执行“联吴抗曹”的外交方针。吴蜀两家纠缠多年,双方都早已精疲力竭,如果再持续下去,便宜的肯定只有曹魏一方。吴国也有意修好。只不过谁先低头,既关乎到国家的面子,也关系到个人的荣辱,一般在位的人不敢轻易抉择。刘备刚离世,诸葛亮就立马向东吴递去橄榄枝,一分一秒都不多耽搁,这份务实的态度、政治胸襟和决断魄力来看,绝对无愧于大政治家的手笔。


然后待他腾出手来,便立即亲率大军南征,迅速戡平南中地区的叛乱。南中地区即今天云贵高原一带,彼时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诸葛亮明白平叛不能全凭仗武力。如果当地人心中不服,即便南征胜利,也得留下大量驻军维稳,这对兵力本来已捉襟见肘的蜀国来说又是一笔沉重负担,甚至可能耽误将来的北伐大业。


所以诸葛亮采用“攻心为上”的策略,对叛乱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不仅轻松荡平叛乱,还顺带收服了民心。自此以后,南中地区再无大规模变乱,还成为诸葛亮北伐的稳固大后方。

内外形势安定下来了,接下来,就可以集中精力筹备出兵北伐了。只不过,蜀汉只有益州区区一州之地,论人口、兵力、经济都远远不如曹魏,兴复汉室的路,真可谓“漫漫其修远兮”。


蜀汉实力不足,因此要出兵北伐,必须将国内大多数资源向军事倾斜。这就意味着,诸葛亮必须努力确保国内政治的公平公正,吏治清明,如此老百姓才对蜀汉政权坚决拥护。后方稳定,北伐大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补充。这一点,诸葛亮不仅做到了,还做到了史上最好。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诸葛亮治蜀的功绩评价极高: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这一点尤为难得。因为袒护亲友乃是人性使然,古往今来多少位高权重者亦不能免俗,但偏偏诸葛亮能超越凡俗之人的局限,身体力行做到这一点。北伐中街亭战败的马谡,是诸葛亮的心腹,同时也是他好友马良的弟弟,但诸葛亮依然秉公办理,对其处以军法。



陈寿的父亲当年是马谡的参军,因受“街亭案”牵连,也被诸葛亮判处削发之刑。但即便如此,陈寿依然在史书上对诸葛亮赞誉有加,毫无半分怨怼之言。连诸葛亮重罚之人的近亲属,都觉得他为政公平公道,也难怪诸葛亮治蜀的功绩有口皆碑,彪炳史册,被许多史家认为是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最高峰。

然而,这一切不是没有代价的,代价之一就是诸葛亮的健康。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他向后主刘禅表明了他的工作态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


这句话,绝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是诸葛亮用一生践行的诺言。诸葛亮执政之后,蜀国大大小小的事务,他都要亲自过问把控。甚至连对违规士卒打个军棍,他都要亲临现场监督,生怕执行者徇私枉法。


诸葛亮事必躬亲,用透支的精力与生命来勉强维持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他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五十岁出头就因操劳过度而病逝。



而更大的代价则是,魏蜀吴三国之中,蜀国治理水平最高,反而最早灭亡。究其原因,乃是蜀国社会太过公平,让蜀中有权有势的豪强大族处处受到压制,不能为非作歹,只能循规蹈矩。他们对司马家族掌控之下,世族享有更多特权的魏国有更多的向往与认同。诸葛亮死后,没有人再压得住他们,后来曹魏大军压境,他们极力撺掇要投降。


蜀国早亡的结局,不知道诸葛亮是否有预料到。即便他早就知道,也许有遗憾,但肯定不会后悔。他也没什么好后悔的。

 “星落秋风五丈原”


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正式开启对曹魏的北伐战争。《出师表》一文妇孺皆知,几乎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


全文少有生僻典故,文辞通俗恳切,句句都是劝勉后主,表达忠贞之志的肺腑之言。


宋人曾有言:“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大诗人陆游也曾赞叹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作为“表”这种文体的代表之作,其文化意象、精神内核早已超出文学审美的范畴,为历代忠臣良将、文人雅士所激赏。


只不过表文虽写得气势澎湃,但诸葛亮接下来的历次北伐却均以失败而告终。两汉的旧都长安、洛阳,成为烟尘永远遮蔽的模糊故土,只存在于遥不可及的兴汉理想之中。但诸葛亮依然苦苦坚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将士斗志昂扬,气势正盛,是历次北伐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彼时魏国尚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陇右大片土地沦陷,以致魏国朝廷震动,逼得魏明帝曹睿亲自到长安坐镇督战。


然而正当蜀汉军队高歌猛进之时,噩耗传来:马谡丢了战略要地街亭。这一下,大好形势骤然扭转,攻守之势相易,诸葛亮不得不率军撤退,否则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尽管此战之后,马谡被按军法处死,连诸葛亮本人也自贬三等,但错失的战略良机,一去不可再得。


据说当年刘备曾评论马谡,说他“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结果诸葛亮并未放在心上。街亭一场败局,害了马谡的性命,也耽误了北伐大计。


街亭战败的第二年,听闻曹魏在石亭之战中败于吴国,魏军大举东进,关中防御空虚,诸葛亮立即又开启了第二次北伐,向陈仓城进攻。结果魏国早有防备,兼之陈仓守将郝昭擅长防守,双方激战二十余日迟迟不能攻克。


蜀军远行,粮草不济,魏国援军也即将到达战场,不得已,只能撤军返回汉中。第三次北伐发生于街亭战败的第三年,这一次蜀军占领武都、阴平二郡,算有不小收获。不过依然因为粮草问题,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


魏蜀两国边界崇山峻岭太多,出川的蜀道或为起伏的山间狭路,或为悬崖之上的木栈道,极其不利于粮草运输。诸葛亮痛定思痛,经过一番竭思苦想,终于发明出了著名的“木牛流马”,让蜀汉的粮草运输困境得到大大缓解。


“木牛流马”的模型图纸未能流传后世,但在演义中,被神化为一种自动化运输机械,近乎神迹,属小说家言,当不得真。当代有学者推测,“木牛”可能是一种手推独轮车,便于山地运输;“流马”可能是一种皮革制的充气船,用于水路运输。


在第四次北伐中,有了木牛流马运输军粮,诸葛亮得以大展拳脚,在卤城之战中大败同样用兵如神的司马懿,斩获“甲首三千”。三国时军队披甲率并不高,能披甲者要么为军官,要么为精锐士卒。一战,披甲的人被斩了三千,魏军死伤惨重,应是毫无疑问。


诸葛亮在此次与司马懿的巅峰对决之中展现的军事才能,本应毋庸置疑。只不过司马家族后来建立晋朝,官方修订的史书中,为保全司马家的脸面,有意淡化了司马懿此次的惨败经历。



卤城之战虽胜,但很可惜,蜀中百姓本来已经不堪重负,又恰逢阴雨连绵,补给无法及时送往前线,负责押运粮草的李严无法及时把补给送到前线,传话给诸葛亮,劝他赶紧撤军。可等诸葛亮撤军回来,李严为逃避责任,又故作惊讶:“军粮还充足啊,丞相怎么能退军呢?” 


李严和诸葛亮同为托孤重臣,但此人心胸狭隘,眼见得诸葛亮大权独揽,心中嫉恨,暗中多次掣肘。不似诸葛亮,一心只想继承刘备的遗志,完成北伐大业,兴复汉室。


诸葛亮打心底讨厌李严,但为了蜀汉内部的团结稳定,一直“相忍为国”,还各种提拔优待。诸葛亮甚至还让李严署理丞相府事务,基本就把后方政事、军事保障任务交由他全权处理,没想到关键时刻,李严却故意掉了链子。


事关北伐大业,诸葛亮只好公事公办,将李严削职为民、流放梓潼。诸葛亮依然坚持公平公正,没有祸及李严家人,甚至将他的儿子李丰安排到丞相府工作,并予以重用。对照曹魏和东吴内部的政治斗争,动不动就灭人三族,诸葛亮称得上宽仁大度。


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经过几年的蓄力准备,开启了第五次北伐,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北伐。蜀汉军队兵出斜谷,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扎营结寨,与渭水北岸的魏军隔河对峙。



这一次,诸葛亮的对手依然是司马懿。但司马懿汲取了卤城之战惨败的教训,闭关不出,不与蜀军争一时的胜负得失,希望静待蜀军粮草耗尽,自行退兵。

诸葛亮使用激将法,将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暗示他像个女人一样萎缩胆小。司马懿却不为所动,按兵不出。


诸葛亮见招拆招,干脆令蜀汉士卒在五丈原就地屯田,做出和司马懿打持久战的样子。司马懿从蜀汉使者的口中,探知诸葛亮“食少事多”,料定他如此废寝忘食,长久操劳过度,肯定活不长久。果然到了当年农历八月,正是秋风渐起的时节,诸葛亮积劳成疾,一病不起。


得知诸葛亮病重,后主赶忙派遣使者来询问军国大事,以及他的继任安排。诸葛亮连说了两位继任者的名字,但当使者询问他们之后下一位接班者应该是谁时,诸葛亮就不再回答。或许此时他已隐约有些预感,蜀汉政权难以长久,也没有做太长远考虑的必要。


不久之后,诸葛亮在五丈原军营中去世。蜀军按照诸葛亮生前的部属安排,秘不发丧,从容于前线撤退。司马懿怀疑是计,不敢率兵追赶,此事被老百姓编成谚语:“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事后,司马懿观察发现蜀军撤退之后的营寨,发现布局规划井然有序,也对诸葛亮大为赞叹:“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被葬于汉中定军山上,依山建坟,不封不树,墓穴仅能容纳一副棺材。他没有过多的财产留给后人,仅有15顷土地和800株桑树。身为一国丞相,这点家财在当时还不如乡下一个富家翁。


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传到了梓潼,李严大感绝望,很快也发病而死。因为他知道,只有诸葛亮可能不计前嫌,重新起用他。如今诸葛亮已死,他在流放地日夜的盼望回成都的愿望,再也没有指望。

炎兴元年(263),诸葛亮去世后二十九年,曹魏大军入蜀,蜀汉灭亡。


诗圣杜甫怀念诸葛亮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世人都喜欢、敬佩,乃至羡慕诸葛亮,



在传统的帝制时代,诸葛亮早已成为文人知识分子的偶像。他们羡慕诸葛亮能够被明主“三顾茅庐”,他们钦佩诸葛亮对君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精神,他们赞叹诸葛亮把蜀地治理成了公平公正的人间乌托邦。


而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来说,诸葛亮乃至整个蜀汉政权,都已经浓缩成了一个理想主义的精神符号。他不屈的意志、坚守的梦想,穿越一千八百年的漫长时光,依然能在故纸堆里铿锵作响,惊醒无数在泥泞现实中迷茫痛苦的人们,激励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勇往直前。


诸葛亮,他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历史人物,特别是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后,早就成了华夏文化的一个符号。


图片素材来源于电视剧《三国演义》、《三国》

新朋友遇到是缘分,▼点下下方“关注

诗词天地鉴赏会
邂逅好诗词的地方!唐诗、宋词朗诵!古诗词鉴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