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儿癖,是不是每个成人都渴望尝试一下?

文化   2024-10-25 20:59   江苏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他出身在名门望族,是隋朝大儒“文中子”王通的孙子。王勃很早就表现出出色的天赋才华,他九岁撰书,十四岁凭文章天下闻名,十七岁及第,二十岁著作等身,他的作品《滕王阁序》是流传至今的名篇佳作。但在他27年的短暂人生里,他曾两度闯下大祸:一次因写作《斗鸡檄》被逐出王府,还有一次因私杀官奴而险些丧身。最终,他在探望受累贬往交趾的父亲的路上坠海而亡。

 
作者:国馆
来源:国馆

在我国历史上,不乏少年成名的天才,王勃是其中一位。


他写下的《滕王阁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传说在那次有名的宴会上,东道主阎都督已经提前让自己的女婿孟学士写好了序文,本想在宾客满座的时候,让他默写出来,显一显他“即场”作文的本事,长一长自己的脸面。


给客人的纸笔已经准备好,但那只是一种礼貌性质的客套,深知其意的宾客们自然人人谦让,只有王勃涉世未深当了真,面不改色地上场了。


阎都督没想到有人如此莽撞而不谙世事,会抢了自己女婿的威风,更没想到的是,这次宴会将会成为文学史上耀眼的一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句一出,写活了滕王阁上极目远眺的景象,也写活了王勃的天才与狂气。



可惜,命运没有给天才的他留一点情面。


九岁撰书,十四岁天下闻名,十七岁及第,二十岁著作等身,看起来光辉耀眼的人生,却意外丢了官位,还差点在残酷的刑狱中下丢了性命。这一切却是因为一宗历来众说纷纭的谜案。

更匪夷所思的是,在不久之后,他因为一次意外落水匆匆离开人世,年仅二十七岁。薄命的不只有红颜,还有少年天才。


尽管如此,他命途多舛的短暂一生,没有掩盖他的才名。如今我们称他为“初唐四杰”之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列。

 少年天才 


唐仪凤四年(679),唐朝正处于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的治下。


这个时期,唐朝已经经过前两位皇帝——高祖和太宗的奠基,社会发展到了一个稳定的阶段,此时的民力得到恢复,朝局和谐安稳,社会秩序和法制已然趋于完善,再加上李治本人尚算勤于政事,以及前朝顶梁柱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良臣的辅佐,整个大唐都稳步向上,正是人称“永徽之治”的治世。


只可惜美中不足,李治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皇后武则天从开始协助处理政务,再一天天的把权力牢牢抓到自己手中,先是两圣同朝,再到大权独揽。好在武则天也不昏聩。特别是在文化方面,李治和武则天,都有着非常突出的建树。


▲ 李治和武则天影视形象(图 |《武则天》©)

在英国人崔瑞德所编撰的《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对李治有这样一段评价:“高宗在位的真正成就……是对科举制度本身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大唐在建朝之初,高祖、太宗身边簇拥着许多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像我们津津乐道的房玄龄、杜如晦、程咬金、秦叔宝等,其实都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在秦王府的心腹,个个都功勋卓著。


到了高宗李治的时期,他敏锐地意识到,活跃在朝廷上的权臣,大都是祖辈、父辈时候的老臣。这意味着整个国家依然掌握在有共同利益的小集团手里,这不像一个泱泱大国该有的气象,更像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家族小政权,明显很不利于国家的继续发展壮大。


李治高瞻远瞩,及时意识到了这一点,大胆地建立起了科举制度,为下层寒士打开晋升的机会。要知道,在唐以前很长时间内,国家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选拔人才,判断标准很主观不说,还很容易催生各种利益集团,让权力和地位控制在一些名门大族的关系户手中。


▲ 李治影视形象(图 |《武则天》©)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种局面,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历史的主色调。


到了南朝的时候,才出现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不过颇为简陋,只考对经书的熟悉程度。但比起依靠中正官的主观评价选拔人才,已经公正了很多。


高宗李治完善科举制度,意味着平民也能通过相对客观的考试,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得到被任用的机会,这一影响是颠覆性的。考试的科目比起南朝时期,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任用多样化的人才对国家的发展利在千秋。对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进步,也至关重要。


那个时候,尽管朝廷官员主要还是来自世袭,但少有地出现了一些通过科举跻身朝堂的佼佼者。除此以外,李治还多次下诏,要求各地官员举荐贤良,对人才十分尊重和礼遇,其中甚至包括一些隐居山林、没有任何身份背景的名士。可谓不遗余力。


到了武则天摄政时期,在人才选拔方面的努力更是有增无减。她不受传统思想的约束,开了很多先例。正是她开创了 “殿试”,由皇帝亲自面试贤才,这一制度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 武则天影视形象(图 |《武则天》©)

不仅如此,她还顾及到像岭南这种偏远地区,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落后,地方官府的选拔恐怕不如人意,她就派出朝廷官员,让他们亲自到偏远地区组织考试。她还顾及到科举可能会有重文轻武的倾向,创立了武举科,让有一技之长的武夫们也能为朝廷所用。

正是因为有李治和武则天在人才政策上的努力,才会发展出后来我们熟知的盛唐气象。据说唐代考试的科目多达五十多种,除了考经书,考时事,还考算数、考法律、考诗赋,考试范围广泛,不问出身。即使出身平民,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凭不同的才干得到入朝做官的机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自然更容易活出自信,乃至狂放。



王勃正出生在这样一个人才盛世的初期。


他出生在有家学渊源的名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朝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人称“文中子”。他的地位相当于隋朝的“孔子”,以王道学说教育门徒,桃李满天下。在他死后,弟子模仿《论语》,撰写了王通与弟子的问答记录《中说》。他的品德与学问一样,在当时享有盛誉。

作为儒学大家,王通的后代也没让人失望。王勃一家,全是才子。


王勃的父亲王福畤有七个儿子,王勃排老三。在七个儿子中,就有三个进士,都文名满天下。在还只有大哥王勔、老二王勮、老三王勃三个儿子的时候,三兄弟就凭出类拔萃的资质,被世人赞美为“三珠树”。


“珠树”是一种出现在传说中的珍贵树木,据说它形如柏树,长出的叶子都是宝珠,璀璨生辉。我们古人喜欢把优秀的人才比作珍宝,一方面是指他们的才华闪闪发光,一方面是指像珍宝般稀有而宝贵。


本是如此稀有的珍宝,集中地出现在王家,父亲王福畤别提多骄傲了。他常常按捺不住内心的自豪,对朋友们夸耀自己的孩子,被人笑说他有“誉儿癖”。


直到有一次,王福畤把四儿子王助的文章分享给朋友看,朋友拜读以后大受震撼,说:“有这么有才气的儿子,有‘誉儿癖’也不奇怪啊!”


王勃在七个孩子里排在中间,但他的才气并没有在兄长的衬托下而黯淡失色。相反,在很小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令人惊异的才华,即使在见惯才子的王家,他也是足够耀眼的。


在仅仅六岁的时候,王勃就已文思泉涌。


我们见惯的少年天才,在十岁以前往往表现出理解能力强、过目成诵等特征,少有地表现出创作能力。

因为在生命的最早阶段,无论是阅历还是阅读量都是处于刚起步的水平,而创作是需要经验的,即使是智商过人的天才,在年少时期也是以积累为主,只是积累的能力比一般人强很多而已。


但王勃不一样,才九岁时,他阅读颜师古写得《汉书注》后,就撰写了《指瑕》十卷。


“指瑕”名字简明直接,就是指出其中瑕疵的意思。《汉书》是记录汉代自高祖到王莽时期的史书。对一部史书的注释,范围囊括了地理、历法、礼法、官制、音读、字义等诸多渊深的学问。


颜师古本是大家,当初注释《汉书》时,还参考了之前二十多家注释,再加上个人的考证,最终定出结果,在音读和字义方面成就最大。


九岁的王勃在读后,竟能孜孜不倦地撰写出十卷指正,这可能是一些人一生的著作量和学术水平。


我们了解王勃,往往是从文学作品中开始的。很多人不知道,王勃继承了祖父在儒家经义方面的学术才干,他最突出之处其实在于著书。


十岁,他就已精通六经,俨然一副儒家学者的气度了。


麟德二年(665),王勃十五岁,大唐的乾元殿建成了。


乾元殿是在隋朝乾阳殿的基础上改造的。据说,隋文帝在建造乾阳殿时,极尽奢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李世民带兵攻下洛阳后,就一把火把它烧毁了,以示杜绝铺张浪费之风的决心。唐高宗时,大唐已进入盛世,民力物力的富庶,早已不知比建国之初强了多少倍。李治遂又在原址上重建了起来。


躬逢盛事,自然普天同庆,它彰显的是大唐的国力和威严,文人名士都才情迸发,提笔写起了赞颂文章。


此时,王勃十五岁,虽然年纪尚浅,但天才如他,盛名如他,自然也不能无动于衷。果然,他的《乾元殿颂》,洋洋洒洒,如鹤立鸡群。


颂是两两对仗的骈文形式,十分考验作者的学识与功力。王勃的《乾元殿颂》,充满了瑰奇的想象力,仙气飘飘,引用了大量典故,但灵活而不生涩。可见他小小年纪,学识之渊博,笔力之成熟,已远超很多大家的功力。文章把自大唐建立以来,太祖、太宗、高宗历代的丰功伟绩,乃至皇后、太子,都通过极富玄学色彩的辞章赞颂了一番:


且夫纬武经文,宏业也;含幽育明,至诚也;混齐六合,大功也;规模百代,昌数也。故能袭九空而宁庶物,划千里而统诸侯。休徵象德而动,嘉符触类而至,风扬晷洽,藻乾庆於芳年;司节河清,蔼坤祯於明渚。瑶枝结庆,泉埃荡玉盖之文;琼液浮甘,天酒缀金茎之色。黄麰紫脱,凑仙颖於中畿;翠箑丹蓂,叠灵株於上序。

——王勃《乾元殿颂》


一篇《乾元殿颂》,不吝夸张神化,把大唐的神圣与辉煌写得天上罕见,地上更是少有。



没有哪个统治者会跟歌功颂德过不去,更何况王勃在文章中展现出的学识和才华,又确实让人惊艳。正是这一篇颂文,让年仅十五岁的王勃受到了高宗皇帝的注意。


以文章获得赏识,是那时候很多文人的晋升仕途的开始。《乾元殿颂》足以让王勃获得这样的赏识和机会,但王勃却走了另外一条路。


当时的宰相叫刘祥道,有一天他正好出巡,王勃拦路上书自荐,表达希望能够为朝廷效力的心愿。


正是通过这次自荐,王勃获得了对策的机会。所谓“对策”,就是由天子担任面试官,给儒生们面试。面试的题目包括了政事、经义等内容,考验儒生们的学养、表达和应对能力。


不过,在天下最恢宏的殿堂上,面对高高在上,握着生杀大权的皇帝的提问,不仅要迅速作出反应,还要应对得当,否则可能还有生命危险。

想要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皇帝和朝臣的赏识,还要见识卓越,回答得条理清晰,娓娓道来。这不仅是对学识的考验,也是对抗压能力的挑战。当年易水河畔年轻的勇士豪杰秦舞阳,跟随荆轲到了秦国大殿上,在秦始皇面前就忍不住“色变振恐”,差点就坏了大事。在对策中,面对皇帝的提问,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的,大有人在。


但在天子面前,年少的王勃不但没有露怯,结果还名列前茅。小小年纪,就直接被授予了“朝散郎”。这是文官里的散官,有官衔,但没有固定的职务。相当于王勃十几岁就有了朝廷官员的候补资格。


做朝散郎,王勃不需要参与具体的国家事务,主要职责就是用手里的笔和肚子里的才华,歌颂皇帝的文成武功。



王勃做得尽职尽责,多次向皇帝献颂文。只不过对于他这样的才子而言,做如此乏味的工作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


好在因为他足够出众,光芒万丈,很快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沛王李贤,就是其中之一。


李贤是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孩子,和王勃一样,也是自幼聪慧,读书过目不忘,深受高宗宠爱,后来还被封为太子。


当时的李贤只有十一岁,他注意到了同样年少聪慧的王勃。同为少年天才,两人惺惺相惜。李贤非常清楚,如果让王勃只是舞弄文字,为皇家大唱赞歌,既是一种对人才的浪费,对王勃来说也是一种痛苦。便把他招进自己的王府,担任修撰。


或许是得益于家学渊源,王勃在著书立说方面有着几乎是天生的才华,而修撰这一职位,主要负责的就是编辑修订书籍。


王府的修撰需要负责的,是供王室人员借阅的书籍。不仅对知识的广博和准确要求很高,政治风险也很大。


从小就浸润在儒学家庭氛围里的王勃,完成撰修的工作当然不难。


他刚到王府,就主持编排了《平台秘略》。把经典里的内容,经过删选后,分门别类编排,方便让皇帝、王子和其他王室成员,在必要时查阅、参考。很像是一部经传大辞典。


这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但是王勃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更赢得了沛王李贤的赏识。


截至目前为止,对于王勃来说,一切顺遂。生在大儒之家,年少因才名满天下,还未成年就已经得到皇帝的赏识。短短十几年就已经取得了许多人一生都不敢奢望的成就。


可是,天总不遂人愿。


王勃的少年时代过于一帆风顺。他在年少时没有遇到的波折,在他以后的人生中,又全部让他遇上了,甚至是加倍奉还。



新朋友遇到是缘分,▼点下下方“关注

诗词天地鉴赏会
邂逅好诗词的地方!唐诗、宋词朗诵!古诗词鉴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