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老子做人 学孙子做事
赟 逸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概括起来就是道、术二字。老子是道的最高代表,孙子是术的最高代表。所以,要学老子做人,养心中之道;学孙子做事,培做事之术。
一、学老子做人
(一)、顺其自然,随缘而安。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只是自然,不刻意存在,无目的运转,自然而然。做人应该依从自然,顺其自然,随缘而安,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事情临到了,自会知道怎么做。事情不明朗时,别杞人忧天、庸人自扰,顺其自然、随缘而安。不强求,能知足。如此,内心才会安然,外在才会和谐。
(二)、独立思考,做人适度。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人和社会一样,缺什么就会标榜什么,表面美好的东西,背后的真相可能恰恰相反。所以,看人看事千万别只看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欲望可以有,但是别过分。人的能力、时间、精力、机遇有限,超过负荷就会活得很累、很苦。“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做人做事,过度了就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三)、眼光放远,顺逆皆宜。“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凡事放长远了看,都会有“不一定”存在,好的结果不一定好,坏的结果不一定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处顺境不要得瑟,要有危机意识;处逆境不会沉沦,应寻求转变时机。把弊降到最低,把利保持长久。
(四)、韬光养晦,和光同尘。老子主张“不敢为天下先”,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做人应该像水一样,有可塑性。因为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有波洒,在江河中有奔流,在杯盘中有静势,在瓶罐中是形态。和光同尘,就是要有宽大包容的胸怀,老子说的“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承认和接纳人、事、物的差异性,世间万物本就千姿百态,世事本就各种各样,每一个人也有每一个人的活法。对任何事都要做好平衡,“和”说到底就是平衡,就是权衡取舍,合理安排。
二、学孙子做事
(一)、谋事在人,深谋远虑:《孙子兵法·计篇》:“多算胜,少算不胜。”
谋事在人,就是在任何情况下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坚信自己是主宰命运的主人,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人的一生,就像是在大海上航行。出发前必要有所准备。哪怕是一张粗略的航海图,一个简易的罗盘,都要做到有备无患。深谋远虑,就是要有远见卓识,趋利避害,看清未来,不急功近利,有信心,有勇气,有能力面对挑战。
(二)、果断决策,抓住时机:《孙子兵法·势篇》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意思是说,拥有睿智的头脑,不如拥有果断的决策能力。如果已经做岀了决定,但在听到别人的反对意见时,犹豫动摇、举棋不定,很可能贻误时机,一事无成。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藏在看似不起眼的琐事生活中,不善于发现的人会失之交臂。睿智的人明察秋毫,抓住机遇,事半功倍,做事成功。
(三)、快速制胜,先发制人:《孙子兵法·作战篇》:“兵贵速,不贵久。”要想比别人快一步,就要先于别人一步。凡事先于人,人生的道路上才不至于摔倒。先于别人,就是要跳出惯有的思维习惯,大胆创新,想别人所不敢想,干别人所不愿干。创新,是一个人动态而实用的能力。当今大数据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信息传播一日千里,要先法制人、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创造。
(四)、审时度势,攻守兼备:《孙子兵法·形篇》:“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意思是能胜则攻,不能胜则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立于不败之地、战胜对手的基本条件之一。其实,人生也是这样,不利的环境相当于人生的逆境,相当于人生出现的危机。要想克服困难,就要提高在逆境中求变,化险为夷求转机的能力,学会以退为进的生存之法。
来 源: 客家回家
编 辑: 奎玉
欢迎关注: 大有观察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