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学会做自己的摆渡人
最近被人民日报的一句话治愈了:
“当你压力大到快要崩溃的时候,不要跟别人说,不要觉得自己委屈,因为没有人会心疼你。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心掏出来,自己缝缝补补,然后睡一觉,醒来又是信心百倍。”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那么一段至暗的时光。
或是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或是身体的抱恙、学业的压力,又或是感情的背叛,让你无助到崩溃。
每当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双手能够把自己拉出深渊,然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就像季羡林所说:“人间万千光景,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任何时候,能够真正把你从深渊里拉上来的,只有你自己。
正如教员所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就是学会做自己的摆渡人。
(01)
孤独时,蓄能
听过这样一句话:“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的人在孤独中成就自我。”
成大事者,必经过一段无人问津的时光,默默耕耘,悄悄拔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012年,建筑学家王澍获得了世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
谈到成功的秘诀,王澍说:
“我得谢谢那些年的孤独时光。小时候我因为孤独,所以爱上了画画,对建筑有了一种懵懂的概念。
毕业后因为独处,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很多设计灵感都源于那个时期。”
他的从业之路,遍布荆棘。
从进入建筑行业开始,他就被贴上了“非主流”的标签,“看不懂”,是很多人对他作品的评价。
大学毕业后的十几年里,眼看同学们都各有成就,他却像归隐了一样,整天泡在工地上。
平时和工匠们一起从事体力劳动,闲暇了就在西湖边晃荡、喝茶、看书。
他说:“我要一个人默默前行,看看能够走多远。”
这段沉寂的时光里,王澍潜心研究建筑学,形成一套自己的美学体系,最终成为建筑大家。
而在《毛选》中,我们也能看到无数先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凭借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忍受着寂寞与孤独,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
他们知道,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耐得住孤独,才能在困境中坚守初心,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
只有在孤独中不断积累力量,磨砺自己,才能在机会来临时紧紧抓住,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像有句话说的:“孤独是每个人必经的考验,也是最好的增值期。”
适应孤独的过程,也是灵魂抽根发芽的开始。
那些独自走过的日夜,会化作力量融入你的骨血。让你一个人,也能活成一支队伍。
(02)
难过时,自愈
杨绛曾说:“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深以为然,人这一生,最好的靠山,是自己,最靠谱的人,也是自己。
与其奢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救赎,不如做自己的摆渡人。
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所说:
“再好的心理咨询,都出于就诊者的自愿。治愈的过程,都是为了让你自己找到答案。”
始终相信,没有治愈不了的伤痛,就没有过不去的时间。
只要我们愿意放下纠结,放宽心胸,放过自己,那么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心态的衬托。
于是,岁月给了自己轻描淡写的时光,也可以给到我们闪闪发光的星光。
最终,活得更为自信,从容,自在。
著名残疾演讲家尼克·胡哲曾说:
“在挫折面前,大多数人都会停下来,但强者却会集中精力正面迎战。”
愿你早一点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相信自己,任何面临任何的伤痛,都会让自己积极地面对,勇敢地处理,洒脱地放下。
然后,继续朝着更加闪闪发光的未来进发。
(03)
低谷时,修炼
当你身处低谷时,让你感觉到特别痛苦,该怎么办?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原则》中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会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体会痛苦的时刻,我不会感受丧气或透不过气来,而是把痛苦视为大自然的提醒,告诉我有一些重要的东西需要我去学习。”
其实,很多时候你感受到的诸多痛苦,归根结底是你做得不够好,是你的能力不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边界,在能力范围内做事情,你会觉得非常舒适、顺心。
但是,当你所做的事情超过你的能力边界时,你会觉得很沮丧、很痛苦。
但这不是坏事,你要把痛苦视为一种提醒,告诉你需要思考,需要学习了。
所以,这时候你要关门,修炼自己,从而进化。
正如瑞·达利欧所说:痛苦+反思=进步。
那么该怎么关门修炼?就是直面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步,直面问题。
当面对着问题,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不要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这样就浪费了机会。
所以,你首先要有直面问题的态度。
正如教员在《毛选》中所说的:“我们看事情必须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看成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分析方法。”
面对问题:不依赖他人的汇报,不看表面,不道听途说。
只有亲自深入问题的核心,才能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第二步,定义问题。
很多时候,你看到的问题,很可能只是现象。并不是真正的问题。
因此,你必须关起门来深度思考。
多问几个为什么,一层层剥洋葱,然后寻找因果之间的关联,最终去伪存真,找到真问题。
正如教员《论持久战》中所说的:“战略问题是全局问题。”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要关注问题的某个方面或局部,而是要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这样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找到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第三步,解决问题。
所谓解决问题,就是你要根据你的自我诊断,设计新的方案来适应变化。
同时,在解决问题时,要确保从问题的发现到最终解决,整个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正如教员所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比如你通过反省,发现自己是某些方面能力不够,你就要不断学习,向他人请教,然后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关起门来疯狂践行。
这个过程中,还要保持思考,边打边总结,核心是要把事情做成。
当你知行合一,你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强了,困难也就变得弱小了。
所以,不要害怕困难,危机也是机会。
《诗》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在磋磨中,不怕苦、不怕累,学会给自己撑伞,将过往的经历都积攒成生命的厚度;当做一场场考验和历练,用坚强的一面去扛,行则将至,做必有成。
前方没有退路,靠自己才是最好的路。
人生下半场,愿你能不惧困苦,向阳而生。
来 源: 风云笔记
编 辑: 奎玉
欢迎关注: 大有观察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