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下旬,刘邓大军渡过淮河之后,兵分三路向光山、潢川和罗山进发。这里的风景与北边截然不同,让所有人的心情都变得愉悦起来。可是很快,他们的兴奋和热情都消失了,前方意想不到的艰难困苦,让他们变得有些麻木。
在进入大别山之初,邓政委就料想到创建一个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一定要经历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起码要发展半年以上的时间;而且如果不能歼灭掉大量敌人和充分发动群众,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
该如何完成任务,邓政委强调了三点,一,发动群众;二,最初一个月不求打大仗,而是争取打些小胜仗;三,严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一经传出,蒋介石就感到如芒在背。但是他自我安慰道:刘邓到大别山,不是毛泽东的战略举措,是被迫做出的临时决定。
蒋介石清楚得知道,刘邓大军若是真能在大别山站稳脚跟,将对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危险,但前提是真的“站稳”。因此,蒋介石调集大军,准备对大别山进行围困和扫荡,试图重现当年的“围剿”。
大别山是我们原红四方面军的根据地,1932年张国焘领导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去开辟川陕根据地。国民党军占领大别山后,立即进行了残忍至极的屠杀和“清剿”行动。蒋介石采用了各种手段,清除这片土地上的红色痕迹。
刘邓大军重进大别山,原以为老区人民会像过去那样来帮助我们、欢迎我们,没想到却是无人问津,当地群众几乎都躲藏起来了。于是大军进了大别山,吃住都成问题,想打仗也不好找向导带路和了解情况。
部队自挺进大别山以来,非战斗减员数量迅速增加,除伤病员外,更多的是“开小差”,刚开始是一两个地跑,发展到后面一个班一个班跑。刚挺进的时候,战士都高兴得唱着,“大别山好比一把剑,直插到蒋介石的心里面”,到后面没人再唱了。
这些问题该怎么从根本上解决?打胜仗,只要打几个胜仗,群众的支持就有了,部队的状况也将改善。毛主席也是这样建议的,并提出要避开桂系主力,集中歼灭中央军和滇军。
刘邓大军在9月打了三仗,分别是在5号、17号和24号,打得都不能说不理想,而是完全失去了原来的本色。
5号,刘伯承布下口袋阵,敌人钻进来了,但打了三天,敌58师大部逃脱。17日,再次围攻敌58师,打了三天,只歼敌1个团。24日,再次设伏,三打敌58师,敌85师及时救援,还是未能解决58师。
客观上讲,我军虽未消灭掉敌人的58师,但调动了大量敌人北援,使得我南下部队找到展开的机会,直扑长江沿岸。可是我军家底不厚,内部还存在着各种问题,敌人各路大军来势汹汹,倾覆危机压在所有人的心头挥之不去。
27日,刘邓在光山王大湾,召开旅以上的干部会议,发了很大的火。刘邓发火的方式不同。会议开始,邓政委坐在那一句话不说,眼神锐利,不断扫视着在座的高级指挥员。
持续了不知多少分钟。邓政委开口讲话,训人的鞭子终于是落下来了,大家不由松了口气。邓政委讲得有理有据,问在场的指挥员们,有没有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是不是要把到手的胜利还给老蒋。
邓政委讲完,刘司令缓缓起身,瞪大他那已经高度充血的独眼,一字一句地说:“政委讲,这是一次‘不握手’会议。我是职业军人,说话简单,我说今天的会是‘安卵子’会。为什么叫‘安卵子’?因为我们的部队变成了女人,一碰敌人就跑。我们的某些干部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没有卵子,不像个男子汉!没办法,我只好开个会,给你们安上一副。”
在刘邓的一唱一和下,这场会议开得相当成功。就是过去数十年,与会同志也还记得那年开会时的情景。
这次开会的效果很好,会后没多久,我军就以不到400人的伤亡代价,全歼敌88师师部和敌整编62旅——近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