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津沽大地上新质生产力正孕育成长。在近10亿元“投贷联动”资金活水的浇灌下,40余户科技创新企业“拔节抽穗”。19000余家科创企业带着鲜明的创新标签成为金融机构潜在的“相亲对象”……
金融是血脉,经济是肌体。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我市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以下简称“科产融”)新循环试点,以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试点一年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难点堵点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新”。“新”意味着强专业、高成长,也意味着轻资产、高不确定性。尤其处于前期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期的科创企业,让金融机构又爱又愁。“谁不想赋能下一个科技巨头!可如何识别,看走眼了咋办?”这是我市几家城商行相关负责人之前的感叹。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金融服务的精准适配以及金融风险的全面把控提出了更高要求。”著名经济学家陈宗胜指出。
对金融机构来说,如果能看懂科技产业发展脉络,对某个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科技人才、市场空间等情况了然于胸,有一定的投研风控能力,或有保险、担保机构托底,有私募基金等创投机构携手,肯定更能放开手脚,更愿意为企业成长提供“源头活水”。
同样的,对于科创企业来说,如果能轻松找到、看懂金融产品,就能更容易跟金融机构牵上手。
天津的“科产融”新循环试点,正是瞄着这些痛点堵点展开。
四张清单
我市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搭建了专项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天津金融监管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的四张清单——
第一张清单是提供给金融机构的“科技创新企业清单”。金融、科技、工信部门合建了清单库,为入库企业逐户添标签,包括处于天津12条重点产业链中的哪条链、知识产权及技术“护城河”、科技人才的情况等,让金融机构因为懂得,所以敢贷会贷。目前在库企业1.9万家。
第二张清单是提供给企业的“金融支持产品清单”。天津金融监管局研发上线了“津惠通”小程序,归集了全辖40余家银行300余款科创信贷产品和10余家保险公司100余款科创保险保障产品。企业可以像逛超市一样去“淘宝”。“津惠通”已入驻市政府“津心办”和天开园官方网站。
第三张清单也是给金融机构的,是“天津本地投资机构清单”,帮金融机构拓展合作朋友圈,探索“贷款+外部直投”。该清单主要用于化解成立3年以下初创企业的融资堵点。目前,已推出首批20家天津本地投资机构清单。
第四张清单是“差异化管理清单”。监管部门设置了组织架构、授信审批、产品创设等11个监测点位,建立试点工作台账,监测试点举措及效果,推动金融机构在细分赛道内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
各展其长
把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作为重要战略的北京银行天津分行,2024年以来已累计为“推荐清单”内600余户科创企业提供授信近百亿元,累放贷款超50亿元。
“培育新质生产力,我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银行天津分行行长助理闫峻笑着说。众所周知,北京银行的中关村分行最擅长与科创企业打交道,“我们天津分行与中关村分行结对子,形成战略协同互助共同体。天开园支行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支行结对子,吸收了来自中关村的优秀经验,不断创新模式,更好服务天津科创企业。”他曾在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有着15年的工作经验。
天吉智能公司享受到该行令人耳目一新的服务。这是一家专注于高端重型装备研发、设计、生产的科技型企业,2024年初入驻天开园。北京银行天开园支行的客户经理了解到企业已储备多笔业务订单,非常需要资金扩大生产,在充分调研后,便使用该行的“天开贷”打分卡模型(对实控人、自主研发成果、订单、销售等情况逐一打分)对企业进行测试,很快批复200万元额度,后续又为之配备了组合金融服务方案。
无独有偶,不久前,天津银行也根据自己的打分卡模型,为滨海新区一家致力于新基建核心芯片研制、生产和销售的科技企业提供了1000万元“投联贷”授信支持。类似的创新佳作还有兴业银行天津分行“天开创兴融”、招商银行天津分行“津招科创贷”等。
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保险机构也能发挥独特作用。2024年8月28日,人保财险天津分公司落地京津冀首单“中试综合保险”,为捷士通(天津)房屋智能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及框架体实用新型专利”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风险保障,助力企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成效显现
在金融活水的灌溉下,很多科创企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坐落在蓟州区的天津博雅全鑫磁电科技有限公司,不止一次得到了中行天津蓟州支行的贴身专业服务。眼下,该企业不仅着眼于已有的消费电子市场,还成功牵手奥的斯电梯、韩国三星、小米等知名企业,销售收入稳步增长,年产值过亿元。
在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你追我赶,天津至少29家银行创设推出了科技创新要素增信贷款产品。其中,67款产品支持知识产权要素增信,42款产品支持科技人才要素增信。
2024年1月至11月,在津银行机构通过与投资机构合作,以投贷联动模式累计新发贷款9.65亿元,惠及40余家次科技创新企业。
监管部门的“差异化管理清单”则推动金融机构在细分赛道内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我市先后落地了全国首单“实验室一切险”、天津市首单“专利实施失败费用损失保险”等,累计为30间实验室提供风险保障7800万元……
据天津金融监管局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11月末,在我市的各项贷款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速最快,较上一年同期增加171.7亿元,同比增长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