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项目中课 课程介绍
《观象格物与具身感知》
任课教师:邢志强、 吴小华
关于未来世界可能性的一切,终将打破人为主体,回归身体思维。
课程将以“思维发生器”的方式存在,以中国传统观物取象、推类思想、身体观,与知觉现象、身体现象、具身感知理论等相结合视角切入,介绍中国思想逻辑中所蕴含的设计思维、设计伦理等。
希望将古今之思想与思辨、观悟与体用、奇思与巧技等汇通,打破惯性思维;为学生发起当下遭遇未来可能世界的思考与实践中,构建起“艺术与科技”语境下的“想象力场”;为探索“人-非人/物-非物”之间的“理想飞地”提供思想策源和理论滋养。
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觉察自我意识,沟通复杂逻辑与感官世界,重整思考,并获得具身思维、知觉表达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思辨设计》
任课教师:安东尼·邓恩* 、菲奥娜·雷比* 、马川
课程从思辨设计相关的设计史切入,讲解对抗性设计、设计交互、商讨式设计、设计虚构、批判性设计与思辨设计的设计方法,打破和拓宽我们对于传统 “设计” 的认知,并重新设想由设计的极端商业化转向全球问题所引发的多种新的设计类型。课程教授如何利用叙事和原型设计来重新审视过去和现在,关注真正与社会文化技术哲学伦理等有关的能够引发反思的问题。通过非定义、质询、商讨、实验、阅读文献、参与式研讨以及使用非传统的设计方法,解构虚幻的和先前持有的未来概念来重新设想合意的未来。
《空间计算》
任课教师:外聘*
思辨性空间计算设计 —— 构想交织的现实
你能看到我看到的现实么?在未来现实是怎么样?本课程立足于推测性设计、体验性未来和混合现实技术的交叉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在空间计算中的创新设计能力,并深入探讨其社会、伦理和哲学影响。“交织现实”这一核心概念贯穿整个课程,体现了混合现实技术对我们理解和体验现实的深远影响。
学生将批判性审视新兴空间计算范式的伦理影响,并创造富有挑战性的混合现实场景。课程通过理论研究、动手原型制作和创意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构想并打造挑战我们对现实及数字-物理纠缠未来理解的体验。
课程涵盖多个前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推测性设计、空间计算、学术艺术与论文写作、HoloKit开发、介导现实、身体与现象学、游戏与协议设计、隐私与心智理论、人工智能与来世、自主智能体与人工生命、世界构建以及空间性排版。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坊的结合,学生将深入探索混合现实的技术应用、创意表达和伦理考量。课程的最终成果采用艺术品+论文形式,包括创作一到两件原创混合现实作品,并撰写一篇适合提交至该领域国际会议的学术论文(短文或长文),如SIGGRAPH、CHI、MM、VR等。
本课程适合那些致力于在国际会议和展览上发表作品,并具有一定英文学术写作能力的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将获得在混合现实领域进行创新设计和学术研究的综合能力。
最新信息,请浏览课程主页:
https://reality.design/teaching/speculative-spatial-computing-design-2024
《主题娱乐设计》
任课教师:外聘*
如何设计一款消费类主题娱乐作品?课程通过对商业上成功的主题娱乐作品的调查、分析、拆解与揭秘,来讲述空间叙事与游戏机制的设计原理,结合在真实主题娱乐作品中讲述品牌和观众眼中的科技与艺术的过程,洞察观众“需求”背后的需求,创作出可以被观众感受愿意为之消费的主题娱乐作品。
《计算机图形学》
(*线上线下融合课)
任课教师:陈天翼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将带领大家探索动画制作、数字绘画和3D建模中的图形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理论基础及前沿知识。课程内容包括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如像素、颜色模型和几何变换;光照与着色技术,展示计算机生成逼真光影效果的方法;曲线与曲面的表示方法;光线跟踪等高级算法的原理和应用,了解如何实现高级渲染。课程还将展示计算机图形学在艺术创作中的广泛应用,强调其不仅是技术的体现,更是艺术创作的强大工具。
《人工智能伦理》
任课教师:外聘*
《人工智能伦理》课程关注人工智能科学研究与技术实践中的伦理问题,从科学与工程伦理或科技伦理的视角出发,切入人工智能这一飞速发展变革的领域,审视其中曾经和正在发生的正面和负面的社会效应。课程将从人工智能技术本质的视角,讨论人工智能几个发展阶段的经典案例和争议案例,结合经典阅读,增强人工智能研究及应用的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培养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辅助艺术设计思维方式。课程目标包括:通过了解科学技术伦理的基本问题,思考人工智能领域的伦理问题,特别是与公众认知有关的科技伦理问题;理解科学技术伦理视角下的人工智能相关问题,掌握运用科学技术伦理原则分析具体案例的能力;获得从技术和社会双视角分析技术创新及应用的伦理风险的能力,能运用伦理原则规范自身的专业活动,并承担面向公众的科普责任。
课程讲授内容包括:人工智能伦理关注什么?人工智能的科学伦理问题;人工智能的工程伦理问题之技术沙文主义和风险、物理世界看数字世界、主流场景及典范;人工智能伦理与公众认知。
编辑 | 宋钰颀
责编 | 胡铭心
图文整理 | 吴季蕾
校对 | 陈科
审核 | 于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