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泾蟠龙在隋朝已有记载,明末清初兴旺成镇。历史上,蟠龙古镇作为徐泾的粮仓所在,凭借着其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庙会文化的影响,一直是徐泾主要的贸易集聚地。蟠龙文化作为徐泾本地优秀的历史文化,是如何传承的,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保存、创新、发扬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节目。
蟠龙文化是徐泾历史文化的根与源,可以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蟠龙的历史与文化吗?
蟠龙文化已经1400多年多历史了。从隋朝开始,隋朝第一个皇帝叫隋文帝,隋文帝有一个年号,叫做仁寿年,大概在公元600年初,到现在有1400多年历史。在这1400多年历史中,蟠龙的管辖地区换了许多次。隋文帝时期,蟠龙地区是属于苏州管辖。到了唐朝,这里有了一个北亭乡。一直到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了松江府,我们这地方是属于松江府管辖的,松江府又委托上海县来管。又到了明朝的嘉靖年间,有了青浦县、青浦建县,从此以后蟠龙地区就归属于青浦管辖。到了1957年,就以徐泾为中心变成了一个大的乡,蟠龙乡就并到了徐泾,所以叫徐泾乡。管辖的范围大概有这么几个时代的变化过程。
您认为蟠龙古镇中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古迹或文化?
1400多年的历史,蟠龙的文化非常丰富,内涵非常深刻。总结一下,我认为蟠龙的文化主要是五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农耕文化。1400多年来,蟠龙周围都是农田,农田里种的都是农村里面的油、粮食、棉花、油籽这些东西。这些收获以后,都到蟠龙镇来进行交换或者买卖。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和农耕文化非常密切。
第二个文化就是宗教文化。1400多年前的隋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庙园,叫普门教寺。最旺盛的时候教寺占地有72亩,是青浦区最早、占地面积最大的庙宇之一。第三方面是桥文化。蟠龙这个小镇的特点就是桥。老话说:小桥流水人家。所以蟠龙镇有很多的桥,最有名的叫香花桥。元朝的时候有个皇帝叫至元皇帝,离现在大概有680多年的历史,这是蟠龙桥中最古老的一座桥。
第四个文化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应该从抗日战争说起,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到8月13日,日本人打到上海。中国的军令是一起抗击日本。第二年我们蟠龙有些爱国青年及其子女抗战的时候,有很多文人写对联,其中一副对联我记得很清楚,它的横批叫做“抗战到底”,上下两联一边是写“抗日战争奋勇抗战“,另一联就写“后援人民努力奋斗”。就是从这种红色文化开始。
最后要讲的文化就是非遗文化。1400多年来,蟠龙镇上的非遗文化真的非常丰富,蟠龙有非常多的诗歌还有民谣,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蟠龙还有一个叫“汤炒”。因为大家要请亲戚朋友、过年同学聚会或者婚丧喜事,大家在一起要吃这些东西就要烧菜,每一个菜里都要放汤,鸡汤、肉汤等。因为味鲜,所以就产生了蟠龙的汤炒文化。这就是我觉得蟠龙文化的五个方面,当然除了这五个还有许多文化。蟠龙的房子基本是明清的时候建造的,这些房子都是青砖黑瓦,造房子时都是用木头、木料、隔板隔起来。
现在的蟠龙天地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树立了品牌形象,改造后的蟠龙保留下来了哪些文化内涵呢?
蟠龙天地保留了蟠龙古镇的文化,也掺杂了现代化、科技化等文化。我觉得现在这个蟠龙新天地是蟠龙的古文化和现代化、科技化的文化,比较融洽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们是否也做了相关工作保留和传递传统的蟠龙文化,让新徐泾人感受古蟠龙的魅力?
我认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所以要让少年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就必须从娃娃抓起。我们现在也做了许多工作,比如说我们成立了一个蟠龙的文化屋。它比较简单地介绍了蟠龙文化,请学生来一个一个班级地讲解蟠龙的文化,让学生初步了解蟠龙的古文化。在学校里布置一些蟠龙文化的作文题,让他们写文章来提醒大家对蟠龙的印象。
未来在文化宣传、文创、非遗特色等方面寻求突破,有什么建议给到大家呢?
我认为还是要加强宣传。在徐泾有一个文化站,文化站里面有许多能歌能舞能演戏的一些人,我们可以把蟠龙编成一个故事,用故事通过一些群文的方式进行宣传。我相信现在的蟠龙天地正在发展,蟠龙未来肯定会更美好。
今天的蟠龙,既保留着古色古香的情调,又融入了现代创新的气息;不仅有江南小镇的韵味,更有江南人文的底蕴;相信在未来,更多新徐泾人也能透过焕新的蟠龙古镇,望见更多古老优秀的蟠龙文化,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信息 党群办
排版 孙 彬
初审 周红强
审定 周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