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赵薇突然发文,官宣离婚,瞬间点燃了全网的热议。
她直言自己离婚多年,前夫的事和她再无瓜葛,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想要急切划清界限的意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赵薇离婚”的词条迅速霸占热搜榜首,引发无数网友的围观与讨论。
大家纷纷猜测,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赵薇又为何选在此时公开离婚的消息呢?
01
赵薇在官宣文案里说得很明白,她多年前已正式与黄先生离婚,法律层面上早已解除婚姻关系,前夫的事和她再无牵扯。
这话听起来,大有“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的意味,可又透着几分无奈与决绝。
遥想当年,二人恋情曝光,媒体镜头下的他们,频繁出入各种场合,满脸幸福。
2009年,结婚喜讯传出,震惊娱乐圈,众人纷纷送上祝福,都以为赵薇找到了幸福归宿。
婚后,赵薇时不时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点滴,和黄有龙出席活动时也是恩爱有加,夫妻携手投资商业版图,一度被传为佳话。
可如今再看,世事无常。
赵薇并未明确提及具体离婚年份,只含糊说“多年前”,这就像给网友们抛下了一个悬念,瞬间引发诸多猜测。
有人猜是2021年前后,毕竟那时赵薇事业受挫,陷入舆论风波,黄有龙也债务缠身。
还有人联想更早之前赵薇清空社交平台上黄有龙照片等举动,怀疑那时感情就已生变。
02
赵薇在商业领域曾有过辉煌时刻,一度被称为“女版巴菲特”。
可如今,她的商业版图却在不断收缩。
早年,赵薇凭借自身名气与敏锐商业嗅觉,投资影视、餐饮、酒庄等多个领域,收益颇丰。
2014年,她和黄有龙斥资31亿港元入股阿里影业,成为第二大股东,随后减持套现,赚得盆满钵满,这一操作让她在商业圈声名大噪。
然而,2016年的万家文化收购案成了她商业生涯的重大转折点。
赵薇夫妇想用龙薇传媒收购万家文化,可龙薇传媒成立才一个多月,注册资本仅200万元,却妄图撬动市值百亿的万家文化。
还想用高达51倍的杠杆来完成收购,这种“空手套白狼”的行径,引起监管部门注意。
最终,收购失败,赵薇夫妇受到证监会处罚,被处以罚款,还被禁止在五年内进入证券市场。
此后,赵薇的商业之路愈发坎坷。
她名下多家公司出现经营问题,股权被冻结、公司注销或吊销等消息不断传出。
天眼查数据显示,赵薇名下关联企业数量大幅减少,从巅峰时的十余家,到如今只剩寥寥几家。
此次离婚消息传出前,黄有龙被曝出欠债7.53亿港元,加上之前的欠款,累计高达13亿之多。
有媒体爆料,赵薇前夫黄有龙被智择创投有限公司向高等法院上诉,借贷逾期未还。
赵薇选择此时官宣离婚,难免让人猜测是想与前夫的债务划清界限,避免自己被牵连,保护仅存的资产。
毕竟,一旦债务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赵薇也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03
赵薇的演艺生涯,那真可谓是大起大落,充满了传奇色彩。
想当年,《还珠格格》横空出世,她饰演的“小燕子”古灵精怪、天真烂漫,瞬间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的“国民偶像”。
那双大眼睛,灵动俏皮,仿佛会说话,一颦一笑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随后的《情深深雨濛濛》更是巩固了她的地位,依萍的倔强、深情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剧中的歌曲也传唱大街小巷。
那时候的赵薇,演技虽青涩,人气却如日中天,片约不断,各大奖项也是拿到手软,是当之无愧的顶流女星。
然而,人红是非多,赵薇很快就陷入了一系列的负面风波。
2001年的“军旗装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她的形象一落千丈。
在为《时装》杂志拍摄照片时,她身着印有日本军旗图案的服装,这一行为深深刺痛了国人的民族感情。
当时正值中日关系敏感时期,照片一经曝光,舆论哗然,民众纷纷谴责,赵薇瞬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尽管事后她多次道歉,但其形象已然受损,事业也遭受重创,一些代言被撤,影视作品播出也受到影响。
还在某次活动中被愤怒的群众当众泼粪,这场风波成了她演艺生涯的一道巨大伤疤。
在导演领域,赵薇也没能顺遂。
2016年,她执导的电影《没有别的爱》,启用了有“台独”争议的演员戴立忍,消息传出后,网友们愤怒不已,发起大规模抵制。
赵薇起初并未重视民意,还试图强行推进,甚至动用公关手段删帖捂嘴,这一举动更是引发官媒下场批评。
最终,电影在舆论压力下不得不更换主演,赵薇也因此口碑尽失,被贴上了“不尊重国家主权”的标签。
这些负面事件的累积,让赵薇的公众形象大打折扣。
04
也有不少人都在猜测,她这是要准备复出了吗?
毕竟,她曾经可是娱乐圈的“顶流”,演技实力不容小觑,还有一大批忠实粉丝。
但娱乐圈早已不是她离开时的模样,新人辈出,竞争愈发激烈,观众的喜好也在不断变化。
而且赵薇触碰了太多红线,尤其是在民族情感、商业诚信这些原则性问题上犯了错,观众对她的信任很难再建立起来,投资方也会对她谨慎考虑,复出之路怕是困难重重。
还是那句话:“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
德行有亏的人,大家心中自有分辨。
点个“赞”+“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END
看完记得关注@迷雪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