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红圈又爆大瓜!
粉丝数400万的“女权博主”王慧玲被全网封号了。
可能有人不知道这王慧玲到底是何方神圣?
她做了什么能如此爆火,又为啥会被封号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个王慧玲。
01
别看王慧玲现在争议满满,她的过往那可称得上是一部励志传奇。
她出身安徽农村,家境贫寒,父母重男轻女,作为家中长女,下面还有两个弟弟,打小就没少受苦。
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住的是破旧的土房子,吃的是稀饭、咸菜,偶尔能有口肉吃就算过年了。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10 岁的她就成了家里的 “小大人”,照顾弟弟、洗衣做饭、喂猪砍柴,啥活儿都干。
上学时,还得带着弟弟一起,把弟弟藏在课桌下,生怕被老师发现。
冬天去河边洗菜,那刺骨的寒冷,手冻得没了知觉,这些苦日子,她都咬牙扛了下来。
学习上,王慧玲也没那么顺遂。
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家人本不打算让她继续读书,觉得女孩子读太多书浪费钱。
好在父亲最后还是支持她去合肥读了中专,学西医。
这中专三年,让她开阔了眼界,也更加坚定了要改变命运的决心。
19 岁中专毕业,她拒绝了父母安排的相亲,怀揣着父亲给的 240 块钱,毅然决然地独闯上海。
02
刚到上海,人生地不熟,她只能寄居在同学亲戚家,给人家洗衣做饭,换来个打地铺的地儿。
后来找到份推销袜子的活儿,每天走街串巷,遭了不少白眼,被保安赶、被业主嫌弃,大冬天还穿着凉鞋,冻得瑟瑟发抖。
可即便如此,她也没放弃,硬是坚持了下来。
再后来,她又去饭店当服务员、去茶坊学做奶茶,只要能多挣点钱、多学些本事,她都愿意尝试。
在日料店打工时,她发现会日语工资高,就自学日语,每天利用休息时间,抱着教材和磁带反复练习,两年就考下了日语一级证书。
也是在这期间,她通过聊天软件结识了英国人 Peter,后来两人结了婚。
婚后,王慧玲没闲着,和丈夫一起创业,开了家摄影公司。
事业逐渐走上正轨,她也有了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学画画、健身、旅游,不断充实自己。
同时,她还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观点,没想到,这些内容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粉丝量一路飙升,她慢慢成了拥有百万粉丝的知名博主,还出了本书叫《基层女性》,一度被很多女性视为榜样。
03
王慧玲的爆火,源于她那些看似 “犀利”“前卫” 的言论。
她打着 “女权” 的旗号,鼓励女性独立,这本身没啥毛病,毕竟在当今社会,女性追求独立、平等那是大势所趋。
可她的不少观点,实在是偏激又片面,让人不敢苟同。
就拿婚姻这事儿来说,她公然宣扬 “中国女人不要和中国男人结婚”。
有女生在直播里问她啥样的男人适合结婚,她斩钉截铁地回 “任何中国男人都不适合结婚”,言外之意,只有找外国男人,女性才能幸福。
这可就太离谱了,中国好男人一抓一大把,怎么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呢?
婚姻幸不幸福,关键在于两个人的相处、价值观是否契合,而不是单纯以国籍来划分。
她还一个劲儿地强调 “男人只会物化女性”,劝女性远离男人,说男人都在给女性使绊子,把女性当附属品。
可现实生活中,好男人懂得尊重、支持女性,夫妻携手打拼、相互成就的例子数不胜数。
她这么一概而论,不仅否定了那些尊重女性的男性,也给很多女性灌输了错误的观念,让她们对男性产生恐惧、抵触情绪,这对两性关系的和谐发展危害可不小。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她言行不一。
一边倡导女性独立,一边自己却靠贩卖这些极端观点来博眼球、吸流量,赚得盆满钵满,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当有人问她对女性从事软se情行业怎么看,王慧玲竟然回答:我认为没问题。
这难道就是她所理解的女性独立、不物化女性吗?
她的种种言论,就像一颗毒瘤,在网络空间肆意蔓延,带偏了不少人的价值观,也难怪会引发众怒。
随着争议越来越大,王慧玲被封号的结局似乎也在大家意料之中。但这背后,可不只是简单的 “言论过激”。
深挖下去,就会发现她的真面目可不简单。
早年在微博,那时候言论环境相对宽松,王慧玲的第一个账号就是个 “喷子”,专门抨击中国制度,活脱脱一个 “公知” 模样。
后来眼看这赛道不行了,就转型做和老外男友的生活分享,打造 “无孩爱猫女” 人设,吸引了一波粉丝。
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骨子里那股歪劲儿时不时就冒出来。
一边劝中国女性远离中国男人,把男人贬低得一无是处,说男人都是女性追求独立的绊脚石;
另一边呢,自己靠着中国粉丝流量赚得盆满钵满,还嫁给外国男人,享受着所谓的 “幸福生活”,这不是把粉丝当韭菜割,自己坐收渔利吗?
这种罔顾事实、制造对立、言行不一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公序良俗,还对社会和谐造成了极大危害。
04
王慧玲这件事儿,给那些年轻男女提了个醒。
网络世界纷繁复杂,各种观点、思潮像潮水一样涌来,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别轻易被那些极端、偏激的言论 “带偏” 了。
在追求性别平等的道路上,是要支持女性独立自主,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束缚。
但这可不意味着要搞性别对立,把男性都当成 “敌人”。
真正的平等,是男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携手共进,共同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多汲取那些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观点,从榜样身上学习奋斗的精神、乐观的态度,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明辨是非对错。
也要时刻牢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点个“赞”+“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END
看完记得关注@迷雪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