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知文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

心灵鸡汤   2024-03-09 22:52   西藏  
儿时读过的课文,起初只是纯粹简单地背诵,经历过人生的磨练后我们才发觉其中多了一些滋味、多了一些感触。正所谓少年不知文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

很多时候我们会怀念过去,总以为过去的都很美好,其实不然,也许只是因为它过去了,我们才习惯去怀念那段稍纵即逝的岁月。

我们的成长故事如同一场梦,一个拥挤而又短暂的梦,梦醒时分,我们总是在迟疑到底是在梦境中还是现实里?说梦吧,一切都是那样清晰与深刻。说现实吧,貌似总有种似曾经历的感觉。我们就这样在浑浑噩噩中生活,日子日复一日,年龄一岁一年。细想这么多年,身边的人总是来来往往,很多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也有很多人慢慢地远离了我们的视野,终归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听不到他的声音。

我们的步伐总是太过匆忙,当有一天停驻脚步,才发现失去的已越来越多。

记得小时候,很是不解《少年闰土》这篇文章,那个曾给作者带来无数新奇和乐趣的伙伴,那个曾经牵肠挂肚、无话不说的伙伴,怎么后来就不再联系了?直到我步入社会多年,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后来的我们,对彼此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儿时的模样,往后的这么多年,大家都是在各自的生活里奔波忙碌,彼此所站的位置不一样,经历的事不一样,自然而然想法也就不一样。后来,有的人刻意躲避我们,有的人我们刻意躲避,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我们怕有的人向我们借钱,有的人怕我们向他们借钱,就这样,彼此渐渐地少了联系,远了距离,多了隔阂。

儿时阅读《孔乙己》,总是跟着老师的节奏去嘲笑那个虚伪地维持生活体面的书生,他的一举一动和当时的环境格格不入,孔乙己他是有自己的坚守,而坚守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殊不知我们都生活在社会的冷漠、理想的破灭和生活的毒打里。上学那会,大家都趾高气昂、心怀梦想、谈天说地,殊不知经历过社会的磨练后,我们都会放低姿态,慢慢地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然后变得低调从容。

儿时阅读《骆驼祥子》,他满怀期待,在“北漂”的过程中,曾经拼了命地努力,但最终因为时局和自身的原因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现实往往就是这样事与愿违。后来,我们发觉,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生活的风雨从未饶恕过谁,岁月的痕迹从未放弃过谁,我们都是在渐渐老去,慢慢地接受现实的无奈与自己的平凡。

儿时阅读《小猫种鱼》,小猫以为种什么来年就会丰收什么,所以它把鱼一条一条地埋在地里,满怀欢喜等待来年的丰收。那时候我们总是嘲笑小猫的愚蠢与幼稚,长大后才明白,付出了不一定会有收获,很多东西并不是种什么得到什么,但还是有人和小猫一样愿意那样执着去播种。

儿时读《狐狸与乌鸦》,乌鸦嘴里叼了一块肉,为了得到那块肉,狐狸不择手段取悦乌鸦。然后乌鸦在狐狸的一句句赞美声中渐渐地迷失了自我,开始忘乎所以,到口的肉就那样轻而易举地掉进狐狸的嘴巴。就如同如我们,总是喜欢听别人的赞美声,殊不知说好话的不一定是好人,说难听话的不一定是坏人,耳听的未必是真,眼见的未必是实,有的人是带着目的和你接触与交流的,只是当初的你没发觉而已。

儿时读《掩耳盗铃》,总以为别人拿着愚蠢的故事来教导我们,每逢听到那些故事,总会激起我们的笑声与无视。如今呢,我们明明知道不可能,我们明明知道回不去,却总是孤注一掷地去做一件自以为正确的事。其实身边的好多人都在掩耳盗铃,都在自欺欺人,都在自我麻醉。

儿时读《买椟还珠》,我们好奇那个在集市上买了装珍珠的盒子而把匣子中的珍珠退还给卖主的人。长大后才发现,我们总是丢掉很多值得收藏珍惜回味的东西,身边为了盒子而丢掉珍珠的人大有人在。

儿时我们在课桌上刻“早”字,总要在桌子中间画一条三八线,总是计较同桌越过三八线占领了我们的位置。殊不知,曾经那个陪伴我们的同桌如今再也见不到了。

儿时读《小猴子下山》,小猴子看到玉米,开心得不得了,看到桃树,就把之前的玉米丢了。看到西瓜,又把之前的玉米丢了。看到小兔子,又把之前的西瓜丢了。于是拼命追逐小兔子好久,后来小兔子却不见了,而自己只能空手而归。长大后,我们慢慢地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总是生活在欲望里,当满足了一个欲望,我们会朝着下一个欲望出发,接着我们会有成千上万个欲望,这样无止无休地去追求。当发现曾经拥有的东西失去的时候,我们才豁然醒悟,拥有的才是幸福,没必要为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搞得自己满身疲惫、心事重重。

儿时读《刻舟求剑》,那个楚国人乘船在江中旅行,沉浸在美景中,一不小心就把心爱的宝剑掉进江里去了,在别人的多次劝阻下,可他不慌不忙、却无动于衷,胸有成竹地在船上刻了一个标记,待船停稳后才走下船去寻找自己的宝剑。可世界上的事务总是发生着变化,我们不能凭借主观判断去片面、狭隘、静止地看待问题。时光在向前推进,一切都在变化,我们不能一直站在一个地方去等待一个人、去回味一个故事。

儿时读《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朗朗上口的节律,只知道里面出现很多个“明日”,就像后来的我们,总是随口就说我们改天再聚,我们下次再见。可殊不知,一句简单的话语,成为彼此最后的告别。到底改天是哪天?到底下次是哪次?

日子就这样一去不复返,我们总是期待明日的到来,可真的到了明日,一切也许都已经来不及了。

小学里的那些课文,道尽了多少故事!或许只有饱经风霜后,我们才能够读懂人生。


三呆子的江湖
世界上有两个我,一个在梦里风花雪月,一个在生活里满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