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腊八,事关童年

生活   2024-01-18 21:48   西藏  
人们总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在如今越来越没有年味的时光里,作为90后的我们真的是无比怀念当年。当年我们有很多一贯坚持的传统,有很多年难以忘却的点滴,在那个物质清贫、脚步平缓的时光里,所有的人对待传统节日都有种崇高的生活仪式感。

话说西北农村,在我们那一片的人们很看重腊八节这个传统节日,从腊八节这天起,年味会一天比一天浓烈。那时候,没有线上购物平台的冲击,购买年货的人们都要选择去县城的年货点购置各类生活物资。记忆中,在各种吆喝声中到处弥漫着年味,习惯把人山人海与过年紧紧地联系起来,在腊月短短二十几天的时间里,全县几十万的人口将纷纷相约在拥挤的人潮中,用寸步难行来形容当时的场景再不好为过。

当年热闹、拥挤的场景,记忆中是如此的别样与深刻。看到如今繁华的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流,琳琅满目的年货被布置的整整齐齐,可我却无比怀念当年的点滴,那种人挤人热闹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至于为啥怀念,也许是因为那时候有我的童年,那时候有我的青春。

在我老家那片区域,从腊八节这天起,老百姓就开始清扫整个房屋,大家将家中所有的东西搬至院子晒太阳,然后不放过屋里的任何角落,对房屋进行一次全方位、地毯式的卫生清扫活动,这场活动全家人都会参与其中。记忆里,这一天是分外的忙碌,当清晨的阳光射进房屋的那一刻起,就开启了一天的忙碌。那时候,小孩子负责搬运东西,家长们负责清扫、换洗、整理和归位,当房屋被整理干净清洁的时候,冬日的暖阳已经抵达山头。这个时候在柴火灶里做一顿美味可口的米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美味,在欢声笑语中来迎接新的一年。

为啥要选择在这一天起清扫房屋?在我看来与大西北的生存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年的大西北农村,老百姓都是用黄土浇灌和堆砌建造房屋,随着风吹日晒,屋里的各个角落未免会出现很多尘埃与灰尘。选择在这一天开始清扫房屋,也与大西北生活的人们纯朴无华的性格有关,他们敬畏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生活中充满仪式感,西北人就是这样用朴素的方式来告别过去和迎接未来。

为啥要选择在这天吃米饭?在我看来与传统喝腊八粥有着一定的关系,也与大西北的饮食和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在那个时代,西北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老百姓的日常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那一亩三分地和外出务工,大家的饮食主要以面食为主,外加大米相对于面粉而言价格稍微昂贵点,老百姓才选择在这特殊的一天去奢侈一把,用崭新的姿态去享受生活、去热爱生活、去期待生活。

也许有的人对我所表述的文字和场景会有些许的迟疑,不过这就是90年代大西北农村真实的面貌和现状,它的确是真真实实存在过。是的,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做出了改变,我们也慢慢地融入到如今快速、便捷、舒适、安稳的生活中。在享受如今幸福生活的同时,我甚是无比怀念曾经的点滴。

不是那个年代美好,而是那个年代简单。

在如今的各个传统节日里,我们一边忙碌工作、奔波生活,一边抽空选择感受节日的氛围。是的,在如今高效率、快节奏、便捷化的生活里,我们不能忘掉过去,我们应该偶尔驻足停歇,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去享受生活中的宁静与悠然。

是的,从今天起年味会越来越浓。对于我们这些在异乡漂泊打拼的人们来说,思乡的情绪也会随之越来越浓烈。在这里还是喜欢借用别人总结的这句话:有工作的地方没家,有家的地方没工作。这句话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也阐述出我们的无奈。

是的,从今天起,国道、高速、火车站和飞机场将会涌现出一群群步履匆匆的人群,他们带着期盼与希望回家。从今天起,将会有越来越多异乡漂泊的人群选择回家过年,也许这就是他们在履行年初时的约定。通过这一年辛苦的奔波与忙碌,为的就是腊月正月时节家人的团聚与欢喜。

说起来还是很遗憾的,不过腊八已过,而我却不再年少。


三呆子的江湖
世界上有两个我,一个在梦里风花雪月,一个在生活里满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