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投资经历:我对盈利翻倍的思考

财富   2025-01-31 18:00   四川  

春节难得闲下来,由于我自己对掼蛋、麻将之类不太感兴趣,趁着家人们娱乐消遣,我就学习达哥,自己一个人就躲进书房,安安静静地复盘总结过去一年的交易。

和朋友们分享交易心得,我感到很汗颜,因为过去一年,自己只交易过一只股票——2024年6月11日,全仓买进中航电测,盈利翻倍,这是我最近几年盈利最多的一次。

买入的逻辑很简单,一方面是国防军工的大逻辑够硬,另一方面从缠论的角度讲,中航电测周线级别跌破中枢被拉回,再次下探不破前低的次低点,非常标准的“二买”,这也是缠师非常推崇的一种“二买交易模式。

现在回过头再去看这笔交易,更多的是感到有一丝侥幸。因为过去一年,自己工作很忙,以至于没有多的闲暇时间去盯盘,反而能够耐心持股,让利润奔跑。相反,如果自己一直看着账户的涨跌,很有可能股价还没到止盈或止损位,我就已经卖出去换另外一只个股了。

再往前追溯自己前些年的交易,错过了东方通信、包钢股份、江特电机等,一大批能够翻倍的牛股,在持股期间都因为我过分关注盘面的动向,而最终丢了筹码。我想,有很多股友可能跟我一样的情况。

之前,很多前辈都告诫我,股票交易者最大的坏习惯就是盯盘,炒股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和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我自己也听进去了,但一旦盯着盘面的涨跌,就把这些告诫全忘了。经过这件事之后,我对于“和市场保持距离”有了重新的认识。

盯盘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数钱心理。太过于专注自己在什么位置、账户盈利了多少、今年又亏损了多少、按照这个趋势要赚多少钱……最终结果往往都是在冲动当中买入或卖出,而把自己本应该遵守的交易规则抛之脑后。

本来前一天已经计划好了,但当第二天盘面出现的时候,看着上蹿下跳的分时图,立马就把前一天的计划全忘了。一看到大涨,就觉得要错过牛市,在追涨中买入;一看到大跌,就觉得还会再跌,回调买入的计划也泡汤了。

这样的交易,与其说是盯盘,不如说在自己内耗。制定的交易计划没有执行,盯盘的意义何在呢?

股市有个“三七法则”,放在盯盘上我觉得也适用。我想,70%的投资者,应该也是盯着盘面的,论水平、论技术,有相当多的人在一个层次上,我在看盘的同时,别的投资者也在看盘。谁的心不动,谁才更有希望成为赢家。

记得达哥说过,股市投资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能因为股市投资而影响、放弃自己正常的工作,它只能是一个补充,不能占用自己太多的精力。

不盯盘,是因为股票投资,需要我们忽略短线的波动,掌握大趋势,跟随大趋势,才能享受更大的成功。不盯盘,是为了解放自己,为了让自己不为每天的分时图所迷惑,是为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为了不让股票影响自己的生活。

突然间,想到股神巴菲特曾经的一个采访——假设你只有30来岁,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只能靠一份全日制的工作来谋生,根本没有很多时间研究分析投资。但是你有一笔储蓄,足够维持一年半的生活开支。那么,你攒的第一个100万将会如何投资?具体投资的资产种类、配置比例是什么?

巴菲特回答说,我会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到一个低成本的、追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然后继续努力工作。

这句话,应该有很多人看过。很多投资者可能只关注指数基金,而忘了后半句非常重要的话,“然后继续努力工作”。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没有太多的实力和资本。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本,其实是自己。好好工作,把自己打造成“定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是我们的防御武器,也是我们退可守的底线——即使投资亏损,每月有工资进账,生活还能继续。

然后,将赚回来的现金流进行投资,利用股票、债券、基金、理财产品等一系列投资工具,争取放大收益,或许能帮我们实现更大的财富目标。

克服数钱心理,和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让自己能够冷静、理性并关注正确的交易逻辑,反而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的机会,并控制风险,从而实现长期的稳定盈利。

彼得•林奇也说过,如果投资者能够不为经济形势焦虑,不看重市场状况,只是按照固定的计划进行投资,其成绩可能往往好于那些成天研究,试图预测市场并据此买卖的人。

这也是我对于2024年的交易总结,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朋友指教。

在此,也祝大家巳巳如意,好好工作,开心投资!

(本文为读者投稿,作者为三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道达号
“道达号”是著名财经投资专栏《道达投资手记》进行内容发布的官方新媒体平台,涵盖投资手记、资讯分享、读者互动等功能。《道达投资手记》,在《每日经济新闻》、《成都商报》等媒体开设王牌专栏超过18年,深入浅出的文风,独到的经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