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的“先胜秘诀”:算准这笔账,让你赢在起跑线!

财富   2025-02-02 18:03   四川  
对笔者来说,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交易,本质上来说是一门生意。
既然是一门生意,那么做生意之前,也就是投资交易之前,必须要对其的收入、成本和利润进行分析。

1

特殊的收入、成本分析

投资交易的收入、成本和利润分析,和传统的生意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生意的收入、成本都是比较直观的,比如卖货的收入、进货加工的成本,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很直观的,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不过,投资交易的收入、成本和利润分析,有其特殊性。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笔者对投资交易的收入、成本和利润分析的思路。
投资交易这门生意的最终净利润,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衡量:
投资交易的净利润=各笔盈利之和-各笔亏损之和
对于上述公式,大家可以发现其形式和普通生意的利润公式其实是一样的,即:
净利润=收入-成本
大家可以发现,投资交易的净利润公式的第一项,即各笔盈利之和,对应的就是普通生意的收入,所以我们可以把各笔盈利之和当作投资交易这门生意的收入;同样的,各笔亏损之和,对应的就是普通生意的成本,所以我们可以把各笔亏损之和,当作投资交易这门生意的成本。
到这里,想必大家就知道了投资交易这门生意的收入和成本是什么了。任何生意都是有成本的,投资交易也一样,只不过投资交易的成本,是日常交易中的各笔亏损。所以,当大家在投资交易中发生亏损时,完全不必惊慌,因为这是投资交易这门生意所必须的成本。

2

重要的是控制成本

既然大家知道了投资交易这门生意的收入和成本,那么要做大利润,其思路就很简单了:一方面要扩大投资交易的收入,另一方面要缩减投资交易的成本。
这个思路,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做到。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很多投资者只关注投资交易的收入项了,而却忽视了投资交易的成本项。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少大V或者高手们,在展示战绩的时候,往往只展示其盈利部分,也就是只展示收入部分,而对亏损部分(成本部分)却只字不提。或者只展示自己正确的部分(收入),对错误的部分(成本)却只字不提。
这就违背了最基本的生意逻辑。做生意最终赚不赚,我们看的是利润。利润是收入和成本的差,如果只谈收入,而不考虑成本,显然会出大问题。所以对于投资交易这门生意来说,其收入和成本分析是每个投资者的必修课。
实际上,不少散户喜欢的追热点、追概念的投资方法,就是一种典型的高收入、高成本的投资方法,而高收入、高成本的投资方法,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高波动的策略。
那么,高波动策略的实践效果怎么样呢?很遗憾,已经有不少研究表明,投资收益往往与波动程度负相关。也就是波动越高,收益往往会越低。
换另一种说法,追热点、炒概念等高波动策略,其取得高收入的代价是更高的成本。如果成本大于收入,就算收入再高,也不会带来利润。
所以,从以上投资交易的收入-成本角度来说,投资交易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控制成本,也就是控制亏损。
这也与巴菲特所说的投资最重要的事不谋而合: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记住前两条。

3

交易前务必评估潜在收入与成

投资交易的“收入-成本”分析,一方面可以用来事后复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事前指导交易。
孙子兵法中的“先胜后战”思想,在投资交易中同样适用。对笔者来说,投资交易中的“先胜后战”,就是在投资交易之前,就分析潜在收入、成本和利润,只有能确保一笔投资交易的净利润大概率为正时,才进行交易。
可是投资交易的特殊性就在于,其收入、成本在事前无法准确预估。这里就不得不借助以下概率公式了,该公式也是巴菲特所认同的:
预期利润=预期胜率*预期盈利额-(1-预期胜率)*预期亏损额。
实际上,以上公式的第一项(预期胜率*预期盈利额)对应的正是投资交易的收入,第二项【(1-预期胜率)*预期亏损额】对应的正是投资交易的成本。
只有当预估的净利润大幅为正时,这笔投资交易,也就是这笔生意才是值得做的。
(本文为读者投稿,作者为三言。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道达号
“道达号”是著名财经投资专栏《道达投资手记》进行内容发布的官方新媒体平台,涵盖投资手记、资讯分享、读者互动等功能。《道达投资手记》,在《每日经济新闻》、《成都商报》等媒体开设王牌专栏超过18年,深入浅出的文风,独到的经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