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戴楼街道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集中连片、统筹兼顾、系统集成等举措,走出了一条生态、高效、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突出集中连片,规模效应促发展。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增产量、提质量的重要抓手,推动现代农业不断升级,建成省绿色高效示范基地(水稻)面积4.5万亩。2023年投资2580万元,实施小集村1.2万亩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2024年投资1290万元,实施小集村、新塘村6000亩的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计划2025年投资2795万元,实施1.3万亩的衡阳村、戴楼村和官塘村的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通过不断对项目农田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等工程,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真正做到建设一片、达标一片、带动一片。
坚持统筹兼顾,生态优势显成效。坚持把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与土地整治、地力提升和污染防治相结合,不仅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农田灌溉水系不畅、工程不配套、道路不通畅等问题,而且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尾水循环利用、绿色防控等生态农业,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实现到98%以上。2024年,实施小集村农田退水循环示范项目,探索农田退水回用试验,利用灌溉渠道栽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对农田尾水进行净化处理,然后通过泵站将尾水重新提灌到农田,进行尾水循环再利用,覆盖面积1.2万亩。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项目,通过“深翻+秸秆还田+施用商品有机肥+天然木本腐殖质材料” 技术模式,突破耕地基础地力差、有机质含量低的问题,覆盖面积约1万亩。
注重系统集成,强村富民添动力。推进“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改造,实现土地的“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乱变顺”,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强村富民注入动力。全街道主要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到11.46万亩(水稻5. 79万亩、小麦5.67万亩),产量12.38吨,粮食保供能力增强。新建的高标准农田水稻产量亩均630公斤以上,小麦亩产450公斤以上,亩均粮食增产50公斤以上。“巴掌田”改为连片大田后,有利于使用大型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街道土地流转率达95%以上,愿意种地的居民“田转人不离”增加经营性收入,愿意流转土地的居民“田转人离”增加工资性收入。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小集村实施“小田变大田”市级试点,将以前撂荒的小丘块、不好种植的高田、荒废的田埂等进行翻耕平整和土壤改良,试点面积2634.48亩,改革前地块2076块,改革后地块812块,溢出土地237亩,集体增加收入近26万元。
通讯员 | 漆银美 杨焕新
编排 | 龚晓丽 编辑 | 刘 颖
审核 | 陈义宝 审定 | 王劲枫
投稿邮箱: jhrmtzx@163.com
新闻热线:0517---8680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