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狐南养第一人
——金湖梁晓军的乡村振兴“变形”记
变身份——从“农民”变“专家”
打破了北狐不能南养的桎梏
初中毕业的梁晓军回到老家,他尝试养过鱼、养过猪,由于缺少技术,最终都失败了,还背了一身债。父母劝他“认命”,种好自家几亩责任田得了。但梁晓军始终不甘心自己就这么“蹲”在几亩薄地中生存。他开始寻求致富的路子。
1996年初,他偶尔看到一本杂志中介绍的养殖狐狸致富的信息。在好奇心驱动下,不顾父母和亲戚朋友的劝阻,东挪西借12000元,从河北省买回8只狐狸,开始尝试养殖。
虽经他的精心饲养,小狐狸渐渐长大。但由于气候原因,他饲养的狐狸,毛绒没有北方的厚,皮薄、毛短、绒疏、色暗,到年底,一张狐狸毛皮也没卖出去。亲戚朋友邻居们又开始看他笑话了,闲言碎语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变模式——从“作坊”变“公司”
抱团聚力让产业发展“破圈”
“以前搞养殖就想着自己先弄出点名堂来,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自己是慢慢好起来了,但我最大的梦想还是帮助更多的农民抱团发,共同走特色养殖、勤劳致富的路子。”梁晓军的想法朴实而纯真。
2008年12月,梁晓军成立了金湖县良氏狐狸养殖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狐狸养殖、研发、推广及技术服务,与养殖户签订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协议。他以超出基准价10~15%的价格收购狐狸成品,并定期邀请专家指导狐狸养殖,并以基地为直播中心,开设“晓军在线”网络店铺,帮助省内农户增收5000余万元,闯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科学发展道路。目前,梁晓军的良氏狐狸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是江苏规模最大、品种质量均居全国前列的狐狸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先后被授予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普惠农服务站”,江苏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中国毛皮动物养殖“十佳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今年66岁的严定俊和梁晓军同村,年轻时候参过军,患有多种慢性病,是村里名副其实的“药罐子”。三年前,梁晓军看到他家十分困难,便让他来自己的合作社帮助喂养狐狸,在给他发工资的同时,还手把手教他饲养狐狸的技术。一年后,学会了养殖狐狸技术的严定俊,想回家自己养殖狐狸,可是没有钱购买狐狸种。梁晓军看出了他的心思,赊给他10只种狐回家饲养,并对他说:“等你养成功了,赚到钱了再还我。”在梁晓军的全力扶持和技术指导下,严定俊养殖狐狸已初步成功,现在每年繁殖狐狸100多只,年收入七、八万元,彻底脱贫致富。
变理念——从“一人”变“众人”
同绘“共富共享”美好画卷
头雁勤,群雁就能“春风一夜到衡阳”。同样,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领头人”“能干人”“明白人”,只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才能让乡村振兴呈现勃勃生机。这也是梁晓军心中一直孜孜以求的梦想。
从种狐引进,到发展养殖和转化创新,梁晓军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以一己之力把乡村振兴这一宏伟目标,变成农民眼前的现实。
记者 | 王劲枫 陈义宝 顾仕权
编排 | 刘锦 龚晓丽 编辑 | 刘颖
审核 | 陈义宝 审定 | 王劲枫
投稿邮箱: jhrmtzx@163.com
新闻热线:0517---8680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