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罗海鸥
《高教探索》
2024第5期
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高教探索》编辑部邀请省内知名学者,组织了一组笔谈。
从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着力点,到如何寻求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同发展之最优解;
从到高校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到中外合作办学新使命;
从建设高质量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
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
每位学者都给出了他们眼中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落脚之处。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特约笔谈系列第五篇——《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这一问题如何作答。
作者简介
罗海鸥,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开放大学原党委书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文章正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框架下,《决定》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体制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首先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充分说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质量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需要,更好地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首先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就是要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引导广大教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践行教师群体共同价值追求,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首先要了解何谓教育家。教育家不同于教育学家或教育管理专家。教育家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干出来的,而不是在书斋里靠项目、靠论著、靠头衔弄出来的。一位教育工作者,只要身正学高,有理念、爱学生、重实践,能培育一批杰出人才,就可以称为教育家。
叶企孙作为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被誉为“大师中的大师”。他从美国学成回国后,在当时艰苦条件下,并没有在科学上做出杰出成果,也没有写过多少教育论著;但他创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在我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他的学生就占一半以上,还培养了79位院士,他无疑是大先生,是大教育家。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没有发表过多少教育文章,有些教育理念,也为人所共知,但他为了办好清华,心志专一、鞠躬尽瘁,奉献了几十年,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成为公认的教育大家。
不仅大城市、大学可以产生教育家,在山区、中小学也可以成就教育家。数学大师丘成桐的外公梁伯聪,在粤东山区梅州中学从教34年,潜心教书育人,甘当人梯,培养了包括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李树化、钟皎光、孙亢曾在内的一批超越自己的杰出人才,成为一名受人敬重的教育家。
岭南师范学院校园里有雷阳书院的一对楹联:守道重醇儒经师人师文运宏开钦北斗,立名遵先哲言教身教士风不变式南邦。这正好勾勒了教育家的人格、风度和气象。
其次,注重主体自修,激发内生动力。《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用今天的话来说,明明德就是立德,亲民就是树人。明明德是主体,亲民是功用,止于至善是使命。明体达用,实现大学使命。为此,必须下“知止”后面的“定、静、安、虑、得”五项功夫。如今,这五项功夫在不少教师身上已有所缺失。面对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新时代,广大教师要自觉增强主体意识,自尊自信自强,加强自我修养,激发内生动力,将上述五项功夫,即修养次第,作为方法和路径,让教育家精神铸造心魂、强化师德师能。
知止而后有定。这里的“止”是指方向与目标。知止,就是要明白人生的理想与使命,知道自己想达到的目标和境界。明确了方向与目标,才能意志坚定,不为外界所动摇,避免功利浮躁的干扰,正如苏东坡所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教师要成为教育家,定要有定力,根据自己的个性与特点、禀赋与基础环境和条件,做好自己的选择和定位,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定力就是一种坚守。能坚守就有未来。朝秦暮楚,东摇西摆,是难有作为的。
定而后能静。这种“静”,主要是指心灵和精神上的宁静。意志坚定,就能内心平静。诸葛亮有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见,没有甘淡泊、耐寂寞的宁静心态,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应该成为使人心静下来的地方,成为消解躁气的文化空间。教师要静心从教,学生要静心学习,通过研究学问提升境界,通过读书学习升华气质,以学养人、治心养性。”
静而后能安。内心平静,便能心安理得。这种“安”,使人能够心无挂碍,专心致志地做自己选择和喜爱的工作,将教育作为终身从事的事业。当然这种“安”,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不论顺境与逆境、得意与失意、成功与失败,都能始终保持必要的张力,让心境安静下来,接续奋斗。
安而后得虑。这种“虑”,既重现实,更重未来;既指思虑,更指深谋远虑。这里,虑比思进了一步,更有深意。它强调的是一种未雨绸缪、着眼于长远的战略思维,一种实事求是、探求真理的科学思维,一种建设性的批判思维,一种对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这恰恰与大学是培养人才,产生思想、为社会建树新风的使命相契合,也是大学人应有的思维特点和责任道义。
虑而后能得。这里的“得”,是指经过“定静、安、虑”之后达到的一种新境界,体现了法、理、情的统一,它不仅指“得事之宜”的得体,而且指一种满足于精神愉悦和心灵追求的自得。对教师而言,这种得体,体现了主客一体、知行合一,反映了其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符合教育特点和教育规律。
“学之于造化,异类而求之。”一切教育,最终都要落实到自我教育上,依靠自我学习、自我修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能。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的自我修养和学生的自我教育,才能更好地激发教育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
第三,人在哪里,教育就在那里。作为在高校工作四十年的教育工作者,我认识不少优秀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他们有的可能称不上教育家,但都具有教育家精神,给予我许多启发和灵智,让我终身受益。通过他们和自己的实践体验,我感悟到,充满教育家精神的优秀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他们与教育家一样,做人有真人格,做事有真本领,为学有真创造,从教有真影响。他们以身载道,道在自身。这样的人,人在哪里,教育就在那里。只要他们在,就能感染和聚集一批奋发进取的教育和学术攀登者。对于他们而言,教育的功能,就存在于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每一个瞬间;教育的影响,就在举手投足之间,不仅在课堂上、在论著中,而且在其工作和生活的环境里。由此,教育的质量越来越高,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教育的道路也越走越宽广。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道是本,术是末。以道驭术,术便是仁术。教育家精神就是一种道。在科学化、智能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教师要重视术,且要精益求精,但又不能停留在术的层面;还必须进人到道的境界,自觉地继承、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帮人不烦,坚守“传道、授业、解惑”的有机统一,做到主客一体、知行合一,努力成为经师与人师、言传与身教相统一的大先生。这样道术并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真正回归教育的本真,避免缺失灵魂的卓越。
往期回顾
*有什么想说的,快来给小媒君留言*
作者:罗海鸥
编辑:刘第红、程耀婵
来源:《高教探索》2024第5期
转载时请标明转自广东教育传媒,投稿或商业合作回复关键词 投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