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传统习俗与时代潮流交织的新春盛景——春联市场见闻

文摘   2025-01-27 17:59   河北  


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早上六点,衡水市桃城区新桥南街大米市场对面的路边摊位上,耿达和尤猛兄弟俩已开启了一天的忙碌。这是他们从事春联销售的第八个年头。

八年前的冬日,两人一同漫步在人民桥上,看到彼时的春联市场热闹非凡,生意红火。这让两兄弟瞬间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也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这么多人来买春联,咱们也可以试试!”俩人商量着。

两兄弟做全屋定制生意,腊月闲暇增多,恰与春联销售旺季契合。“卖点儿春联、福字,比在家待着强,多了条增收的渠道。”耿达一边乐呵呵地说道,一边整理着货品。

兄弟俩深知市场竞争激烈,为求脱颖而出,每年都会提前数月去各地考察。他们的目光穿梭于各地琳琅满目的货源之间,精心甄别每一款设计新颖、纸张上乘的春联及福字。从墨香四溢的手写春联,到印刷精美的现代款式;从笔走龙蛇、大气磅礴的书法精品,到童趣盎然、活泼可爱的卡通样式,品类繁多,不一而足。“现在消费者眼光越来越高,春联不仅要寓意好,外观也要吸引人,像今年很多年轻人就喜欢简约时尚又不失传统韵味的款式,我们就得紧跟潮流。”耿达说道。

“边儿上这幅是多大的啊?”

“这是两米六的,30一套,都是品牌的,质量有保证。”看到顾客“上门”,耿达连忙热情接待。随着日头渐高,街头巷尾的人流如潮水般涌来,春联市场愈发喧闹。询问声、介绍声、议价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独特的新春序曲。

在这座城市的街道旁、乡村大集、大型商超……随处可见一片片“红火”。这些遍布大街小巷的春联销售点,既为市民的年货采购提供了便利,更为城市披上了浓郁的节日盛装,让年味儿四溢弥漫。

春联习俗可追溯到公元964年的春节,孟昶写下了目前已知的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一幅寓意美好的春联。岁月变迁,斗转星移,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浪潮中持续演变,绽放新姿。

在内容上,现代春联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有的春联融入了科技创新、环保理念等现代元素,如“绿水青山带笑颜 节能环保谱新篇”;有的春联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口语中的欢乐元素,如:“数钱数到手抽筋 睡觉睡到自然醒”横批“财富自由”。传统春联与现代的融合,体现了人们对新时代的认识和追求。这些创新的春联内容不仅富有时代感,还能启迪人们的思想和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在形式上,现代春联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纸质春联外,还出现了电子春联、网络春联等新形式。这些新形式的春联更加易于保存,并且通过动画、音乐等多媒体元素丰富了春联的表达形式,使得春联更加生动有趣。

在销售渠道上,现代春联除了线下实体销售,线上电商平台也成为春联销售的重要战场。商家们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种草”等方式,拓宽销售路径,让春联文化跨越地域限制,飞入千家万户,展现了春联市场强大的商业活力。

万象更新,岁元肇启;辰归巳到,蛇跻新程。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让我们挥毫泼墨,用才情与创意书写更多更好更美的春联作品,以鲜明突出的主题、积极向上的内容,为春联市场的繁荣添砖加瓦,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代代相传。

见习记者:王红 王亚楠







衡水晚报
《衡水晚报》,你身边的朋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