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元投向哪里?《浙江日报》点赞常山这一模式

民生   2024-11-13 11:13   浙江  

11月13日,《浙江日报》深读栏目刊发《“2024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发布,浙江占1/3强  从政务服务,看营商环境的自我进化》一文,点赞常山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先投后股”模式,用活财政支持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优秀做法。


以下为部分节选▼


山区县3000万元专项资金投向哪里
政府、社会、市场三侧协同

两排填装了化学制剂的玻璃瓶,整齐地放置在衢州巴菲尔化学有限公司二楼的木桌上。“瓶瓶罐罐里装的,正是公司团队耗费15年、前期投入9000余万元研发的,用于电镀工艺的产品‘新一代非剧毒氰化物电镀新材料—聚合硫氰酸盐’。”近日,接待客商考察地处常山县的公司时,董事长孙松华谈起这项世界级领先技术研发的不易。
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巴菲尔公司有着和其他企业同样的困境:高昂的研发投入导致企业资金短缺。在融资时,因回报周期长、缺乏抵质押物,巴菲尔公司一度遭遇政府基金“不能投”、社会资本“不愿投”的困境。
企业举步维艰。而对于常山这座山区县而言,利用政府资金补贴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是杯水车薪。
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得出、接得住、成长好”?在解决巴菲尔公司的问题过程中,常山县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先投后股”模式,用活财政支持资金撬动社会资本。
常山县营商环境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常山在县产业扶持资金中,设立了3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由县人才发展集团作为项目合伙人,以有偿投资的方式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实现预期盈利后,将政府投入资金转化为人才科创集团股权。待到企业成熟,政府再适时执行股权退出机制。如此一来,政府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弥补了空白,也能通过引导,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常山的创新背后,是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自身职能的转型。
伴随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的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进入新阶段:企业需求更加多元,服务体系不断丰富。与之而来的,是各地涌现的新问题——政府力量和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去年以来,浙江推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面对市场主体多、企业类型多、产业结构新、人才数量大、诉求边界广等特点,浙江提出政府侧、市场侧、社会侧三侧协同。“今天的营商环境,不再是政府‘大包大揽’,而是对资源的调配和整合。”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徐越倩说。各类资源的参与越来越深,增值服务广度深度也不断拓展。对于市场活跃度高的浙江来说,社会侧和市场侧,正产生实效。
当然,引入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后,政府并非放任不管。很多企业和群众表示,在政府保障增值事项高效落地的同时,他们更担心市场是否能够公平有序?
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就是长期存在的痛点和堵点。收费乱、耗时长、行业垄断等现象普遍存在。一家上虞制药企业曾反映,项目从开工到建成,共涉及中介机构27家、服务事项58个;一家绍兴印染企业表示,光去年就找了16家中介机构,服务事项45个,支付中介费144万元。
今年,浙江全面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通过建立清单管理制度,让各地各部门不得再设定清单以外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不得再要求市场主体提供清单规定之外的中介服务报告。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改革不是片面强调减少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而是通过改革,明确政府、申请人、中介服务机构三方权利义务关系,让优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让广大市场主体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政府、社会、市场三侧协同,在促进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在重塑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监管职责。



来源:浙江日报

一审:李欣宁

二审:李玲倩

三审:朱   珊


近期热点


常山发布
关注常山新闻,了解常山新鲜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