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伊始,林东林首先回顾了《火腿》的创作历程,收录到小说集中的这十篇小说完成于2019年至2022年,跨越了三四年的时间,这是一个独特的时期,也是一段被迫与自己独处的时光,对林东林而言,写作小说成为了一种“对自己的陪伴方式”和一场“和自己的游戏”。他坦言,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替另一个自己和无数普通人“做白日梦”。从小学到大学期间同龄人的命运变迁,让他试图通过小说为那些没有在自己身上实现的人生可能性做证,“不管哪一种生活,在今天来看都不是一种遗憾的生活”,林东林说,“通过这些小说,我替自己,也替我的一部分同龄人完成了另外一种生活。”
小说命名深意:从“火腿”意象看生活真相
关于小说集《火腿》的命名,分享会嘉宾也进行了深入讨论。叶李认为这个标题与作品的去隐喻化写作风格高度契合,她表示,在小说中“火腿”既是一个具体的无线电代号,也象征着人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出口的方式。“就像无线电波一样,发出无线电波以后,可能接收到这个无线电波的人是很偶然的,而且是远距离的,你并不确知对方是谁,可能跟你有这样一种若断若续的联系,只要有这样一个联系,可能你就会获得一种莫大的安慰。”
李修文则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解读。他联系到美国小说家约翰·契弗的作品,认为林东林笔下那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细节,实则蕴含着当代人精神生活的密码。在他看来,“在今天,一个写作者最大的道德是精确地指认那些微茫的火苗,让我们看见每个人的存在。”
两位嘉宾的解读也引发现场读者热烈回应。这个普通而实在的“火腿”意象,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不必赋予太多隐喻和寓意,而是在平实中见真章。
写作特点:趋向朴素的意象表达
谈及《火腿》的写作特点时,叶李指出,林东林的创作呈现出一种鲜明的“去修辞化、去隐喻化”的美学倾向。“他很实在”,叶李评价道,“整个作品给我的感觉是去隐喻化的,东林的这些小说写得非常节制,非常简洁,很克制,他实际上没有增加太多修辞、隐喻、象征。”
李修文从当代小说正在发生着的变化趋势谈起。他认为,就像林东林《火腿》中的这些小说一样,当下的小说写作越来越淡化情节,转而关注于细节的呈现,这恰恰反映出了现代人生活的真实状态。“在过去,一个人经历漫长的游历、漫长的战争、自我搏斗和世界的周旋之后成为他自己,这样一种叙事的过程,在今天这个世界越来越消失了,每个人都在经历那样一种巨大的无边无际的细碎琐屑的名物堆积当中来建立起自己的存在。”
对此,林东林也描述他在写作时并没有刻意设计情节,或者追求去修辞和去隐喻的意图,更多是在捕捉“即时即刻的感受”。这种回归日常、趋向朴素的写作态度,也成为了《火腿》所呈现出来的显著美学特色。
创作视角:直面现实的生活观照
林东林的写作呈现出鲜明的平实风格。他说自己在写作时更关注“即时即刻的感受”,去捕捉当代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事实上,在小说里面所写的可能会成为但并没有成为的那个我,也是同龄人以及周围的朋友们真实处于的状态,回家的时候在地下车库里面待上一小会儿的那个自己可能更真诚,在家里跑到阳台上抽根烟的自己可能会更真诚,一家人待在家里的时候总想走出家门的那个自己可能会更真诚。所以,我所写的更多是这样一类人,一类我可能会成为但并没有成为的人,这一类人,代表了今天这个时代里无数普通人的面貌和形象,也构成了我所感受到的一种社会情绪。”
叶李认为,这种写作姿态难能可贵,“东林向我们显示的是如何使日常生活不变成牢笼,而成为真正的日常生活。”李修文则从另一个角度谈论道:“它不是战争,不是战火,不是灾难,不是饥荒,那么多重大的东西在今天变得如此轻盈,变成我们每个人货真价实的处境。”
这种选择,也体现了林东林对当代生活的深刻洞察,如同叶李所说:“不能从中抽离的生活不是真实的生活,凡是不能从中抽离的生活都只能是牢笼。”林东林的写作无疑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当代生活的独特视角。
写作期待:在细节中寻找生命的出口
在分享会的尾声,嘉宾们对以林东林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作家也提出了期待和建议。叶李老师欣赏林东林保持了“不被驯化的野性”,但也建议在保持写作特色的同时,进一步思考“必要”的边界。“我读完之后,希望那个声音有一种后劲,”叶李说,“它是微小的声音,但是一旦捕捉到它以后,它可以延时性地反映,产生巨大的爆炸。”
李修文从创作者的心理机制给出建议:“每个认真写作的人都要面对自我怀疑,然而,正是在深知自己渺小的过程中不断地向那个浩大的世界靠拢,才构成了写作的微妙意义。”他期待林东林在接下来的创作中,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更多的人带到我们每个人的感受当中来。”
这场历时近两小时的分享会,不仅展现了林东林作为一位青年小说家的创作历程,同时也引发了现场读者对当代文学创作方向的思考。正如主持人陈澜所说,在这个秋天的下午,我们在RDV书店里谈论文学,本身就是一次“向生活用力地挥杆”的美好经历,我们的这种相聚和谈论,就像《火腿》中所写的这些奋力的普通人的故事一样,也在日常光影中闪耀出不一样的文学色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