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周报已发在备用号“投机箴言”上:市场周评(20250111):加仓等反弹
王维有首小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你从故乡来,肯定知道故乡的事,请问你来的时候,我家窗前的梅花开了吗?
诗的意思很简单,关键是最后两句的理解。
故乡到底是什么?
温馨的老屋,被铲平只需要一台挖掘机;美好的记忆,挡不住时间的侵蚀。当时光远去,斯人已逝,故乡,将是永远无法回归的家园。
但故乡不是一座城,不是一间房,甚至不是一些人。城市会变,房子会拆,人会死去,但故乡永恒,它在每个人的心里。哪怕再多的浮华盛筳,也洗不去童年的烙印。
我喜欢读诗,而有些诗只有长大了才懂。
真正长大后,我才读懂了什么叫“乡音无改鬓毛衰”,就像王小波写的,老华侨回国,听见北京姑娘用正庄京片子骂人,又惊又喜,虽然被骂,也爽快得很。
真正长大后,我才明白“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原来亲情自古都不曾变过。
真正长大后,我才知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是何等伤感,家里的亲人,谁还活着呢?
古人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没有电话和远程视频,他们一旦背井离乡,回家就永远是一段跋山涉水的艰难旅程。与家人唯一的沟通方式,只有书信,但也不知道能不能寄到家,不知道信件在路上会耽搁多久。
哪怕踏上回家的路,心里也总是悬着,不知道自己离开这么久后,家里是否发生了什么变故。因为古人的寿命短,医学也不发达,哪怕是高门大户的青壮年,也很可能被一场寻常的病给夺去生命,小孩子夭折更是常见。
古人在生活中,面临的不确定性要远高于现代。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就是怕听到坏消息。
古人比今人更不忍离别,渴望团聚,因为这一别可能就是永别。
远方,是想象的铁轨延展的地方。我们从小就向往远方,直到真的定居外地,才知道,离开家乡后,很难再遇到一个地方,能像这里一样将我们完全接纳;而去到新城市后,我们也很难毫无保留地融入进去。
久在长安的王维,遇到故乡来的老友,按理说,应该最迫切想从他那知道老家父母亲人的近况,是否安好,儿时的玩伴是否无恙。
但为什么王维见到朋友,第一句问的竟然是:我家窗前的梅花开了吗?
王维曾写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对家人的思念一定远胜过窗前的梅花。如果王维是那样无情,只爱梅花,他这首诗又怎么会打动无数漂泊在外的游子?
对此,有种解释是,梅花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如果连梅花都关心,其他的事一定更关心,所以不必在诗中多说。
这样解释也对,但总觉得缺点什么,或者说无法给我带来足够的感动。
有次,我看到我国台湾学者欧丽娟对这首诗的解读,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及难以名状的感动。
她说,海峡两岸因为历史原因,数百万人来到了这孤岛上,没想到这一去就是三十年。当两岸逐渐开放,经过一段时间的通信后,隔绝三十年的亲人终于可以见面。
当一个老兵与弟弟见到面,双方满面沧桑,都不是记忆中那个年轻的小伙子了。他们有太多话要说,有太多问题要问,而没想到的是,老兵第一句话问的竟然是:家乡现在有没有电?
这句“家乡现在有没有电”与“寒梅著花未”是一样的情绪。老兵不会真的关心家乡有没有电,正如王维也不真的关心家里的梅花一样。
人在久别重逢、乍然相见的第一瞬间,在那样异常激动的心情下,为什么所问的,会是一个自己并不在乎的问题?
因为有太多关心的问题想知道,但这些问题又不敢问。比如分隔三十年,父母还健在吗?家中的妻子改嫁了吗?你们这些年过的怎么样?
越是重要的问题,越是害怕知道答案。
所以,人才会本能的先问出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的心理机制。等激动的心情平复后,有一定心理准备,再问出那些最想知道,又最害怕知道的问题。
而王维这首诗最高明的地方,就是捕捉到那第一瞬间的反应。也只有真正经历过,才明白这种感受,编是编不出来的。
不懂人性的人,很难读懂诗词;多读诗词,也能让我们更懂人性。
2024年精华文章合集:洗尽铅华始见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