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偶像

财富   2024-12-28 22:14   安徽  

《三国演义》中,有个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煮酒论英雄,讲的是曹操与刘备点评天下英雄。而在《三国志》中,关于“煮酒论英雄”就一句话:


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翻看《三国志》的记载,刘备游走于几大诸侯间,都备受敬重。在陶谦处,陶谦以“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托以徐州;在曹操处,曹操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相推许;投袁绍处,袁绍亲出邺城二百里相迎;投刘表处,刘表自出郊迎而待以上宾之礼。


这样的身姿,在汉末群雄中,找不出第二人。刘备的英雄之名,不是曹操的恭维,而是公认的。


为什么刘备会被各路诸侯敬重呢?


刘备自称汉室宗亲,不过早年家境非常贫寒。汉末群雄中,从底层起家的,无凭无恃,也就刘备一人。


要了解刘备这个人,不能被电视剧所迷惑,得看正史。在《三国志》中,当时很多人都评价过刘备。


同宗的刘元起说:“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


陶谦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袁绍说:“刘玄德弘雅有信义。”


吕布的谋士说:“备数反覆难养,宜早图之。”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刘璋的谋士说:“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陈登说:“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刘晔说:“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说:“刘备雄才。”


诸葛亮说:“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


孙权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陈寿点评说:“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从这些评价来看,说的最多的是,刘备这人比较厚道。


纵观刘备一生,从没有屠城的记载,而曹操屠城的记录哪怕被粉饰过,也依然有很多。刘备也好像没有滥杀过什么部下,而曹操、孙权、司马家都是杀起人来不眨眼。


对待下属方面,《三国志·裴注》中说刘备“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也就是对手下不摆架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跟员工住一样的宿舍,吃一样的食堂。《三国志先主传》中也说刘备“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结交豪侠,年少争附之。”


我们再看刘备的创业经历: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时年23岁的刘备因镇压有功而被封为县尉,随即又因不懂巴结上司而丢官。


之后四处辗转,相继投靠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诸侯,混得好的时候也曾经拥有州郡,但终究没能找到做大做强的良方。


30岁,依附公孙瓒的刘备,被袁绍打败,投奔徐州牧陶谦;


35岁,被吕布偷袭,全家老小被俘,反过来依附吕布;


37岁,再次被吕布打败,投奔曹操;


39岁,被曹操打败,关羽被擒,投奔袁绍;


40岁,官渡之战袁绍战败,投奔刘表。


刘备这二十多年创业生涯,基本没什么战略,像个没头苍蝇。被A打,就投奔B,被B打,再投奔C,吕布、曹操、袁绍、袁术,个个都当过他的盟友,也当过他的敌人。


直到刘备46岁那年,他三顾茅庐找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帮他制订了“隆中对”的战略方针。从此刘备先是和孙权联手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接着又占领了荆州和益州,乃至于后来自立为帝。


平心而论,要不是经历了无数挫折的辛酸,这位戎马半生的“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怎么肯跑去跟一个26岁的毛头小伙诸葛亮请教天下大计呢?


而刘备与诸葛亮的相遇,不早不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真的早几年遇到,以诸葛亮的年龄也绝不可能有“隆中对”时的雄才大略。



刘备这大半辈子的辛酸创业,碰一鼻子灰,为什么值得钦佩?


试想一下,如果你大学毕业(23岁)开始创业,二十多年,每两年经历一次危机,每五年倒闭一家公司,从北漂到深漂,全国各大城市几乎待遍了,房子被抵押拍卖,车是同学不用的破车,老婆没享过你一天福,你也没问过孩子一次功课,十几年的兄弟拿着一大把正在变成废纸的期权却没有一句怨言……


虽然江湖人人敬重你一声“刘总”,但你心知肚明,以当时人的寿命而言,活到46岁还毫无建树,所谓的创业梦,已经变得十分渺茫。


更可怕的是,你并非没有退路,凭借你的资源和人脉,只要放弃创业,到老对手公司领一份年薪几十万的顾问闲职,轻松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一点问题没有。


试问,如果你是年近50岁的刘备,你还会坚持创业吗?刘备这样越挫越勇,拼搏大半辈子,他的目标是什么?


《三国志》中,他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说的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刘备的奋斗目标是匡扶汉室,他颠簸一生,屡败屡战,就是为了这个目标。


我们可以再深入想一下,刘备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目标?干嘛不能过点安稳的小日子?


其实,就是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永远都想有一番作为,他们喜欢奋斗,享受奋斗的过程,认为大丈夫就该有所作为,不能辜负这七尺之身,要他们舒舒服服过几天小日子比死还难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事业心强。


当我们迷茫时,遇到挫折时,不妨读一读刘备,找点喜欢的事来做,享受做事的过程,不要浪费这短短一生,不要荒废这大好时光。


与君共勉~


对刘邦的点评:他厉害在哪里?


复利人生
把思考付诸实践,以实践提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