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气架构演进按下加速键

汽车   2024-11-22 10:15   陕西  


【中国汽车报网】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同时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产量1000万辆的国家。在距离年底还有一个半月时间就比去年全年958.7万辆的产量增长了4.3%。专家预计,这一数字到年底有望超过1200万辆。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智能化技术也不断演进迭代。随着我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EE(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速度也随之加快。EE架构作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其发展不仅关乎车辆性能和功能,还直接关联到整个产业的创新和竞争力。

产业发展推动EE架构持续演进

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的背后支撑是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随着汽车从传统的机械驱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变得至关重要,也是现代汽车智能化转型的核心。

可以说,产品结构变化推动了EE架构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智能电动汽车将是下一代汽车主要战场,核心竞争力在于智能化。传统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5年逐渐增长平缓,而智能电动汽车将在未来5年强势增长。

同时,技术和用户体验驱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快速成长。用户关注点正逐步从汽车的机械属性转移到智能化属性,这要求EE架构能够支持更多的传感器和数据传输,从而推动了从分布式ECU向域控制/中央集中架构的演进。用户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使用习惯向汽车产品迁移,推动了传统汽车向智能汽车快速发展。智能汽车具备了功能可扩展、软件产品可持续迭代的特征,给用户带来常用常新、千人千面的体验。智能化产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断给用户创造新的价值体验,也催生了新的产品与商业模式。当前,整车企业围绕智能体验,软件赋能,打造差异和稀缺性,进行产品、商业模式创新,让不断更新的售后技术服务成为新的盈利点。

值得关注的是,智能电动汽车功能的数量和复杂度不断增加,导致软件代码数据量呈几何级增长。控制器内部的数据对于芯片算力和存储空间提出更高要求。例如,汽车芯片从单核到多核再到异构芯片,芯片算力和存储能力显著增加。同时,芯片的发展助力控制器更新换代降低成本,半导体行业性价比不断提升,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功能不断丰富,但是车辆售价却在逐步降低。基于智能配电和智能电源管理策略确保了电耗降低,实现了较大收益。

从分布式架构到中央架构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功能逐步整合集中,从分布式架构到域融合架构,再到中央计算平台,集中化的演进趋势已成为行业共识。这种集中化的EE架构将支持智能电动汽车实现更复杂的功能,提供更强大的算力支持,实现软硬件解耦化、平台标准化以及功能开发生态化。

分布式架构是指功能的传感、控制、执行部分都分散在各个控制器,形成若干个独立控制器组成的架构。而域架构则是同类型功能的逻辑集中,形成以(功能)域控制器为特征的架构。准中央架构是通过SOA将不同域控进行算力共享,达到类似一个中央计算平台的作用。中央架构则是功能逻辑进行集中,形成一个中央控制器。

有趋势显示,随着行业发展,在2022年之后,ECU集成度不断提升,行业已投产车型陆续进入到域控制器时代,并逐渐向准中央架构过渡,电动汽车的EE架构演进步伐明显领先于传统汽车。电动汽车没有传统汽车的历史负担,而且比传统汽车更注重用户持续迭代体验,因此电动汽车EE架构演进速度更快。

整车按照功能可分为整车控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四大域,各功能域也有着各自发展趋势。整车控制包含了车身、动力、底盘、被动安全,主要是以高低边驱动I/O为主,相对简单的控制逻辑、简单的算法,一般只需要较低的CPU算力;智能座舱主要处理图像声音数据,少量识别算法,GPU算力要求稍高一些,部分NPU具备一定的算力即可满足需求;智能驾驶以目标识别、融合算法为主,NPU、CPU算力要求更高;智能网联域包含云和端的交互功能。

当前,整车控制域低压控制器已实现了多功能跨域集成,动力相关的高压控制器也在逐步实现集成。座舱域由车机+仪表独立控制器的形态,发展成为座舱域控制器,实现了音视频交互、娱乐、安全辅助相关功能集成,外设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对GPU和NPU的算力需求快速增加。座舱域控制器集成了传统座舱中的仪表和车机,又要兼容更多的新功能如IMS、DMS、HUD等。

智能驾驶正在向L3级别突破,目标向着L4、L5级别迈进,所配装的传感器数量增多,算力需求剧增,安全冗余设计也成为必须考量的设计因素。而且,智能驾驶等级越高,覆盖场景就越多,所需要的感知能力就越强,所配备的传感器就越多。当前L3等级的智能驾驶所需AI算力在200TOPS以内,未来随着智能驾驶覆盖场景越来越复杂多变,所处理的数据量进一步增大,L4预估所需算力达1000TOPS,L5预估所需算力超过2000TOPS。

加速向拟人化设计转变

当前,汽车设计由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变,智能汽车由可持续迭代升级向拟人化设计转变。因此未来EE架构不再以功能域作为控制器设计对象,将参照人的各种能力构建智能汽车的功能,控制器算力决定了汽车感知、交互、逻辑能力,传感器和执行器决定了汽车基本行为和运动能力。

可以预见,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实现汽车感知的传感器越来越多,未来EE架构将弱化功能域概念,整车感知需求整体考虑设计,感知模块同时提供多个功能域服务,实现能力共享。以雷达和摄像头类传感器为例,可实现驾驶、座舱、车控、底盘多个功能域能力共享。同时,控制器软硬件设计分层解耦,未来控制器将实现白盒化设计,做到软硬、软软、服务的分层解耦设计。目前汽车接口类型繁多,标准化是必然趋势,接口标准化可以推动零部件平台化,降低成本,提升开发效率。

集成化与区域化将成为EE架构的发展方向。集成化是整车降本最重要手段,车身域内功能集成已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跨域集成解决方案运用到车辆上;区域化是跨域集成设计的必然产物,可减少线束,实现算力资源共享。

目前,驾舱融合正加速迈进,无论是整车企业、芯片企业还是自动驾驶企业,都纷纷在自动驾驶舱驾一体化领域布局。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系统都是高算力系统,而且行车辅助、泊车辅助、座舱功能之间交互数据量巨大,通过融合可以更充分实现算力共享,减少域间通讯成本,节约带宽资源。由于芯片算力和算法生态的约束,短期内先实现行车、泊车融合,或者座舱与泊车融合。随着智能驾驶功能等级的提升和逐步普及,长期会实现舱行泊融合,基于高算力计算中心的舱行泊解决方案即将到来。

此外,构建车端、云端、生态统一协同的端云一体技术业务架构也是未来重要发展趋势。车端数据能力对外开放,云端数据通过车联网回传到车端实现数据闭环,车、云、生态数据共享实现第三方应用生态闭环。

不过,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等级的提升,网络互联的深度、范围都有所增加,因此需要更先进可靠的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技术为新汽车保驾护航。电子电气功能迭代与变更的节奏加快,车企为缩短开发、变更周期和降低成本,灵活应对市场快速变化需求,推动产业链从一级供应商黑盒交付,向软、硬件供应商垂直分工-联合开发模式转变,产业链模式正随着架构演进而发生改变。

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EE架构演进。技术突破、市场趋势、产业转型等共同构成了智能电动汽车发展带来EE架构演进提速的全景图。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技术不断进步和市场不断扩大,EE架构的演进将进一步提速,为智能电动汽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品牌推广 | 业务合作 | 原创投稿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浙江希卡姆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业定制各种连接器专用改性工程塑料: PA12铜排软连接挤出料、PA66/PBT无卤增强阻燃连接器材料,可定制新能源汽车专用RAL2003橙色。汽车保险丝盒专用PA/PPE合金材料等。手机: 18357312999

 专业回收呆滞库存!线束!汽车导线,继电器!保险丝!胶带!进口连接器!价格高,有需要处理的联系,中介丰厚茶水,电话13722953319景总


 扬州立特依尔科技有限公司:定制设计交流充电枪收卷线装置、各类充电桩枪用轻量化线缆,确保品质的同时为您降低采购成本。电话:17368921488范经理

线束中国
汽车线束行业影响力媒体平台 聚焦汽车线束行业技术/市场/企业/政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