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丝·格丽克,诺奖得主的另类成长

文摘   2024-12-01 19:37   中国台湾  

说到和文理学院有关的诺贝尔奖得主,就不能不提路易丝·格丽克(Louise Elisabeth Glück ),这位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好几所文理学院都有很深渊源。她的成长和成功经历也很另类,了解她的经历对自己成长和教育子女也会有启发的。‍‍‍

01 莎拉·劳伦斯学院,诺奖得主曾在此就读

格丽曾就读于文理学院莎拉·劳伦斯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

莎拉·劳伦斯学院

莎拉劳伦斯学院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州扬克斯市的私立文理学院,1926年由房地产巨头William Van Duzer Lawrence为纪念他的妻子莎拉而成立,建校之初是一所女校,旨在为女性提供严格的艺术和人文教育。1968年开始招收男生变成混校,在这之前,学校考虑过跟普林斯顿大学合并的可能,但董事会最终决定保持独立。60年代末正是单一性别学校(男校和女校)大幅减少混校风起云涌之时,七姐妹女校联盟之一的瓦萨学院于1969年拒绝了耶鲁的合并邀请开始招收男生,耶鲁大学的本科部也于1969年开始招收女生。

Sarah Lawrence

莎拉劳伦斯学院从建校开始就采用牛津剑桥教学体系,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师生一对一交流,教学要求在注重教学的文理学院里也属于突出的。

知名校友包括知名设计师王薇薇、艺术家小野洋子(也是披头士乐队约翰列侬的妻子)、诺贝尔奖得主路易丝·格丽克、普利策奖得主爱丽丝·华克等,莎拉劳伦斯学院在历史,写作,艺术,表演,音乐等学科享有很高的声誉,近100年来培养了无数作家,音乐家,艺术家者等对社会有极大贡献的人。万里的孙女珠宝设计师万宝宝也是该校校友。

其中,获得普利策奖的爱丽丝·华克(Alice Walker)是一位知名作家,作品包括《紫色》(《The Color Purple》),除了普利策奖,她还获得过国家图书奖。

因《紫色》一书而荣获美国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女作家Alice Walker


芭芭拉.布什1990年在韦尔斯利做毕业典礼演讲嘉宾时曾提到她:“我知道今天演讲嘉宾的首选不是我,而是Alice Walker,你们猜猜我是怎么知道的?我是通过她的书《紫色》知道的。”韦尔斯利依照红色、绿色、紫色、黄色四个颜色循环,1990届正是紫色一届,所以邀请因《紫色》一书而荣获美国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女作家Alice Walker做演讲嘉宾别说真是非常合适应景。


莎拉劳伦斯学院培养出了普利策得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美奖得主和金球奖得主,其写作教育的确可圈可点,学校每年举办纽约州最大的非营利性诗歌节。在诗歌写作方面颇有成就的路易丝·格丽克除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外,也获得过普利策诗歌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2007年,《The Best College for You》杂志授予其“年度大学”的称号以表彰其在写作课程上的出色表现。2011年,评价大学最为权威的《普林斯顿评论》将莎拉劳伦斯学院评为全美课堂讨论最好的大学。2012年,《普林斯顿评论》又将莎拉劳伦斯的教授评为全美第一名。但从2007年开始,学校因为和USNEWS的分歧无法解决(莎拉劳伦斯坚持不参考SAT成绩)而宣布退出USNEWS的美国大学排名。


路易丝·格丽克

02 她的母亲是韦尔斯利校友,对女儿的培养非常另类,完全放弃了传统教育

格丽克的母亲是韦尔斯利校友,在她年少时母亲就给她讲希腊神话及圣女贞德等经典故事,她后来走上诗歌创作道路应该与母亲从小对她的人文滋养不无关系。

但她十几岁时患上神经性厌食症,深受困扰并办理了休学,全身心投入到康复中,由于身体抱恙,格丽克无法以全日制学生的身份就读大学。她参加了莎拉劳伦斯学院的诗歌班,后又加入哥伦比亚大学普通教育学院的诗歌工作坊。

诗歌班和诗歌工作坊都非传统的正规大学教育,她也未能获得大学文凭。

前面提到过,莎拉劳伦斯学院以超强的写作教育见长,学校每年举办纽约州最大的非营利性诗歌节,对于热爱诗歌写作的格丽克来说,莎拉劳伦斯学院的诗歌班无疑是她的好选择,可以说是一个滋养她一生的教育起跑线选择。

但是,其实,很多最好的选择都是从后往前看得出来的结论,对于当初身处其中的人来说,这样的选择当时也许是备受困扰的艰难抉择。

想象一下,一个因为生病而敏感脆弱的女生会因为读诗和写诗加重敏感,就像林黛玉。也许不少父母会因为女儿身体健康的顾虑而限制女儿沉溺诗歌,像格丽克这样选择诗歌班继续学习和追寻诗歌的并不多见,是比较另类和不同寻常的。不过格丽克和她父母一起做出的抉择无疑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谁能想到一个身患疾病的女生只是因为热爱诗歌,从选择诗歌班开始,此后竟然靠诗歌写作和诗歌教学维持自己的生活,成就自己的事业直至靠诗歌写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03 威廉姆斯学院,是她教授诗歌将近20年的地方

离开莎拉劳伦斯学院的诗歌班和哥伦比亚大学的诗歌工作坊之后,格丽克开始从事秘书工作,直到1971年她开始在佛蒙特戈达德学院进行诗歌教学。1984年,格丽克开始担任UENEWS文理学院榜单排名第一的威廉姆斯学院的英文系高级讲师。格丽克于1992年出版诗集《野鸢尾》,这本书成为她最畅销、最广受好评的作品之一。1993年她凭借该作品赢得普利策诗歌奖。2020年10月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16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2022年,已经是诺贝尔得主的她出任耶鲁大学诗歌实践弗雷德里克·伊瑟曼教授。2023年,出任斯坦福大学英文系教授,讲授创意写作课程。

2023年格丽克去世,可以说她实践了终身工作。她去世后威廉姆斯学院发表了悼念文章,盛赞她在威廉姆斯学院任教近二十年,留下了非凡的遗产——出版了十三本诗集、两本散文集,还出版了一部称之为“小说”的混合作品。威廉姆斯学院的悼念文章引用了格丽可的一首诗:

夜间迁徙

这是你再次看到

山灰树的红色浆果

和黑暗天空中

鸟儿夜间迁徙的时刻。

想到

死者将看不到他们——

我们所依赖的这些东西

消失了,我就感到悲伤。

那时灵魂将如何获得安慰?

我告诉自己,也许它不再需要

这些快乐了;

也许仅仅不存在就足够了,

尽管这很难想象。

----

The Night Migrations

This is the moment when you see again

the red berries of the mountain ash

and in the dark sky

the birds’ night migrations.

It grieves me to think

the dead won’t see them—

these things we depend on,

they disappear.

What will the soul do for solace then?

I tell myself maybe it won’t need

these pleasures anymore;

maybe just not being is simply enough,

hard as that is to imagine.

~End~

作者Jasmine,本公号创始人

往期相关文章:

查阅毕业于文理学院的诺奖得主资料,查着查着真把我惊着了!

一所只有1000多学生的小小文理学院,出了5个诺奖得主

那些文理学院毕业的诺奖得主

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双料得主托妮·莫里森,曾做过韦尔斯利毕业典礼演讲嘉宾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丽克逝世:她的诗有超越创伤与丧失的力量

她,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得主


女生留学
原名认识韦尔斯利Wellesley,留学是你的一扇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