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1964,原子弹大事记~1946~上篇
文摘
2024-10-20 20:25
北京
1946年1月10日~2月14日,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在伦敦举行。第一届联大通过决议,设立原子能委员会。敦促有关国家消除核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确保原子能用于和平目的。1946年1月,李宗仁(军委会北平行营主任)得知一项极为机密的情报,是有关日本在华进行原子弹研究的事情。1946年1月,杨承宗在中法庚款化学考试中成绩优秀,严济慈给居里实验室主任伊蕾娜·约里奥-居里写信,推荐杨承宗到居里实验室工作。(严济慈,北平镭学所所长)。伊蕾娜·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小居里夫人。本名伊雷娜·居里,玛丽·居里(Marie Curie)的女儿。杨承宗在镭学所师从郑大章(副所长)。而郑大章是居里夫人的亲传弟子,是将放射化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杨承宗独立制作了盖革计数器,并在国内首次测量出铀的同位素分子比例,发现了β射线的散射现象。1946年1月12日,教育部致函西南联大,关于借聘吴大猷、华罗庚、曾昭抡3人赴美研究事项。梅贻琦复电回复:原则上自应同意。但关于继续发放3人留美期间工资的问题,商请军政部解决。核准出国等费用计美金四千元。请外交部核发护照,财政部照数拨款。1946年1月,Operation Crossroads 被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批准。【在比基尼环礁举行核试验,规模庞大,邀请了各国各界人士参观】。1946年2月1日,李宗仁密电给蒋介石,报告了有关情况。据【华北交通会社】日本人西田所陈述:日本在华进行原子弹研究。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陆军省曾经派出约70人的秘密小队到张家口地区采掘放射性原料准备用来开发原子武器。在张家口取得一部铀矿原料空运回国,日方对察绥各地矿产做了细致探查。据称仅百灵庙一处每年可产铀可达6吨。日本投降后,这支秘密小队有30余人投降我军,余下的人隐姓埋名分散在北京。在日本投降前,已装有5部机器,开始研究原子弹,被美国发现后,就将机器全部破坏。日本从事原子弹研究的技术人员,均在日本国内,现在已经查明其姓名住址等详情。【这里的5部机器,就是日本所拥有的5台加速器,估计当时通信联络条件下,情报传递的时效和准确性不佳】。李宗仁提议:原子弹的研究工作,我国尚无人主持,此事似应由中央指派专家商讨研究,请指示。如果李宗仁得到的情报准确,或许可以利用日本人来帮助制造原子弹。蒋介石对出身桂系的李宗仁又不放心,对利用日本人也存疑。蒋认为日本的原子能技术落后美国。而制造原子弹这种科技,应该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于是蒋介石交给戴笠一项机密任务:1946年2月,戴笠2次密电给蒋介石,汇报调查结果。陆军部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计划代号是Hu,由仁科芳雄负责.仁科芳雄=Nishina Yoshio,师从尼尔斯·玻尔,日本原子物理学家。海军部的研究计划代号是F,在京都大学进行,由汤川秀树负责.。汤川秀树=Yukawa Hideki,日本原子物理学家。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第一个获诺奖的日本人,同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国际院士。1944年,仁科芳雄主持建造的60英寸回旋加速器完工。供一名叫西野的原子物理学家从事科研试验。【1938年,以学术研究为名义从美国进口,由加州大学欧内斯特·劳伦斯教授协助取得】。1945年11月,60英寸回旋加速器被盟军下令抛入海中销毁。戴笠建议:西野的实验室曾经完成铀的提纯,数量有22磅,如果西田=西野,那必须马上把他给控制住。如果百灵庙矿场1年能采掘6吨矿石,加上日本留在中国的原子研究专家,则人财物具备。还应该效仿美国,组建一个顾问委员会来负责原子弹研究事宜,应由兵工署负责。1945年2月7日的密电,由陈廷缜(军务局上校参谋)转呈蒋介石。陈廷缜在电文的底下有批注,拟:密饬俞次长大维,即将各该专家速予罗致,并先组一原子能顾问委员会办理。拟抄送国防部第六厅及中央研究院参考。1946年2月9日,为了确认李宗仁扣押的西田底细,蒋介石给戴笠发了一份指令:2月7日报告悉,此等技术人员能担任何项工作?希望继续接洽情形随时查报为要。电文详细呈报了由西田拟定的全新原子弹研究计划。包括铀矿采选,提炼。仅用现在中国所直接留用的日本人可能进行的放射化学部分事项。请示蒋介石派原子物理方面的专家和日本人西田洽谈,以免误事。电报经由军政部统办递交蒋介石。军政部长陈诚忙于战后的接收任务(抢地盘)和物资交接,没理会这事。1946年1月,美国空军调查团赴日本,调查日本有关原子能和航空方面的研究情况。其中包括:Fritz Zwicky,Frank. L. Watterendorf,William Hayward Pickering。Fritz Zwicky,弗里茨·兹维基,加州理工火箭专家,Aerojet顾问。Frank. L. Watterendorf,华敦德,加州理工航空专家,曾在清华讲学。William Hayward Pickering,威廉·海达德·皮克林,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美国空军的这次行动很神秘,没找到官方记录。只有弗里茨·兹维基的个人历史里记录了他战后去德国日本的一条概述。另外的记录就是顾毓琇这里。Fritz Zwicky等3人途经上海去东京,在上海的时候见了顾毓琇。顾毓琇,麻省理工电机系博士,时任上海教育局长,交大教授,是当时中国科学界的代表人物。顾毓琇的导师之一是Vannevar Bush=万尼瓦尔·布什,雷神公司创始人,美国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主任。Fritz Zwicky等人建议顾毓琇到日本去一趟,驻日本的盟军总部以废除日本军备的名义,摧毁了日本大批涉及军事的科研设备,美国科学界曾经建议,将日本国内的一些设备移赠给中国使用。他们希望顾毓琇找到麦克阿瑟商议,将一些有用的设备运回国内,作为对中国大学的补偿。这批设备应包括东京的一台回旋加速器,几台航空学研究需要的风洞和其他测试仪器。当时教育部长朱家骅正好在上海视察,顾毓琇安排美国人与朱见面。朱家骅对提议十分赞同,指派顾毓琇为此专门赶赴东京商洽。教育部找了沈士华(前驻印特使、时任上海市政府秘书长)。沈士华出面联系了魏德迈将军,搞到了赴东京的通行证和航班计划。但是魏德迈当时正准备奉调回国,顾毓琇出国的手续,拖延了一段。1946年2月21日,国民政府授予魏德迈青天白日勋章。1946年2月25日,顾毓琇乘坐军用飞机前往盟军驻东京总部。顾毓琇在日本停留了5周,考察了日本原子能,航空工程的研究设备。经联络,先后访问了理化学研究所,京都大学,会见了仁科芳雄、汤川秀树、菊池正吉、荒胜文策。介绍了日本在上海设立的自然科学研究所相关情况,据说所长佐藤秀三等人借口研究原子能与军统有联系,希望留在中国。【参军处军务局,改编自委员长侍从室。朱家骅,中央研究院院长】。电文主要内容是介绍3月10日戴笠密电,佐藤秀三等人的简历和他们拟定的原子能研究计划。1946年3月28日,中央研究院复电答复参军处军务局。回电介绍了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的人员情况,研究方向及科研设施。上海这个所,没有原子能研究设备,也没有相关专业人员,其房屋建筑也不适宜做原子能研究。原来的研究员从事的方向是地,矿,动植物,长江水文,·······。回电也介绍了日本原子能领域研究情况,仁科芳雄、汤川秀树、菊池正吉及有关设施(被盟军扔海里了)。原来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的人员,如果留用,应该仍然让其从事原有的研究领域,并把之前的研究成果交出来。日本原子能领域的3个主要人物固然属于行家里手,但盟军禁止日本原子能研究,这些人如何聘用,还需慎重考虑。1946年3月30日,朱家骅又派罗宗洛(植物学家)亲自到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调查。原日籍研究人员所长佐藤秀三等5人,将于4月1~8日,被遣送回国。另外有4名日籍研究人员,有意留下,中央研究院植物所希望留用其他2人。留用日本人这种事,朱家骅不能一个人做决定,于是提交中央研究院院务会议讨论。在日本期间,麦克阿瑟的东京总部给他设有一办公桌,可以调阅卷宗,外出有专人专车陪同。期间顾毓琇发现了一批从中国抢走的图书典籍,当面提出归还要求,后来这批典籍运回中国。1946年4月2日,严济慈收到约里奥-居里夫人的回信∶欢迎杨的到来。1946年5月23日,蒋介石乘坐飞机巡视沈阳-长春。李济东将一包铀矿石标本交给蒋介石,由其带回南京。标本被转交给中央研究院进行化验。【李济东,抚顺-本溪等地当过县长(知事)】。吕文贞,第十一战区副参谋长,华北受降区北平前进指挥所主任。电报称:十一战区司令部秘密扣押了一个名为石原茂光的日本人,据称此人是日本研究原子弹专家之一。在审讯石原茂光时,据其交代: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远田彦造,抗战期间曾经在朝鲜、东北、蒙古、新疆各地采集铀材料,先后已采集了近5公斤的铀矿石,存在华北驻屯军的军备库中。根据这个情报,战区正秘密追查这批铀原料的下落。石原茂光表示:以储存在中国的现有材料,可以制造出一种比铀弹威力低(约1/4)的原子弹,名为酸化铁原子弹。这些零星的情报让蒋介石很迷惑,他下了命令,让白崇禧详细查。1946年6月1日,国民政府改组,正式成立国防部。白崇禧出任国防部长。国防部隶属国民政府行政院,部内分设两大系统,分别为国防部本部和国防部参谋本部,陈诚出任国防部参谋总长。陈诚,是蒋介石最信赖的嫡系,白崇禧是桂系,是蒋处处提防的人。第六厅掌管陆海空军武器装备的研究、改进及发展等事项。钱昌祚,麻省理工航空工程系,冯·卡门的弟子,钱学森的留美补习指导老师。1946年6月5日,马歇尔决定,停止向国民党提供舰队运输军队和后勤物资。马歇尔=George C. Marshall,美国陆军参谋长,五星上将。1945年12月15日~1947年1月,马歇尔担任美国驻中国特使。1946年6月14日,巴鲁克提出一项由国际组织控制核试验的方案。巴鲁克=Bernard Baruch)美国驻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代表团团长。提案是美国意图通过禁止核试验来限制其他国家核武器的开发,被称为巴鲁克计划。苏联代表葛罗米柯(Andrei A. Gromyko)立即就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苏联的计划。从此,美苏之间就开始了漫长而毫无结果的限制核武器发展的谈判和争吵。1946年6月14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了Operation Crossroads行动。1946年6月18日,赵忠尧离开中国去参观比基尼岛核试验。1946年6月,国民政府原子能研究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成员11人,由俞大维任主任。是以研制原子弹为核心任务机密单位。原子能研究委员会与早先成立的国防科学委员会密切配合,着手开展原子弹的研发工作。委员会成员:俞大维,顾毓琇、吴大酞、曾昭抡、赵忠尧、钱昌柞、萨本栋、吴有训、任之恭、魏学仁、李运华。1946年6月,中央研究院47名学者先后写出联名信。科学界集体发声,反对留用日本人从事有关研究,此事彻底作罢。································································1946年6月30日,Operation Crossroads 正式开始。计划爆炸3颗核弹。实际爆炸了2颗原子弹,空投一颗,水下一颗。都是Mark III型核弹(胖子的同款),TNT当量2.3万吨。该试验是美军在马绍尔群岛举行的系列核试验中的第一次,目的是检验核武器对军舰的影响。军方调集了93艘靶船,其中绝大部分是美军剩余舰艇,还有日本和德国的3艘巡洋舰。【Baker 在水下引爆的场面】
中国派出2名观察员,赵忠尧和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武官。【赵忠尧,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由民国政府教育部派出】。那么,赵忠尧到底在哪条船上?【潘敏娜到底是个神马东西】。Operation Crossroads 核试验邀请了来自15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和数百名民间科学家(非军方的),以及世界各地新闻机构的记者出席。为了打消盟国及世界疑虑,不能让人们觉得原子弹是美国的特有财产,
美国决定邀请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成员国参加核试验,列为观察员国。每个成员国派出2名观察员:苏联,英国,法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埃及、墨西哥、荷兰、波兰共派出特别观察员22人。Operation Crossroads 是美国陆军和海军的联合行动(当时空军还没独立)。Joint Army/Navy Task Force One,陆军海军联合特遣部队。按美军的任务安排,把媒体记者和特别观察员分别编组。媒体记者编入Press Unit,观察员编为Observer Unit。Press Unit由USS Appalachian (AGC-1)运载。USS Appalachian,阿帕拉契号,当时被称为“新闻船”。Appalachian号是阿巴拉契亚级指挥舰的首艘船,编号是AGC-1。阿巴拉契亚级指挥舰=Appalachian-class_command_ship。而AGC-1在Operation Crossroads行动中的编制单位属于运输队。任务编号是Task Unit 1.3.2 Press Unit。赵忠尧作为特别观察团成员,并不在Appalachian号上。Observer Unit,由USS Blue Ridqe(AGC-2)和 USS Panamint (AGC-13)组成。任务编号是Task Unit 1.3.3 。USS Blue Ridqe(AGC-2),蓝岭号,是两栖部队的旗舰。当时蓝岭号船上运载的人员是军方高层,白宫政要和联合国官员。各种文章中记述的,赵忠尧在距离爆点25公里的“潘敏娜”号驱逐舰上。这根本就是一个翻译错误,真正的船名是USS Panamint AGC-13。Panamint,是美国加州一条山脉的名字,音译为帕纳明特。USS Panamint ACG-13,是两栖指挥舰。为麦金利山级(Mount McKinley-class)两栖指挥舰的第7艘。在Operation Crossroads行动中,USS Panamint负责运载美国国会、科学界和联合国特别观察员团。这才是赵忠尧所乘的那条船。
前排左一为赵忠尧,挨着他的是驻美使馆武官
·················1946上半部分完结,最后一张图片来自中科院。
江月万里波
追忆三线建设的历史,实事求是,不给历史开美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