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线~山沟里代号厂的前世今生~136~陕西篇~国营523厂

文摘   2024-09-10 21:02   北京  

国营五二三厂

1964年12月11日,文化部出版局提交《关于解决当前书刊印刷生产力严重不足问题的请示报告》。根据陕西省计委、省文化局等部门调查、统计,本省书刊印刷能力为24万令纸,仅能满足社会需要量的50%。

1966年2月,国家计委批准筹建。

规划中,这是一个以凸版印刷为主的三线战备印刷厂。

1967年2月,国家计委批复,在岐山县新建印刷厂

1967年3月,省革委会毛著办公室组织筹建,展开选址工作。

1967年4月,定点在岐山县跃进公社五星大队。

1967年5月,筹建处52人进驻厂区村子。

1967年6月29日,国家计委批复任务书,投资475万,定员1064人。

承担年铅印印刷20万令纸,胶印印刷6万色令纸的马列毛著作、大中小学课本及非常时期的重要政治印件任务。

1967年7月4日,省文化局批准,定名为国营五二三厂

是根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纪念日命名。

1967年11月,基建工程方案完成,正式开工建设。

省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院设计,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省建设安装公司承担主要施工任务。

1968年3月18日,国家计委批复扩大初步设计方案。

增加投资至864.8万,列为重点建设项目。

1968年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纸型工厂并点建设。

1969年5月19日,省革委会通知,省新华书店发行点合并建设。

3家单位合并建设,统一利用公用设施,投资增加至1200万。

1969年9月,列为省重点确保建设项目。

1969年10月,主体生产车间基本竣工。

1969年12月26日,印出首批产品。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

1970年12月,厂区基本建成。

新装各种书刊印刷、装订及辅助设备180台(套)。

1971年12月26日,通过验收,正式投产。

1972年2月,下放划归宝鸡市管理,隶属于轻纺局。


1973年10月,为了提高印刷质量和制版速度,厂里组织人员进行液体光敏树脂版的研制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试验,不断改进配方,取得了良好效果。
液体光敏树脂版,是一种新型的制版工艺,由不饱合树脂、交联剂、光敏剂等受光线作用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高分子物质组成。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成本低、制版速度快、耐印率高、印刷质量好、版材轻便、害少、能代替金属版材的优点。

1975年,全国装订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召开,省新闻出版局将平装联动项目列入科技革新计划。

1976年,该厂和709厂联合承担研制任务。

平装双联铁丝订联动线,全线总长35米,宽2点7米。

由配页、胶本、压实、订本、包本5个部分组成。

1977年5月,增建外语辞书车间,外文辞书印刷六个定点厂家之一

1977年9月,省委决定该厂工作统一收归省出版局领导。

1977年9月14日,正式移交。

1977年12月,与咸阳铸字机械厂,西安光学仪器厂、西安新华印刷厂、陕西机械学院等单位的协作,试制成功ZXP-7701型照相排字机。

1978年4月,ZXP-7701型照相排字机经陕西省和一机部鉴定合格。

1980年5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大庆式企业。

1980年12月,平装双联铁丝订联动线在523厂组装试车。

1982年5月,增加建设零散印刷车间。共6个生产车间,职工883人。

配套建设有学校、医院、商店、托儿所、招待所、储蓄所、邮电所。

年生产铅排5000万字,铅印22万令,胶印10万色令,装订16万令。


1983年8月,平装双联铁丝订联动线通过验收。

这条联动线的研制成功,相比单机生产能力,提高工效1~4倍。

填补了国内平装薄本双联铁丝订联动机械的空白。

1985年,获文化部全国印刷科技成果二等奖。

1990年8月13日,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命名为书刊印刷国家定点企业。

1991年1月,同省新闻出版局签订的第二轮经济承包合同。

1991年4月,被授予宝鸡市文明单位。

1992年12月,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单位。

1993年,有8个生产车间、分厂。

1988年~1993年,连续被评为省新闻出版局先进单位。

2003年起,教材印刷定点经营放开,523厂开始亏损。

教材印刷业务淡旺季差异大,每年有7个月停工。

2006年,累计亏损2600万+,资产总额5823万,负债6862万。

当时有职工2674人,其中离退休498人,内退职工257人。

2007年9月,被香港诺贝尔投资整体兼并。

江月万里波
追忆三线建设的历史,实事求是,不给历史开美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