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阁 酒 屋
《追风筝的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
不管那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勇敢地去追。”
"Everyone has a kite in their heart.
No matter what it means,
let's chase it bravely. "
PART 1
介绍
人生最难的修行,莫过于直面真实的自己。《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于2003年首次出版。小说讲述了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两位情同手足的少年好友,因为一次变故,从此天各一方,走向不同的人生。主人公阿米尔在经历种种变故后,也从软弱走向勇敢,找到了属于他的救赎之路。
PART 2
故事梗概
“儿时的美好和友情,因为一个懦弱的疏忽而毁于一旦,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不顾一切地去重新找回那个曾经的自己吗?”
少爷阿米尔因为嫉妒和胆怯,背叛了陪他一起长大视为朋友的仆人哈桑,哈桑却始终包容他的懦弱和残忍的对待,选择忠诚和真诚相待,最终因为不忍心看少爷活在愧疚中选择离开。但是少爷阿米尔并没有哈桑的离开,心中的负罪感就有所减弱,反而被折磨多年无法释怀。中年哈桑为维护少爷家的祖宅而付出生命后,不久后,在忘年交拉辛汗的鼓励下,阿米尔到危险重重阿富汗解救哈桑的儿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直面自己不堪和懦弱,找到了自我救赎、洗脱内心愧疚的道路。
PART 3
故事内容
主人公富家大少爷阿米尔,生性懦弱,畏惧恶霸,甚至在好朋友仆人哈桑为之出头而受辱时,默默躲避,不敢高声呼救,以致于哈桑身心受到巨大摧残。总祈祷着哈桑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却又极力地猜想他一定知道。但是作为朋友,作为仆人,哈桑从不对阿米尔发火责怪,总是重复着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为此,阿米尔的心中背负沉重的道德枷锁,实在无法面对昔日好友。面对自己的不堪,阿米尔懦弱地选择逃避,用计送走了仆人父子。
后来阿富汗战乱连年,阿米尔远渡美国定居。往后数十年,心中总是埋藏这样一个见不得光的秘密,甚至对最亲近的妻子也不敢诉说,一种沉重的负罪感始终环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午夜梦回也只能在书本中寻求慰藉。后来,他顺利成为了一位作家,夫妻恩爱,事业顺遂,唯独没有孩子成为夫妻二人的遗憾。再后来,得知哈桑为了守护自己家的祖宅被杀死,内心愧疚更是历久弥新。越想忘记过去,过去就越过不去。
在忘年交的鼓励之下,阿米尔只身来到险恶的阿富汗,打破童年的懦弱,直面恶霸,历尽千辛万苦救回哈桑的儿子,并带回美国抚养。阿米尔,因为懦弱和背叛,半辈子的时间都活在愧疚之中,惶惶不可终日。最终,寻得了从软弱走向勇敢的救赎之路。直面自己童年时的懦弱不堪,也直面自己对朋友的背叛,完成了自我成长路上的救赎,束缚的心灵得以释放。
阿米尔在故事的前段真的让人读到气愤,懦弱胆小、自私善妒,仿佛这是个十恶不赦的坏小孩,让人很难想象一个英雄般的父亲会有这样的儿子。但是细细想来,孩子变成这样也并非自愿,从小就顶着害死母亲的罪名出生的孩子,是胆怯的,是对父亲充满歉意的,也是渴望父亲认可的,但是父亲并没有察觉儿子内心的需求,只是一味地否定抱怨孩子的不好,赞赏仆人的儿子,这就让内心脆弱的阿米尔变得更加想要证明自己,同时骨子里的胆怯也愈发强烈。但是因为骨子里的正义从未泯灭,心头的愧疚从未消散。这种状态一下持续几十年,哪怕父亲去世多年后也没能摆脱。是忘年交拉辛汗的鼓励下,才迈出勇敢的步伐,追寻内心的坚强善良的自己。
PART 4
艺术特色
“我不记得那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我只知道记忆与我同在,将美好的往事完美的浓缩起来,如同一笔浓墨重彩,涂抹在我们那已经变得灰白单调的生活画布上。”
童年时期的风筝隐喻自由、自责、期盼父爱的生活状态。风筝在天空中飞翔象征着哈桑和阿米尔一起度过的如影随形、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阿米尔做为一名大户人家的少爷,由于自己的出生给母亲带来的灾难,造成阿米尔认为这是父亲恨他和不喜欢他的原因,内心总是充满罪恶感,长期无法摆脱自责的困扰。导致做事唯唯诺诺,跟父亲的性格迴然不同,无法满足骁勇善战的父亲对自己寄予的期望。
少年时期的风筝隐喻了自私、懦弱、背叛的人性特征。风筝大赛中,哈桑牺牲个人的尊严为阿米尔取回了最后那只风筝。然而阿米尔的内心一直被羞愧和痛苦所折磨着,对自己的自私、懦弱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不能自拔。为了逃避这样的情绪,他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压在哈桑的身上,让父亲赶走他们。哈桑也毫无怨言地承认了不存在的偷窃行为,不顾阿米尔父亲的劝阻,执意离开。对哈桑的背叛使阿米尔付出了人生中最惨痛的代价,二十六年的沉重的罪恶感、悔恨与痛苦一直折磨着他。这也暴露了人性的虚伪和脆弱。风筝在作品中通过阿米尔的回忆反复出现,每次看到飞翔在高空的风筝,都会提醒他的友谊、成功、痛苦和失望以及他当初对哈桑的背叛。这些隐喻通过风筝这一象征体反复出现。
在不惑之年这个特殊的时段,风筝象征着心灵上的救赎。一个夏天的午后,父亲生前的好友拉辛汗打电话给阿米尔,告诉了他,哈桑和阿米尔竟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并给他指明了方向:“那儿有再次成好人的路。”阿米尔最终战胜懦弱,冒着生命危险回到被塔利班占领的喀布尔去解救哈桑的儿子,将他带回美国,收为养子。这是他在成长的生命历程中,第一次主动采取行动来挽救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并非逃避。在异国他乡和哈桑的儿子放风筝,风筝也同样带给索拉博微笑,并赞扬自己曾一直不愿承认的事实,即哈桑的勇敢,累积多年的忧郁和自责在那风筝翱翔在空中的那一刻释放,阿米尔终于驱散了第一次追风筝时笼罩在心灵的阴霾,坦诚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拯救了自闭的索拉博。他表明决定要像哈桑当年忠于自己一样,永远关爱索拉博,逐步实现个人美好人性的回归。追风筝成为阿米尔成长史中的仪式,也是对一种希望的寄予。风筝,成了救赎灵魂的上帝。
“我望着清晨灰家家的天空,为空气感恩,为光芒感思,为仍活着感思。”
《追风筝的人》清新自然,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文章通过对风筝的表述,隐喻了主人公在历经各种挫折、磨难后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内心的坦诚,抚平了心灵的创伤,最终得以顿悟,人性得以成熟的过程。
—END—
主播|七七
编辑|七七
监制|欣然
审核|谢宁
天师广播 tjsdxygb
长按上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我们期待与您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