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祁连县夯实绿色根基壮大综合发展实力

民生   2025-01-31 17:22   青海  

正月的祁连山草原,瑞雪覆盖,牧草丰茂的草原人家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热闹的氛围中。

1月30日,当我们跟随祁连县有关部门进行实地采访时,来自草原牧区的新变化新飞跃无不感染着我们高涨的心绪。“年前,我的牲畜出栏收入就达到了15万元。”祁连县阿柔乡青阳村牧民普加高兴地说。现如今,普加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永星村的家庭牧场繁育了600多只羊,40多头牛。

“异地放牧不但解决了草场过载问题,也给我们牧民缓解了生产压力,今年县委主要领导实地调研‘飞地经济’,给了我们大家很多帮助和指导,也交给了许多发展生产的‘实招’。”普加激动地说。说起新一年的展望,普加内心充满了感慨:“感谢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我们牧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近年来,祁连县以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和“五个海北”为发展蓝图,锚定产业“四地”建设目标,聚焦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县建设,加快构建“二园二区三点四带五基地”特色产业发展布局,探索“异地借牧”模式,利用区域间资源差异,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区资源互补与草畜联动。

(资料照片)

海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祁连县委书记钢夫说:“同枕祁连山、共饮黑河水,距离相近、民俗相同的甘肃省张掖市与青海省海北州两地政府进一步密切协作,鼓励支持推行异地借牧模式,全力为异地借牧群众提供服务保障,主动解决群众借牧中出现的问题,呵护异地借牧健康快速发展,带动实现让牛羊更肥、使钱袋更鼓、护草场更绿的目标。”

春节前夕,祁连县牛羊贩运经纪人扎西收购的一批牛羊装车,正在待运出发。“县委、县政府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开辟‘绿色通道’,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我们增添了建设美好幸福家园的信心、决心和力量。”扎西说道。祁连县以“绿”为基,夯实发展根基,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完善生态畜牧业“九个一”配套工程,建成“万千级”藏羊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3个,“祁连羊”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现场核验,全省首个藏羊产业发展研究院和黄菇集散中心建成投运,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顺利通过“双认证”。

谈起祁连绿色发展成果,祁连县农牧水利科技局局长东生辉如数家珍。“‘祁连藏羊’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祁连山下好牧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愈加响亮。积极融入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支持五矿祁连公司做优盐湖产品供应链业务,开拓对日韩出口业务,祁连外贸出口实现‘零的突破’,年均贡献税收超千万元。”

在做大做强做好“绿色发展文章”的同时,祁连县嫁接“农体文旅商”,做好深度文旅深度融合“大文章”。锚定“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主动融入全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推动“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投资1.03亿元实施文旅基础设施项目13个。出台实行“引客入祁”百万奖励政策,举办青甘蒙百家旅行社踩线推介活动。

祁连县抢抓冬季旅游“风口”,先后举办“冬肉美食”“穿越林海”“冰雪祁缘”“乐享天境”等6大类16项冬季文体旅游活动。卓尔山、阿咪东嗦、伦布夏果、天桥山、冰沟露营基地、峨堡祁连山大草原等景点火爆出圈,全域旅游跑出了祁连“加速度”。深度挖掘县域红色文化内涵,弘扬红色景点,宣传红色故事,延展“一地一馆一路一书一盟一剧一课”七个一红色研学内容,助力红色基因“活”起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聚焦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用好风、光、水等绿色能源储量,创新“光伏+”模式,有序推进采煤沉陷区光伏、光储能基地等项目建设,生态资源“优势”已逐步转化为祁连高质量发展的“胜势”。


   文:聂文虎

编   辑:王振国

监   制:聂文虎

总监制:王成荣


走近祁连
介绍祁连历史、文化、旅游、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让外界全面了解、认识祁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