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中国社会学四十年,他是人大李路路

教育   2024-11-01 08:01   北京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师者」出品


在哲学的助力下审视社会

他以认识世界为前提

深究社会学土壤上的

分层流动、组织之理、现代之变

他以改造世界为旨归

主持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推动调查数据的开放共享

他以融通创新为依托

擎灯引航 言传身教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漫漫耕耘路 孜孜治学心

他悉心为国育才

用情怀、担当与责任

燃烧心中那束教育之光


他是国家一级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李路路



李路路,1954年生,北京人,国家一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作为主要参与人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长期从事社会分层与流动、组织社会学、社会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等领域研究,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奖。开创并主持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是国内第一个大型、连续性的社会调研项目,推动了国内社会调查数据的开放与共享,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坐在李路路面前,便可浸润在他沉静宁和的学者气息之中。正如观瞻清潭,令人深感光而不耀的淡然气度、静水流深的柔韧力量。从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到1985年进入社会学研究所,李路路一步一个脚印所踏出的治学路,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社会学发展同步,所怀揣的治学心也正指引着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不懈探索


与书相携一路行

李路路是一位典型的“50后”。他出生在北京,宽松自在的家庭氛围贯穿了他的整个少年阶段;在时代的洪流中,他和多数同龄人一样,缺乏系统规范的中学教育,在社会熔炉中淬炼成长。在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把握机遇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完成从工人到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变,迈向崭新的人生。


尽管求学道路颇费周折,李路路却对“书”情有独钟。他用“看”而非“读”来形容与“书”的奇妙缘分——“看书”带有娱乐、随意的兴味,而“读书”则是学习与思考的过程。虽然他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知经历谦逊地称为“看书”而非“读书”,但恰恰是貌似随性的“看书”,才塑造了他孜孜以求、广博通达的治学品格。


少年时期,李路路常常会去离家很近的一座小学的教师图书馆,在一排排书架间流连忘返,从古典文学、世界名著到明清小说、哲学典籍,随兴拣选,席地而坐,大快朵颐。貌似毫无章法、甚至囫囵吞枣的“看”,却在潜移默化中为他打开了一扇大门。


1970年,16岁的李路路初中毕业即被招工分配到一家生产集成电路的工厂,一干就是8年。李路路在这个工厂遇到了很多知识分子“工友”,工厂里学习氛围浓厚,李路路一边和一起进厂的学生参加厂里举办的初、高中补习班,一边开始和志同道合者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时,李路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极大兴趣,常常和大家就经典著作中的理论展开讨论。如果说热衷于对宇宙大爆炸、量子力学等理论展开论辩是那一代青年人“哲学热”的缩影,那么对于这些问题的长久思考和在哲学视角下的持续关注,则是李路路作为一名学者的专业坚守。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信念犹如一枚种子,得遇阳光,即破土而出、恣意生长。1978年,李路路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李路路胸中求知励学的热血开始沸腾。逐渐地,他不再仅仅满足于纯粹的哲学学习。在一次社会学选修课上,授课教师贾春增为李路路打开了通往社会学的大门。社会学的历史、概念体系和基本方法,是李路路此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倍感兴奋的李路路发现了社会学与哲学的契合点,在他看来,学习哲学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而学习社会学则侧重于更好地改造世界。

 

毕业后,踌躇满志的李路路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响应时代号召,毅然投身火热的改革开放实践,他想“做些实际的事情”。循着自己的研究兴趣,李路路进入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两年半的政策研究工作经历让他逐渐意识到“改造世界固然重要,但认识世界应该是前提”,更加适合他的还是进行思想性、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豁然开朗的李路路下定决心离开,开始找寻重返学术研究的道路。



1985年,李路路被引荐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创始人郑杭生教授,结下一生师生情缘。本科时期对社会学的初步了解、在决策研究机构积累的实际经验,都使他如愿进入新组建的社会学研究所,从此走上了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道路。


社会学家的哲学观

由哲学转向社会学,由职场重回校园,李路路从哲学角度将自己的选择解读为“某种必然性在无数的偶然性中开辟道路”。当时,在我国中断约30年的社会学研究重新恢复,教学科研几乎从头开始,但大家都意气风发,乘着改革春风,迈上广阔舞台。

 

李路路自称“半路出家”的社会学家,意指自己唯一受到的正规学术训练是哲学而非社会学。他极为珍视和推崇这段系统的哲学学习经历——正是在这段哲学基础训练的过程中,正是哲学所具有的这些整体性和综合性理论特征培养了他对理论研究的敏感性。“哲学不囿于任何具体现象,而专注于探索世界的本质,从哲学视角出发审视自己所从事的研究,能够站在更高层次上看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认清自己的研究在理论域中的位置,始终保持理论研究的敏感性”。


 

李路路在社会学领域深耕近40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十余部,曾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各类奖项;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等,并担任学校重大项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执行负责人长达20年。


作为学科带头人,他从郑杭生教授等老一辈学者手中接过学术重任,不断推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发展,并长期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全国社会学界同仁共同致力于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推动国家社会学学科专业指导性规范制定、社会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和社会学学科教材建设。近年来,他又积极投入新时期我国社会结构的变革研究,倾力为实现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新突破添砖加瓦、铺路架桥。














三尺讲台 一生坚守



“为师如为人,必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李路路对于教师角色的感悟质朴明了。教书育人数十载,李路路颇为认同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他严慈相济、诲人不倦,坚持带领学生参与调查研究工作,将知识传授、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和创新潜力。

 

 

2018年,面对学生在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频频出现的共性问题,李路路着手撰写了《博士论文的写作经验》。他在文中谆谆叮嘱,从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和研究素质等四方面展开详细论述,主张知识与方法相统一,重视专业研究方法训练,为学生开展研究提供基本的学术范式。

 

“没有批评、没有争论,就没有创新、没有前进,唯有在争论、讨论和观点碰撞中,方能提升认识、夯实基础。”李路路从不“挑”学生,不用条条框框去约束学生的研究兴趣,而是将机会和选择交由学生,让自由和独立的探索去指引学生。他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强调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注重思想方法的传授多于知识的讲授,并格外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开展研究的可贵探索精神。在时代问题面前,他强调“做研究的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要体现时代声音、回应现实问题,将实事求是落到实处,并鼓励学生勇敢选择更具时代感的前沿研究议题。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数十年来,李路路于三尺讲台授华识,以半寸寿笔解疑章,光而不耀,静水流深。


如今,李路路既为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不懈努力,又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重任,始终奋斗在社会学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为讲好中国社会学的故事贡献自己的光热。



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


正是一代代人大教师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严谨治学、甘当人梯,树牢“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坚守言为士则、润己泽人的精神追求,才能源源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育新人,输送力量!


更多人大师者播撒爱与智慧

传播思想真理的故事

后续陆续推出

你还想走近哪位老师

听TA娓娓道来

欢迎评论区互动留言

晒一晒你的“神仙老师”~



相关链接

他在讲台上,三十三年如一日



出品:党委宣传部

特别支持:社会学院

文字:陈骊骊 苏畅 吴优苒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设计:金笑寒 徐瑞婕

责编:诗涵 凯怡

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人的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