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身着传统服饰、头簪“三条簪”打卡拍照的年轻游客络绎不绝。
在坊巷街头留下的一张张美照,源于福州牢记殷切嘱托、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接力奋斗。
福州三坊七巷水榭戏台前,闽剧表演如诗如画。记者 王毅 摄
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被称为“里坊制度活化石”。这里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这里走出了林则徐、严复、沈葆桢、陈宝琛、林觉民、冰心等灿若繁星的风流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1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坊七巷,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他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2024年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珍爱文化遗产,福州首先做好老宅子、老建筑的保护修缮。
位于宫巷26号的沈葆桢故居,是三坊七巷建设年代最为久远、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古厝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迄今,三坊七巷保护修复项目累计投入约50亿元,遵循“修旧如旧,保持总体坊巷格局、风格、风貌不变”的原则,以及“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施工要求,对街区内古建筑进行保护与还原,修复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
文化遗产既要精心呵护“保下来”,也要融合创新“用起来”。
2022年,随着《福州市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管理办法》出台,对三坊七巷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迈上新高度,为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新标杆。
文化遗产“复活”了,坊巷人气更旺了。
2023年,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人流量约1674.2万人次。旺盛的人气,带动文旅经济发展节节高,这里已成为福州传统文化展示中心、交流平台、文创产业基地。
在三坊七巷的示范引领下,福州的上下杭、梁厝等历史文化街区也纷纷打响知名度,每个周末、假期都上演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文化遗产齐焕新光彩。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