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这首诗,霸气十足,豪迈冲天,最后7字,更是被无数人当成座右铭

文摘   心灵鸡汤   2024-11-24 22:06   福建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以七绝见长,尤其在边塞诗领域,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他的边塞诗,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壮丽风光,更深刻地刻画了将士们的英勇形象,展现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在他的众多佳作中,《从军行·其四》尤为引人注目,其霸气十足、豪迈冲天的气概,以及最后那7字掷地有声的誓言,更是被无数人当成座右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赴西北边塞途中或驻守边塞时所作。当时唐朝与周边民族之间战争频繁,边塞将士的生活异常艰苦。


王昌龄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和将士们的战斗生活,也表达了对他们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精神的赞美和颂扬。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开篇两句,王昌龄便以高超的绘画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边塞的壮丽画卷。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与连绵的雪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阴沉而壮美的景象。


而在这辽阔的边塞之地,一座孤城傲然屹立,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边塞的辽阔与壮美,更透露出一种孤寂与坚韧的气息。


孤城与玉门关的遥望,仿佛是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也是对边防重任的坚定坚守。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接下来的两句,王昌龄笔锋一转,将我们带入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在荒凉的沙漠中,经过无数次的战斗,将士们的铠甲都被磨穿了。


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打败敌人的决心。



最后“不破楼兰终不还”7字,更是掷地有声,表达了将士们誓死保卫家园、维护国家安全的崇高使命和坚定信念。


这里的“楼兰”,并非实指历史上的楼兰古国,而是借指侵扰中原的敌人。

这7个字,简洁而有力,既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也表达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


《从军行·其四》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28字,但却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


王昌龄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边塞的壮丽风光、将士的英勇形象以及他们的壮志豪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边塞画卷。


在这首诗中,我能感受到王昌龄对于边塞将士的深深敬意和赞美。他用笔墨描绘出他们的艰辛与付出,更用诗歌传达出他们的英勇无畏。


这种霸气与豪迈的交织,使得这首诗在众多的边塞诗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首不朽的佳作。


特别是“不破楼兰终不还”,这7个字,简短而有力,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和深刻的哲理。


它不仅是边塞将士的誓言和信念,更是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勇往直前的座右铭。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或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文章看到这里,记得右下方+在看+分享,您的认可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猜你想看:

史上最“消极”的一首唐诗,仅4句,人人都能倒背如流

诗词墨香阁
每日分享精选诗词,与君共赏诗词之韵。于此,感悟人生之美好,共享世间之芳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