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向来都是诗人钟爱的主题。
杜甫笔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道出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
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
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则描绘了雨后春城的勃勃生机。
这些传世佳作,无一不是直抒胸臆,明明白白地写出了"雨"字,让我们一眼就能感受诗人笔下的雨景。
然而,有一首唐诗以独特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细腻动人的雨景图。
全诗八句共40字,却不见一个"雨"字。读来,却又句句有雨,处处见雨意。
这首诗正是李商隐笔下的《细雨》:
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
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
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
初读这首诗,你可能会怀疑:这真的是一首咏雨诗吗?然而细细品味,你会发现雨的痕迹无处不在,如同细雨本身,润物细无声。
“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开篇两句,李商隐便以“萧洒”和“依微”两个词,巧妙地描绘出了细雨轻盈、连绵的特点。
雨丝仿佛是一位潇洒的游子,傍着曲折的水岸(回汀)悠然飘落;又像是细密的轻纱,轻轻拂过路边的小亭子。
这两句诗,没有直接写雨,却让读者仿佛看到了雨丝在空中舞动,感受到了雨的轻柔与飘逸。
“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
接着,诗人通过雨带来的气温变化和自然景物的反应,进一步描绘了雨的特点。
雨后的空气变得凉爽,连竹子都似乎被这股凉意所触动,轻轻摇曳起来;而雨点滴落在水面上,却未能激起浮萍的波动,只留下一圈圈细腻的涟漪。
“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
在细雨的笼罩下,高空中的燕子似乎也感受到了雨的气息,加快了飞行的速度。
而雨夜中的萤火虫虽然稀少,却依然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为这静谧的雨夜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浪漫。
这两句诗,通过燕子的匆忙和萤火虫的闪烁,进一步烘托了雨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雨夜,感受到了雨的静谧。
“故园烟草色,仍近五门青。”
最后两句,诗人将笔触转向了内心的情感。
细雨中的烟草色,让他想起了远方的故乡;而京城的青翠山色(五门青),则让他感受到了与故乡的亲近与联系。
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透露出他对京城的留恋与不舍。
在细雨的笼罩下,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京城的留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体验。
李商隐的这首《细雨》,没有直接描写雨,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巧妙的比喻,将雨的存在渗透到诗的每一个角落。
读这首诗,仿佛置身于一个雨中的江南小镇。耳边是雨滴落在竹叶上的沙沙声,眼前是烟雨蒙蒙中若隐若现的回汀短亭,远处是雨中低飞的燕子和闪烁的萤火虫。
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朦胧迷人、清新雅致的美感,让人不禁沉醉其中,久久难以自拔。
文章看到这里,记得右下方点赞+在看+分享哦,您的认可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猜你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