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唐时期,有这么一位诗人,他好色、好酒、好赌,这些标签似乎跟文人雅士的形象大相径庭。
他的就是崔颢,人生充满了争议,却也因此而传奇。
然而,正是这位放荡不羁的崔颢,却以一首《黄鹤楼》震惊了诗坛。
黄鹤楼,一座屹立于长江之畔的千年古楼,自古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吟诗作对的胜地。
当崔颢踏上这片土地,望着那空荡荡的黄鹤楼,心中不禁涌起万千思绪,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便应运而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说,李白在登上黄鹤楼后,本想题诗留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不禁自叹不如,遂弃笔而去。
这一传说虽然未必真实,但却足以说明《黄鹤楼》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力和艺术魅力。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开篇两句,崔颢便以“昔人”与“黄鹤”为引子,将我们带入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
昔人已去,黄鹤楼却依然屹立,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这两句诗,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感慨,为全诗奠定了深沉而悠远的基调。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接着,崔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
黄鹤一去不复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消逝,而白云千载空悠悠,则是对这种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这两句诗,通过黄鹤与白云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然而,崔颢并未一味沉浸在感慨之中,而是转而描绘了一幅晴日下黄鹤楼周围的壮丽景色。
阳光照耀下,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芳草郁郁葱葱。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黄鹤楼周边的自然美景,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最后两句,崔颢将笔触转向了自己的内心。
日暮时分,望着浩渺的江面,诗人不禁思绪万千:我的故乡在哪里?这烟波浩渺的江水,又怎能不让人心生愁绪?
这两句诗,既是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是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无奈。
它们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也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深情厚意。
崔颢以一首《黄鹤楼》留名青史,让后世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他的才华与智慧,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甚至推崇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也足以说明《黄鹤楼》在七言律诗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文章看到这里,记得右下方点赞+在看+分享哦,您的认可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猜你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