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南京非遗拍了拍你

时事   2024-11-15 11:08   江苏  


时隔3年,李子柒宣布回归
她带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和对非遗的热爱
创作出新的作品,回归大众视野
11月13日
李子柒在新发布的视频中
展示了非遗绒花制作工艺
盛开的“绒花紫莲”受到网友喜爱



绒花,又称宫花、喜花
谐音“荣华”
具有吉祥祝福、荣华富贵之意
寄托着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今天
#李子柒拍的非遗绒花主要发源于南京#
话题冲上同城热搜



南京是绒花的主要发源地
南京绒花历史悠久
早在唐朝时就被列为皇室贡品



唐朝时,年轻女子喜爱折花戴于发髻间,用以衬托美貌。


但当时的鲜花受时令限制,很容易枯萎凋零,贵夫人们便希望可以得到永开不败的花作为饰品,手工绒花应运而生。



明朝时,受云锦业发展的影响,南京的绒花有了专门的作坊,生产开始具有一定规模。


到了清朝,随着南京纺织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云锦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蚕丝下脚料也随之增多。


同时,这为绒花的制作提供了更多的物料,进而大力推进了南京绒花行业的发展。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技艺省级传承人赵树宪老师在制作绒花。


在监理云锦织造业的衙署——江宁织造府世家长大的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回中写道:

薛姨妈道:“把匣子里的花儿拿来”。香菱答应了,向那边捧了个小锦匣来。薛姨妈道:“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那纱堆的花儿十二枝,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支,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



这里提到的宫花,其实说的就是“南京绒花”。



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绒花的制作以家庭作坊为主,主要分布于南京城南门东、门西地区等地段为主,全城有四十余户。


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该项目保护责任单位。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2024“中国南京周”走进法国。法国当地时间10月24日至27日,以“锦绣文都·与世界共经纬”为主题的锦绣艺术展在巴黎卢浮宫举办。


展览前夕,中国独立设计师、JACQUES WEI品牌创始人魏东辉受邀到南京参加中法“锦绣”驻地计划,以“一年景”为创作背景、以花朵为主角创作《Jacques WeiX绒花X绢花》,在展览中呈现。



在南京
绒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越来越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南京市六合区龙池中心小学,一朵朵生动活泼的绒花“开”进了课堂。


@李子柒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

除了绒花

还有不少曾是「皇室贡品」

欢迎你来体验



南 京 云 锦


2009年,南京云锦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今,南京云锦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南京云锦申遗成功15周年纪念款“龙凤呈祥马面裙”。


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织锦工艺的杰出代表,南京云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江南气候温和,这为养蚕、织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元朝时,朝廷在南京专设了御用织造机构,使南京丝织业得以蓬勃发展。


南京云锦就是在继承并发展了元代丝织物盛行的用金装饰花纹的传统基础上,至明代创造了加金的“妆花”这一锦缎新品种,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锦缎的重要特色,使其闻名天下。


至此,南京云锦正式成为宫廷皇家的御用贡品。并因其工艺精湛、用料考究、锦纹华丽,而得名:云锦。



南 京 金 箔


南京是中国金箔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以金箔制品闻名遐迩,明、清时代,甚至成为宫廷贡品。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俗称“打金箔”,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历史上今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是生产金箔的发祥地,这里在明朝还曾是制作真金线的官营作坊所在地。


南京金箔,在过去被广泛用于佛像、神像贴金以及装点皇家园林等。现如今南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金箔生产中心。


在南京龙潭、花园等地,金箔生产仍然沿用古代传下的制作工序,技术要求高,锻制过程系用真金经过十几道工序打造而成。


经捶打出来的南京金箔,薄如蝉翼,软似绸缎。民间传说,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盖一亩三分地。


南京金线金箔总厂位于栖霞区龙潭,是唯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项目管理单位,唯一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真金线制作技艺”项目管理单位。



南 京 板 鸭


南京板鸭又称“官礼板鸭”和“贡鸭”,它因外形酷似琵琶,也叫琵琶鸭,素有“北烤鸭南板鸭”之美名。



它早在明清时期,就以贡品的身份进贡给皇室,就连盐水鸭,都是它的衍生品。


南京板鸭分腊板鸭和春板鸭两种,是由盐卤腌制风干而成,因其肉质细嫩紧密,像一块板似的,故名板鸭。


板鸭色香味俱全,外形饱满,体肥皮白,肉质细嫩紧密,食之酥、香回味无穷。


到了清代,地方官员总要挑选质量较好的新板鸭进贡皇室,所以又称“贡鸭”。


朝廷官员在互访时,也喜以板鸭为礼品互赠,由于容易保存,后成为人们的馈赠佳品,故又有“官礼板鸭”之称。



南京剪纸、秦淮灯会、南京白局
……
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全国乃至世界
都有不可小觑的地位
@李子柒,南京非遗拍了拍你
这些“无价之宝”
邀你一起来了解南京


南京日报南报网出品


图文来源:南京日报南报网综合新华社、新华网、金陵城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董家训 李都 通讯员 杜森、南京云锦博物馆、@李子柒、网友@光影剑客N、视觉中国等
编辑:吴丽莉 顾敏依
校对:朱皓
责编:朱凯

南京日报
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南京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1800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