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针灸在疼痛科的应用

健康   2024-09-09 09:30   新西兰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针灸在疼痛科的应用,通过对其原理、疗效、适用病症及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等方面的研究,分析针灸在疼痛治疗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广阔前景。


 关键词:针灸;疼痛科;治疗应用


一、引言


 (一)阐述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多方面的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在身体机能方面,持续或严重的疼痛会限制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例如,关节疼痛可能导致行走、站立或进行日常家务劳动变得困难,肌肉疼痛可能影响肢体的伸展和收缩,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这不仅使患者难以完成基本的生活任务,还可能导致身体的进一步虚弱和肌肉萎缩。


其次,在心理状态上,疼痛往往引发焦虑、抑郁和烦躁等负面情绪。长期忍受疼痛的折磨会使患者感到无助和绝望,对未来失去信心,进而影响心理健康。这种心理压力可能进一步加重疼痛感知,形成恶性循环。


再者,疼痛会严重干扰患者的睡眠质量。疼痛可能导致入睡困难、睡眠中断或早醒,而睡眠不足又会削弱身体的恢复能力和免疫力,加重疼痛症状,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


在社交方面,疼痛可能限制患者参与社交活动的意愿和能力。他们可能因为身体不适而无法外出与朋友聚会、参加社交场合,从而感到孤独和与社会脱节,影响人际关系和情感支持。


对于工作和经济状况,疼痛可能导致患者缺勤、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失去工作,进而造成经济收入减少,增加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


 最后,疼痛还会影响患者的整体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无法享受正常的生活乐趣,无法自由地进行喜爱的活动,使得患者对生活的积极感受降低,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负面影响,因此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二)简述当前疼痛治疗的主要方法及局限性


 当前疼痛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等。优点是能较快缓解疼痛,使用方便。但局限性在于可能产生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成瘾性等,且长期使用效果可能会逐渐减弱。


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疗、电疗、磁疗等。这种方法相对安全,副作用少,但对于严重疼痛的缓解效果可能有限。


神经阻滞:通过注射药物来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能在短期内有效止痛,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且存在损伤神经的风险。


手术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病因导致的疼痛,如神经减压术等。然而,手术具有创伤性,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可能。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有助于减轻疼痛带来的心理负担,但单独使用时对疼痛本身的缓解作用可能不直接和迅速。


中医治疗: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等。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但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且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综合来看,目前的疼痛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疼痛,但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例如,药物治疗的副作用、物理治疗的效果局限、手术治疗的风险等。因此,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引出针灸作为一种替代或补充疗法的重要性


尽管当前存在多种疼痛治疗方法,但在应对疼痛这一复杂的问题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限制。


药物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让患者心生顾虑,长期依赖药物也并非是理想之选;物理治疗和神经阻滞虽有一定效果,却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或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手术治疗的风险和术后恢复问题同样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心理治疗虽能改善心理状态,但对于疼痛症状的直接缓解效果不够显著;中医治疗中的中药在使用时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效果不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针灸作为一种替代或补充疗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针灸治疗疼痛的原理



 (一)中医理论基础


 1. 经络学说与气血运行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体存在着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脉则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经络系统将人体的脏腑、肢体、官窍等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运行气血、沟通内外,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气血运行与经络密切相关。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血则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


气血在经络中运行有序。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的推动作用促使血液在经脉中正常运行,若气的推动无力,可能导致血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养气。


气血的运行通畅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若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出现各种病症,如疼痛、麻木、肿胀等。反之,保持经络的通畅,使气血运行正常,人体就能保持健康状态。


总之,经络学说中的气血运行理论,为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 穴位与脏腑功能的关联


在中医理论中,穴位与脏腑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穴位分布于经络之上,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通。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生理作用和治疗功效,能够反映和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状态。例如,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归属足阳明胃经。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胃的功能,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胀等脾胃相关的病症。因为足阳明胃经与胃腑直接相连,通过刺激足三里穴,能够疏通经络气血,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又如涌泉穴,位于足底,归属足少阴肾经。按摩涌泉穴对肾脏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缓解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肾亏症状。此外,肺俞穴与肺脏相关,心俞穴与心脏相连,肝俞穴与肝脏对应等等。当脏腑功能出现异常时,相应穴位可能会出现压痛、结节等反应;而通过针刺、艾灸、按摩等方式刺激这些穴位,则能够调整脏腑的气血阴阳,恢复其正常功能。


总之,穴位与脏腑之间存在着经络通路的内在联系,这种关联为中医通过穴位治疗脏腑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现代医学解释


  1.  神经生理学机制


神经生理学机制是研究神经系统如何产生、传递和处理信息,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生理功能和行为的学科领域。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通过电信号(动作电位)和化学信号(神经递质)进行信息传递。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产生动作电位,并沿着轴突传导。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在感觉系统中,例如视觉,光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过一系列神经元的传递和处理,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感知。


在运动控制方面,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元发出指令,通过神经通路传递到肌肉,引起肌肉收缩和运动。


神经递质在神经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多巴胺、血清素等,它们的释放和摄取平衡的改变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许多疾病如帕金森病、抑郁症等密切相关。


另外,神经胶质细胞也对神经系统的功能起到支持、营养和调节作用。


总之,神经生理学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其正常运作对于维持身体的生理功能和行为至关重要。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调节


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调节关系。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激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功能。例如,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反应,但长期高水平的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免疫抑制,增加感染的风险。


免疫系统也会反过来影响内分泌系统。当身体受到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细胞会释放细胞因子等物质。这些细胞因子可以作用于内分泌器官,影响激素的分泌。例如,炎症反应时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以刺激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导致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


此外,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在应激反应中协同作用。应激状态下,内分泌系统释放的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可以调动身体的能量储备,同时免疫系统会增强防御功能以应对潜在的威胁。


免疫系统的紊乱可能导致内分泌疾病,例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会破坏甲状腺组织,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同样,内分泌失调也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出现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总之,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相互调节,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对它们之间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许多疾病。



三、针灸在疼痛科的应用范围



常见慢性疼痛病症


1.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临床表现具有以下特点:


头痛症状

单侧头部疼痛:多为单侧发作,也可为双侧交替发作。

搏动性疼痛:患者常感到头部血管跳动样的疼痛。

疼痛程度:中重度疼痛,严重时可影响日常活动。


发作时间

持续时间:通常持续 4 - 72 小时。

发作频率:因人而异,从数天发作一次到数月发作一次不等。


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较为常见,有时甚至是呕吐剧烈。

畏光、畏声:患者对光线和声音敏感,喜欢在安静、黑暗的环境中休息。

视觉症状:如眼前闪光、暗点、视物模糊等。

感觉异常:面部或手部麻木、针刺感等。


诱发因素

饮食:如含酪胺的食物(奶酪、巧克力等)、酒精等。

环境因素:强光、噪音、气味刺激、天气变化。

精神因素:紧张、焦虑、压力、疲劳、睡眠不足。


活动影响

头痛发作时,日常活动如行走、爬楼梯等会加重疼痛。


偏头痛的针灸治疗方案示例:


穴位选择:

1. 头部穴位:风池、太阳、头维、百会等。

2. 远端穴位:合谷、太冲、外关等。


针刺方法:

1. 头部穴位:采用平刺或斜刺,进针深度根据穴位部位和患者胖瘦而定,以得气(患者有酸、麻、胀等感觉)为度。

2. 远端穴位:直刺,进针深度 0.5 - 1 寸,得气后可适当行针加强刺激。


针灸频率:

每周治疗 2 - 3 次,10 次为一个疗程。


辅助治疗:

1. 艾灸:对于虚寒型偏头痛患者,可在相关穴位上进行艾灸,以温通经络。

2. 电针:在针刺得气后,接上电针仪,采用疏密波,以增强刺激。


偏头痛针灸治疗的具体案例:


患者李某,女性,35 岁,偏头痛病史 5 年,每月发作 3 - 4 次,疼痛多位于左侧颞部,呈搏动性,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症状。


针灸治疗方案:

穴位选取:风池(双侧)、太阳(双侧)、率谷(左侧)、头维(左侧)、外关(双侧)、合谷(双侧)、太冲(双侧)。


针刺操作: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风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 0.8 - 1 寸,太阳穴直刺 0.3 - 0.5 寸,率谷穴沿头皮平刺 0.5 - 0.8 寸,头维穴向后平刺 0.5 - 1 寸,外关、合谷、太冲直刺 0.5 - 1 寸,行针以得气为度,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


治疗频率:每周针灸 3 次。

经过 2 个疗程(每个疗程 10 次)的治疗,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每月发作 1 - 2 次,疼痛程度也有所减轻,伴随症状得到改善。继续巩固治疗 1 个疗程后,患者偏头痛症状基本消失,随访 3 个月未复发。


2. 颈肩腰腿痛


颈肩腰腿痛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因具体部位和病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

肩部和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

头晕、头痛,严重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

视力模糊、耳鸣、平衡失调等。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

肩部疼痛,尤其在夜间加重。

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上举、后伸等动作困难。

肩部肌肉萎缩,出现“方肩”外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腰部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部。

下肢麻木、无力,感觉异常。

腰部活动受限,弯腰、翻身困难。

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膝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梯、蹲起时疼痛明显。

膝关节肿胀、积液。

关节活动时有摩擦音或弹响。

严重时关节畸形,出现“O 型腿”或“X 型腿”。


总之,颈肩腰腿痛的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合并存在,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影响。


以下是一个颈肩腰腿痛的针灸治疗方案示例。


1.颈椎病


穴位选择:       

主穴:风池、天柱、大椎、颈夹脊、肩井、后溪。

配穴:风寒湿型配风门、风府;气滞血瘀型配膈俞、合谷;肝肾不足型配肝俞、肾俞。


针刺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 0.8 - 1 寸,天柱直刺 0.5 - 1 寸,大椎向上斜刺 0.5 - 1 寸,颈夹脊向脊柱方向斜刺 0.5 - 1 寸,肩井直刺 0.5 - 0.8 寸,后溪直刺 0.5 - 1 寸。得气后留针 20 - 30 分钟,期间行针 1 - 2 次。


电针治疗:

选取上述 2 - 3 对穴位,连接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 20 - 30 分钟。


艾灸治疗:

对于虚寒型颈椎病,可在大椎、风门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次 15 - 20 分钟。


治疗频率:
每天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休息 2 - 3 天后进行下 1 个疗程。    


二、肩周炎


穴位选择:        

主穴: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

配穴:手阳明经证配合谷;手少阳经证配外关;手太阳经证配后溪。


针刺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肩髃、肩髎直刺或斜刺 1 - 1.5 寸,肩贞直刺 1 - 1.2 寸,肩前直刺 0.8 - 1 寸,阿是穴多采用围刺或多向透刺。得气后留针 20 - 30 分钟,期间行针 1 - 2 次。


温针灸:      

在上述穴位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插上约 2 厘米长的艾炷,点燃施灸,每穴 2 - 3 壮。


治疗频率:        

每天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休息 2 - 3 天后进行下 1 个疗程。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穴位选择:       

主穴:肾俞、大肠俞、委中、阿是穴。

配穴:寒湿腰痛配腰阳关;瘀血腰痛配膈俞;肾虚腰痛配命门、志室。


针刺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肾俞、大肠俞直刺 1 - 1.5 寸,委中直刺 1 - 1.5 寸,阿是穴根据疼痛部位选择合适的针刺方向和深度。得气后留针 20 - 30 分钟,期间行针 1 - 2 次。


电针治疗:        

选取肾俞、大肠俞、委中中的 2 - 3 对穴位,连接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 20 - 30 分钟。


治疗频率:        

每天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休息 2 - 3 天后进行下 1 个疗程。


四、膝关节炎


穴位选择:        

主穴:内膝眼、外膝眼、鹤顶、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


配穴:寒湿痹阻配足三里、关元;湿热痹阻配曲池、大椎;肝肾亏虚配肝俞、肾俞。


针刺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内膝眼、外膝眼向膝中斜刺 0.8 - 1.2 寸,鹤顶直刺 0.5 - 1 寸,阳陵泉、阴陵泉直刺 1 - 1.5 寸,血海直刺 1 - 1.5 寸,梁丘直刺 1 - 1.2 寸。得气后留针 20 - 30 分钟,期间行针 1 - 2 次。


艾灸治疗:        

可在上述穴位或膝关节周围进行艾灸,每次 15 - 20 分钟。


治疗频率:        

每天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休息 2 - 3 天后进行下 1 个疗程。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时,应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耐受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


颈肩腰腿痛的针灸治疗具体案例:


案例一:颈椎病


患者赵某,45 岁,办公室职员。长期低头工作导致颈部疼痛、僵硬,伴有头晕和上肢麻木。

 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治疗方案:

穴位选取:风池、天柱、大椎、颈夹脊、曲池、外关。

针刺操作:患者坐位,穴位消毒。风池向鼻尖斜刺 0.8 寸,天柱直刺 0.5 寸,大椎向上斜刺 0.5 寸,颈夹脊向脊柱方向斜刺 0.5 - 1 寸,曲池、外关直刺 1 寸。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每 10 分钟行针 1 次。

电针治疗:选择风池与大椎、曲池与外关两组穴位连接电针仪,疏密波,强度适中,治疗 20 分钟。

治疗效果:经过 10 次针灸治疗,患者颈部疼痛明显减轻,头晕和上肢麻木症状基本消失。


案例二:肩周炎


患者孙某,58 岁,女性。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半年,夜间疼痛加重。

诊断:肩周炎。

针灸治疗方案:

穴位选取: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曲池、合谷。

针刺操作:患者坐位,穴位消毒。肩部穴位直刺或斜刺 1 - 1.5 寸,曲池、合谷直刺 1 寸。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每 10 分钟行针 1 次。

温针灸:在肩髃、肩髎、肩贞穴位行温针灸,每穴 2 壮。

治疗效果:经过 15 次针灸治疗,患者肩部疼痛显著缓解,活动度明显改善。

案例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李某,35 岁,男性。腰部疼痛伴左下肢放射痛 1 个月。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4/L5 椎间盘向左突出)。

针灸治疗方案:

穴位选取: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命门、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阿是穴。

针刺操作:患者俯卧位,穴位消毒。腰部穴位直刺 1 - 1.5 寸,下肢穴位直刺 1 - 2 寸。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每 10 分钟行针 1 次。

电针治疗:选取肾俞与大肠俞、环跳与委中两组穴位连接电针仪,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治疗 20 分钟。

治疗效果:经过 20 次针灸治疗,患者腰部及下肢疼痛明显减轻,可正常行走。


案例四:膝关节炎


患者周某,62 岁,女性。双侧膝关节疼痛、肿胀,上下楼梯困难 2 年。

诊断:双膝骨关节炎。

针灸治疗方案:

穴位选取:内膝眼、外膝眼、鹤顶、血海、梁丘、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

针刺操作:患者仰卧位,穴位消毒。膝关节周围穴位向膝关节方向斜刺 1 - 1.5 寸,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直刺 1 - 2 寸。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每 10 分钟行针 1 次。

艾灸治疗:在膝关节周围穴位进行温和灸,每个穴位 15 分钟。

治疗效果:经过 30 次针灸治疗,患者膝关节疼痛减轻,肿胀消退,上下楼梯较前轻松。


关节炎疼痛的临床表现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疼痛性质

隐痛:初期可能表现为隐隐作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加重。

酸痛:关节周围肌肉常感到酸痛不适。

刺痛:严重时可出现尖锐的刺痛感。

2. 疼痛部位

单关节疼痛:如膝关节炎多表现为单侧膝关节疼痛,类风湿关节炎则常为对称性多关节疼痛。

特定关节:常见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以及活动频繁的关节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


3. 疼痛发作时间

活动后疼痛:在长时间行走、站立、运动后疼痛加剧。

晨起疼痛: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疼痛,活动后稍有缓解。

夜间疼痛:部分患者在夜间疼痛明显,影响睡眠。


4. 疼痛加重因素

天气变化:寒冷、潮湿的天气可使疼痛加重。

劳累:过度使用关节或身体疲劳时疼痛更甚。


5. 伴随症状

关节肿胀: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导致关节肿大。

关节畸形: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关节变形,如“O 型腿”“X 型腿”等。

关节活动受限:屈伸、旋转等动作困难,活动范围减小。

关节摩擦音:活动关节时可听到摩擦或弹响的声音。


6. 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等全身性关节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其疼痛的临床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


关节炎疼痛的针灸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病情进行调整:


(一)穴位选择

1. 局部取穴

根据疼痛的关节部位选取附近的穴位,如膝关节疼痛可取犊鼻、内膝眼、阳陵泉、阴陵泉等;肩关节疼痛可取肩髃、肩髎、肩贞等;髋关节疼痛可取环跳、秩边等。


2. 远端取穴

结合经络辨证,选取远端的穴位。如膝关节疼痛可取血海、梁丘、足三里等;肩关节疼痛可取合谷、外关等。


(二)针刺方法

1. 常规消毒穴位皮肤。

2. 选用合适长度和粗细的毫针,根据穴位的部位和患者的胖瘦,确定进针的角度和深度。一般来说,四肢穴位直刺 1 - 2 寸,关节附近穴位可斜刺或平刺 0.5 - 1 寸。

3. 行针以得气为度,得气后可适当提插捻转以增强针感。


(三)电针治疗(可选)

1. 得气后,在部分穴位上连接电针仪。

2. 通常选择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治疗 20 - 30 分钟。


(四)艾灸治疗(可选)

 1. 对于寒湿凝滞型的关节炎,可在针刺后或单独进行艾灸。

2. 常用的艾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每个穴位灸 10 - 15 分钟。


( 五)治疗频率

 每周治疗 2 - 3 次,10 次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要 2 - 3 个疗程。


(六)注意事项

1. 针灸治疗应由专业的针灸医师操作。

2.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寒、受潮。

3. 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关节炎疼痛的针灸治疗具体案例:


患者吴某,女性,55 岁。

主诉:双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 3 年,加重 1 个月。

现病史:患者 3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梯及下蹲时疼痛明显,休息后可缓解。近 1 个月来,疼痛加重,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

既往史:无其他慢性病史。

体格检查:双膝关节轻度肿胀,皮温略高,压痛明显,屈伸活动受限。浮髌试验阳性。

诊断:膝关节炎。


针灸治疗方案


穴位选取:犊鼻、内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阿是穴。

针刺操作:患者仰卧位,屈膝,穴位常规消毒。选用 0.30×40mm 毫针,犊鼻、内膝眼向膝中斜刺 1 - 1.5 寸,血海、梁丘直刺 1 - 1.5 寸,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直刺 1.5 - 2 寸,阿是穴根据痛点位置针刺。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每隔 10 分钟行针 1 次,以增强针感。

电针治疗:在犊鼻与内膝眼、血海与梁丘两组穴位上连接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治疗 20 分钟。

艾灸治疗:起针后,在膝关节周围进行温和灸,每个穴位灸 15 分钟。

治疗经过:患者每周接受针灸治疗 3 次。经过 2 周的治疗,膝关节肿胀减轻,疼痛有所缓解。继续治疗 4 周后,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改善,可正常行走和上下楼梯。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实际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关节炎疼痛的针灸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病情进行调整:


(一)穴位选择

1. 局部取穴

根据疼痛的关节部位选取附近的穴位,如膝关节疼痛可取犊鼻、内膝眼、阳陵泉、阴陵泉等;肩关节疼痛可取肩髃、肩髎、肩贞等;髋关节疼痛可取环跳、秩边等。

2. 远端取穴

结合经络辨证,选取远端的穴位。如膝关节疼痛可取血海、梁丘、足三里等;肩关节疼痛可取合谷、外关等。


(二)针刺方法

1. 常规消毒穴位皮肤。

2. 选用合适长度和粗细的毫针,根据穴位的部位和患者的胖瘦,确定进针的角度和深度。一般来说,四肢穴位直刺 1 - 2 寸,关节附近穴位可斜刺或平刺 0.5 - 1 寸。

3. 行针以得气为度,得气后可适当提插捻转以增强针感。


(三)电针治疗(可选)

1. 得气后,在部分穴位上连接电针仪。

2. 通常选择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治疗 20 - 30 分钟。


(四)艾灸治疗(可选)

1. 对于寒湿凝滞型的关节炎,可在针刺后或单独进行艾灸。

2. 常用的艾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每个穴位灸 10 - 15 分钟。


(五)治疗频率

每周治疗 2 - 3 次,10 次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要 2 - 3 个疗程。


(六)注意事项

1. 针灸治疗应由专业的针灸医师操作。

2.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寒、受潮。

3. 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关节炎疼痛的针灸治疗具体案例:


患者吴某,女性,55 岁。

主诉:双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 3 年,加重 1 个月。

现病史:患者 3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梯及下蹲时疼痛明显,休息后可缓解。近 1 个月来,疼痛加重,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

既往史:无其他慢性病史。

体格检查:双膝关节轻度肿胀,皮温略高,压痛明显,屈伸活动受限。浮髌试验阳性。

诊断:膝关节炎。


针灸治疗方案:


穴位选取:犊鼻、内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阿是穴。

针刺操作:患者仰卧位,屈膝,穴位常规消毒。选用 0.30×40mm 毫针,犊鼻、内膝眼向膝中斜刺 1 - 1.5 寸,血海、梁丘直刺 1 - 1.5 寸,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直刺 1.5 - 2 寸,阿是穴根据痛点位置针刺。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每隔 10 分钟行针 1 次,以增强针感。

电针治疗:在犊鼻与内膝眼、血海与梁丘两组穴位上连接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治疗 20 分钟。

艾灸治疗:起针后,在膝关节周围进行温和灸,每个穴位灸 15 分钟。

治疗经过:患者每周接受针灸治疗 3 次。经过 2 周的治疗,膝关节肿胀减轻,疼痛有所缓解。继续治疗 4 周后,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改善,可正常行走和上下楼梯。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实际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急性疼痛的应用


术后疼痛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疼痛的性质和程度

通常表现为锐痛、刺痛、灼痛或胀痛等。疼痛程度可从轻微到剧烈不等,严重时会让人难以忍受。

疼痛强度可能会随着体位改变、咳嗽、深呼吸或活动而加剧。


2. 疼痛的部位

与手术部位直接相关,如腹部手术后的切口疼痛、胸部手术后的胸廓疼痛等。

有时疼痛可能会放射到其他部位,例如胸部手术后肩部的牵涉痛。


3. 疼痛的发作时间

一般在术后即刻出现,并在术后 24 - 72 小时内较为明显。

但某些手术(如骨科手术)的疼痛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4. 伴随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失眠、食欲不振等。

由于疼痛不敢咳嗽、深呼吸,可能导致肺部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不张等。

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5. 对身体功能的影响

限制肢体的活动,影响术后的康复锻炼。

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出现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


总之,术后疼痛的表现多样,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的针灸治疗方案示例,实际应用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穴位选择


1. 局部穴位

根据手术部位选取附近的穴位,例如腹部手术后可选取中脘、天枢、关元等;胸部手术后可取膻中、乳根等。

2. 远端穴位

合谷:常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

内关:具有宽胸理气、止痛的作用。

足三里:调理脾胃,增强身体抵抗力,缓解疼痛。

3. 辩证选穴

若为气血亏虚,可加脾俞、胃俞、气海等;若为气滞血瘀,可加膈俞、血海等。


(二)针刺方法

1. 患者取舒适体位,穴位常规消毒。

2. 选用合适长度的毫针,根据穴位部位和患者体质,决定进针深度和角度。一般直刺 0.5 - 1.5 寸,以得气为度(患者有酸、麻、胀等感觉)。


(三)电针治疗(可选)

1. 得气后,在部分穴位连接电针仪。

2. 通常选择疏密波或连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治疗 20 - 30 分钟。


(四)艾灸治疗(可选)

1. 对于虚寒或寒湿凝滞型疼痛,可在针刺后进行艾灸。

2. 常用温和灸、雀啄灸等方法,每个穴位灸 10 - 15 分钟。


(五)治疗频率

每天 1 次,或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调整。


(六)注意事项

1. 针灸操作应由专业医师进行。

2. 密切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

3. 结合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其他治疗措施,综合评估针灸疗效。


需注意,针灸治疗术后疼痛应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医生评估认可的情况下进行。


一个术后疼痛的针灸治疗具体案例:


患者张某,男性,42 岁。

因急性阑尾炎进行阑尾切除手术,术后出现切口疼痛。

症状表现:患者诉切口处持续性疼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影响睡眠和活动,伴有精神紧张、焦虑。


针灸治疗方案:


穴位选取:切口附近的阿是穴、足三里、内关、合谷。

针刺操作:患者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在切口附近的阿是穴以围刺法进针,深度约 0.5 - 1 寸;足三里、内关、合谷直刺 1 - 1.5 寸,行针至得气。

电针治疗:在阿是穴与足三里、内关与合谷分别连接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治疗 20 分钟。

治疗经过: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针灸治疗,每天 1 次。经过 3 次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睡眠和精神状态得到改善。继续治疗 2 次后,疼痛基本缓解,患者能够正常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患者的术后情况不同,对针灸的反应也可能有所差异,实际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创伤性疼痛


创伤性疼痛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疼痛的性质

通常为锐痛、刺痛或跳痛,疼痛感觉较为强烈和尖锐。


2. 疼痛的程度

可从轻度到重度不等。轻度创伤可能导致轻微疼痛,而严重的创伤如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等,疼痛往往剧烈难忍。


3. 疼痛的部位

与创伤的部位直接相关。例如,骨折处、皮肤撕裂伤处、肌肉拉伤处等。


4. 疼痛的发作时间

一般在创伤发生后立即出现。


5. 伴随症状

局部可能出现肿胀、淤血、皮肤破损、出血等。

受伤肢体或部位的活动受限。

严重创伤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


6. 对功能的影响

影响受伤部位的正常功能,如肢体的运动、关节的活动等。

可能导致患者因疼痛而采取保护性姿势或动作。


7. 心理反应

患者可能因疼痛而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总之,创伤性疼痛的表现取决于创伤的类型、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


创伤性疼痛在临床上采用针灸施治时,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1.诊断与评估: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创伤性疼痛进行全面的诊断和评估,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可能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同时,了解患者的创伤史、治疗经过和身体整体状况。


2.选穴原则:

局部取穴:在疼痛部位及其周围选取穴位,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缓解疼痛。

循经取穴:根据疼痛所在经络,选取该经络上的穴位,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

远端取穴:选取远离疼痛部位的穴位,如常用的合谷、足三里等,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达到止痛效果。


3. 针刺方法:

针刺手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当的针刺手法,如提插捻转、补泻手法等。

针刺深度:应根据穴位的部位、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等因素确定合适的针刺深度,以确保安全有效。


4. 电针疗法:对于部分创伤性疼痛患者,可以在针刺得气后,接上电针仪,选择适当的频率和波型,增强止痛效果。


5. 艾灸疗法:对于寒凝、血瘀等证型的创伤性疼痛,可配合艾灸疗法,如温和灸、隔姜灸等,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6. 治疗频率和疗程:一般来说,针灸治疗创伤性疼痛的频率为每天或隔天一次,5 - 10 次为一个疗程。具体的治疗频率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进行调整。


(三)神经病理性疼痛


  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 1 个月及以上的疼痛。其临床表现具有以下特点:


(1)疼痛性质多样:常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的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疼痛,可伴有紧束感、麻木、蚁行感等异常感觉。

(2)疼痛程度剧烈:疼痛程度往往较为严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产生显著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3) 疼痛区域特定:通常沿带状疱疹发病时受累的神经分布区域出现,常见于肋间神经、三叉神经、颈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4)疼痛持续时间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终身存在。

(5)诱发因素:可能因衣物摩擦、温度变化、情绪波动等因素而诱发或加重疼痛。

(6)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症状。

(7)体征:在疼痛区域,皮肤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瘢痕形成,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感觉减退或感觉过敏等异常。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针灸治疗时,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穴位选择:

局部阿是穴:在疼痛部位附近选取穴位,以疏通局部气血。

循经取穴:根据疼痛所涉及的经络,选取相应经络上的穴位,如肝经取太冲,胆经取阳陵泉等。

经验用穴:如夹脊穴,可调节相应节段的神经功能。


(2) 针刺方法:

毫针刺法:采用适当的针刺深度和手法,以得气为度。

电针: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仪,选择合适的频率和波型,增强刺激。


(3)艾灸:

温和灸:在疼痛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温和的艾灸,有助于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隔物灸:如隔姜灸、隔蒜灸等,增强疗效。


(4)刺络拔罐:在疼痛部位的瘀络处进行点刺放血,然后拔罐,以祛瘀通络。


(5) 治疗频率和疗程:一般每周治疗 2 - 3 次,10 次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可适当调整。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个体差异较大。同时,针灸治疗可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灸治疗的具体案例:


患者李某,男性,58 岁。

患者于 2 个月前患带状疱疹,经治疗皮疹消退,但遗留右侧胸背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刺痛,夜间尤甚,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治疗方案:

针刺取穴:选取局部阿是穴、华佗夹脊穴(相应病变节段)、支沟、阳陵泉等穴位。

针刺方法:常规消毒后,使用毫针快速刺入穴位,行提插捻转手法,以患者有酸、麻、胀等得气感为度。

电针治疗:在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仪,选取连续波,频率为 2 - 5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留针 30 分钟。

艾灸:在疼痛部位进行温和灸,每次 15 - 20 分钟。

经过 10 次针灸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继续治疗 10 次后,疼痛基本消失,日常生活恢复正常。


2.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疼痛部位:疼痛常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多为单侧发病,以第二、三支最为常见,第一支较少受累。常见的疼痛部位包括面颊、上颌、下颌、牙齿、牙龈、唇部等。


(2)疼痛性质:疼痛通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疼痛发作时间短暂,一般为数秒至数分钟,但发作频繁。


(3)触发因素:疼痛常由某些触发点(扳机点)引起,如说话、咀嚼、刷牙、洗脸、触摸面部等轻微动作,甚至风吹、寒冷刺激等都可能诱发疼痛发作。


(4) 疼痛发作频率:疼痛发作可呈周期性,发作间歇期可无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发作频率逐渐增加,间歇期逐渐缩短。


(5) 神经系统体征:一般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但部分患者在长期患病后,可能会出现面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等。


(6) 患者心理状态:由于疼痛剧烈且频繁发作,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三叉神经痛的针灸治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穴位选择:

局部穴位:如攒竹、下关、四白、地仓、颊车等。

远端穴位:合谷、太冲、内庭等。


(2)针刺方法:

毫针针刺:进针后行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得气后留针 20 - 30 分钟。

电针刺激: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仪,选用疏密波或连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3)艾灸:可在局部穴位或疼痛部位进行温和灸、回旋灸等。

(4)刺络放血:在相关穴位或瘀络处点刺放血。

(5)治疗频率:一般每周治疗 2 - 3 次。


三叉神经痛针灸治疗的具体案例:


患者王某,女性,45 岁。

患者自述右侧面部阵发性剧烈疼痛 1 年余,疼痛主要集中在右侧面颊及下颌部,呈电击样、刀割样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进食、刷牙、洗脸等均可诱发,曾服用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时有发作。

诊断为三叉神经痛。


针灸治疗方案:


针刺取穴:下关、颊车、地仓、翳风、合谷、太冲。

针刺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 0.30×40mm 毫针,快速刺入穴位,行提插捻转泻法,以患者出现酸、麻、胀等得气感为度。得气后,在合谷、太冲穴连接电针仪,采用疏密波,频率为 2Hz/10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留针 30 分钟。

艾灸:在疼痛部位用艾灸盒进行温和灸,每次 15 - 20 分钟。

刺络放血:在太阳穴、耳尖等部位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周 1 次。

经过 10 次针灸治疗后,患者疼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疼痛程度减轻。继续治疗 20 次后,疼痛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四、针灸治疗疼痛的疗效评估



 (一)临床研究数据统计与分析


 1. 不同病症的治愈率和缓解率

在针对针灸对疼痛科不同病症的治愈率和缓解率进行临床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需要明确研究对象和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研究的病症范围,如偏头痛、颈椎病导致的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等。


在数据收集阶段,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病程等)、病症类型和严重程度、针灸治疗方案(穴位选择、针刺手法、治疗频次等)以及治疗后的效果评估。


效果评估通常在一定的治疗周期后进行,通过特定的量表或指标来衡量病症的改善情况。例如,对于疼痛程度,可以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分法(NRS)等。


 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以下统计分析:


(1) 描述性统计:计算每种病症的患者数量、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对于治愈率和缓解率,分别计算每种病症的比例,并给出相应的 95%置信区间。


(2)差异性分析:比较不同病症之间治愈率和缓解率的差异。可以使用卡方检验来判断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3)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可能影响治愈率和缓解率的因素,如病症类型、病程长短、针灸治疗方案等。


(4)生存分析(如果适用):对于某些慢性疼痛病症,可能需要进行生存分析,以评估针灸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持续时间。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使用专业的统计软件,如 SPSS、Stata 等。

通过以上统计与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针灸在不同疼痛病症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2. 长期随访结果长期随访结果在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对于评估治疗效果的持久性、疾病的复发情况以及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等方面。


以针灸治疗某种疾病为例,长期随访结果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症状改善的持续性:观察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的状态是否能够长期维持。比如,对于慢性疼痛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后疼痛得到缓解,长期随访可确定这种疼痛缓解是否能持续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2)疾病复发率:了解经过针灸治疗达到治愈或缓解的患者中,再次出现相同疾病或症状的比例。


(3)生活质量的变化: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的功能和满意度,以确定针灸治疗对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4)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监测在长期随访期间是否出现与针灸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5) 对其他健康指标的影响:观察针灸治疗是否对患者的其他生理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等)产生长期的有益或不利影响。


(6)治疗依从性:了解患者在长期过程中对针灸治疗的依从性情况,以及影响依从性的因素。


综合长期随访的结果,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价针灸治疗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和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二)患者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在医学研究中,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方面。


 对于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其主观感受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 疼痛感知:患者对疼痛程度、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等方面的自我感受。如果原本剧烈的疼痛减轻,或者发作次数减少,患者会有明显的主观改善感受。

2. 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是否得到缓解,患者自身是否感觉心情更加舒畅、积极。

3. 疲劳感:治疗后是否感觉精力更加充沛,疲劳程度减轻。


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体现:


1. 日常活动能力:如能否更轻松地完成洗漱、穿衣、行走、上下楼梯等基本日常活动。

2. 工作能力:是否能够更有效地投入工作,工作效率提高,因身体不适导致的缺勤减少。

3. 睡眠质量:入睡是否更容易,睡眠深度和时长是否增加,醒来后是否感觉精力恢复良好。

4. 社交活动参与度:是否更愿意参与社交聚会、户外活动等,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更加积极。

5. 兴趣爱好恢复:能够重新投入曾经喜欢但因疾病无法进行的兴趣爱好活动。


为了准确评估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通常会采用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使用经过验证有效的量表,如健康调查简表(SF-3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以获取量化和可比的数据。


五、针灸与其他疼痛治疗方法的结合



(一)与药物治疗的协同作用


  1.  减少药物用量


在医学治疗中,减少药物用量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尤其在长期治疗过程中。


对于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而言,减少药物用量可能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从治疗效果角度看,如果针灸能够有效缓解病症,使得患者对药物的依赖降低,从而减少药物用量,这可能表明针灸在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药物的功效。


从安全性方面考虑,减少药物用量可以降低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风险,如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心血管不良事件等。


从经济角度来说,药物用量的减少能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使用高价药物的患者。


然而,在评估药物用量减少这一指标时,需要谨慎进行。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在减少药物用量的过程中,病症不会出现反弹或加重。同时,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其他基础疾病以及正在使用的其他治疗方法等因素。


2. 降低药物副作用


降低药物副作用在医疗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副作用是指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时,除了预期的治疗效果外,产生的非预期的有害反应。许多药物虽然能有效地治疗病症,但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如嗜睡、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伤、过敏反应、心血管系统问题等。


针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药物副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


(1)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增强身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和修复功能,从而减轻药物对身体正常机能的干扰。

(2)改善机体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更有效地排出药物代谢产物,减少其在体内的蓄积。

(3)缓解症状:针对药物副作用引起的一些症状,如疼痛、恶心、失眠等,通过针灸进行对症治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例如,对于因服用降压药而出现头晕、乏力等副作用的患者,针灸可能有助于改善这些不适症状,使患者能够更好地耐受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针灸降低药物副作用时,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身体反应,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与物理治疗的配合


 在与物理治疗相配合时,针灸具有以下一些优势:

1. 整体调理:针灸能够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不仅针对局部症状,还能改善身体的内在平衡,增强机体自身的调节和修复能力,从而提高物理治疗的效果。


2. 个性化治疗: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精准选择穴位和针刺手法,实现高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与物理治疗的标准化手段形成互补。


3. 缓解疼痛:针灸在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显著,对于许多因疾病或损伤导致的疼痛,能够迅速发挥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为物理治疗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


4. 改善微循环:通过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组织的氧气和营养供应,有助于物理治疗后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5. 调节神经功能:对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改善神经传导,减轻神经受压或损伤引起的症状,增强物理治疗对神经相关疾病的疗效。


6. 减少药物依赖:在配合物理治疗时,针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药物的作用,降低药物副作用和患者对药物的依赖。


7. 简便易行:针灸操作相对简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场地,可与物理治疗同时进行,节省治疗时间和成本。


8. 长期疗效稳定:经过一定疗程的针灸治疗,其疗效往往较为持久稳定,有助于巩固物理治疗的成果,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综上所述,针灸与物理治疗相互配合,能够发挥协同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如一些针灸与物理治疗配合治疗的具体案例:



案例一:肩周炎患者


患者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

治疗方案:

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治疗、中频电疗,以促进肩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炎症。

针灸治疗:选取肩髃、肩贞、肩髎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艾灸,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治疗,患者肩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显著改善。


案例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患者腰部疼痛,并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和麻木。

治疗方案:

物理治疗:牵引治疗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轻椎间盘压力;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针灸治疗:针刺腰部的肾俞、大肠俞、委中等穴位,以调整腰部气血,通络止痛。

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渐减轻,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案例三:膝关节炎患者


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上下楼梯困难。

治疗方案:

物理治疗:蜡疗缓解关节疼痛和肌肉痉挛,超声波治疗促进炎症吸收。

针灸治疗:针刺膝眼、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位,通经活络。

经过配合治疗,患者膝关节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疼痛减轻,关节功能逐渐恢复。


这些案例表明,针灸与物理治疗相结合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


(三)与心理治疗的相辅相成


 针灸与心理治疗相辅相成,对于缓解疼痛带来的心理压力具有显著效果。


从针灸的角度来看,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神经系统功能,直接减轻疼痛症状。当身体的疼痛得到缓解时,患者的心理压力会相应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也会得到改善。


而心理治疗则着重于帮助患者改变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让患者认识到疼痛并非不可战胜,纠正因疼痛产生的消极思维模式,学会积极的应对策略,如放松训练、注意力转移等。心理治疗还能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增强其应对疼痛的信心和心理韧性。


当针灸与心理治疗结合时,其效果往往更为显著。一方面,针灸减轻了疼痛的生理感受,为心理治疗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和参与心理干预。另一方面,心理治疗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了他们对针灸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进一步提高了针灸的疗效。


例如,对于长期遭受慢性疼痛折磨的患者,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和副作用。此时,采用针灸缓解疼痛,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调整心态,患者可能会逐渐减少对疼痛的过度关注,重新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更有效地应对疼痛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六、针灸治疗疼痛的操作技术与注意事项



 (一)常用的针灸方法


1.针刺


针刺治疗疼痛的操作技术与注意事项如下:


操作技术:

(1)针具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穴位部位和体质等,选择合适的针具,如毫针、三棱针等。

(2)穴位定位:准确找到疼痛相关的穴位以及经络上的穴位,确保针刺的准确性。

(3)消毒:对针具、医者双手和患者针刺部位进行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

(4)进针手法:常见的有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如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等,进针时要迅速、准确,减少患者痛苦。

(5)行针手法:包括提插法、捻转法等,以达到得气的目的,即患者有酸、麻、胀、重等感觉。

(6)留针与出针: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反应决定留针时间,一般为 15 - 30 分钟。出针时应缓慢,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


注意事项:

(1)患者评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出血性疾病、糖尿病、过敏史等,孕妇针刺时要避开腹部、腰骶部等敏感穴位。

(2) 患者体位:选择舒适且能保持稳定的体位,便于操作和防止晕针。

(3)针刺深度:根据穴位部位、患者体质、病情等控制针刺深度,避免刺伤重要脏器。

(4)观察患者反应:在针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询问患者感受,如有晕针、滞针等情况,及时处理。

(5)针具管理:严格遵守一次性针具使用原则,重复使用的针具要严格消毒和存放。

(6)环境要求:治疗环境要安静、整洁、温度适宜,保证患者能在舒适的条件下接受治疗。


总之,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2. 艾灸


艾灸治疗疼痛的操作技术与注意事项如下:


操作技术:

(1)选择艾绒或艾条:根据治疗需求和部位,选择合适的艾绒质地或艾条规格。

(2)准备工具:如艾灸盒、艾灸棒、镊子等。

(3)确定穴位:准确找到与疼痛相关的穴位。

(4) 点燃艾绒或艾条: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点燃一端。

(5)施灸方法:

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穴位,距离皮肤 2 - 3 厘米,使患者感到温热但无灼痛,一般每处灸 10 - 15 分钟。

回旋灸:点燃艾条,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均匀地左右移动或往复回旋熏烤。

雀啄灸: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艾条。

(6)随时调整: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如有过热感觉,适当调整距离或停止操作。


注意事项:

(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皮肤状况、对温热的耐受程度,以及是否有过敏史等。

(2)环境安全:确保施灸环境通风良好,避免艾烟积聚。

(3)温度控制:防止烫伤皮肤,尤其是儿童、老年人或感觉迟钝者。

(4)避免易燃物:施灸部位周围避免放置易燃物品。

(5)注意保暖:施灸过程中注意患者的保暖,避免受寒。

(6)禁忌部位:颜面、五官、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等部位不宜施灸。

(7)灸后护理:灸后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若出现水疱,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需进行处理。

(8)不适处理:如患者在艾灸过程中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施灸,并采取相应措施。艾灸治疗需要谨慎操作,以确保安全有效。


3. 拔罐


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缓解疼痛有一定的效果。以下是拔罐治疗疼痛的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


操作技术:

(1)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罐具,常见的有玻璃罐、竹罐、陶瓷罐等。准备酒精、棉球、点火工具等。同时确保治疗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并让患者处于合适的体位。

(2)部位选择:根据疼痛的部位和病情,选择相应的拔罐部位。一般多选择肌肉丰厚、皮下组织充实且毛发较少的部位。

(3)点火拔罐:用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迅速转一圈后抽出,立即将罐口扣在选定的部位上。

(4)留罐时间:通常留罐 5 - 15 分钟,但具体时间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罐具的大小等因素来决定。

(5)起罐方法:用手指按压罐口周围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然后轻轻取下罐具。


注意事项:

(1)拔罐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评估是否适合拔罐。

(2)拔罐部位的皮肤应完整,没有破损、炎症、溃疡等。

(3)避免在大血管分布处、皮肤细嫩处、心前区等部位拔罐。

(4)拔罐时要注意掌握好火力和拔罐的时间,防止烫伤和吸力过大造成损伤。

(5)起罐时动作要轻缓,避免强行拉扯造成皮肤损伤。

(6)拔罐后,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红紫、瘀斑等现象,这是正常的反应,一般数日后会自行消退。但如果出现水泡、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7)拔罐后,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受寒,短时间内不要洗澡。

(8)对于孕妇、高热、抽搐、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及皮肤过敏、水肿、溃疡等人群,应慎用或禁用拔罐疗法。


需要注意的是,拔罐治疗疼痛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诊断和治疗。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二)穴位选择与精准定位


针灸治疗疼痛时,穴位的选择和精准定位至关重要。介绍一些常用于缓解疼痛的针灸穴位及定位方法:


1. 合谷穴

定位:位于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2. 曲池穴

定位: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

3. 内关穴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4. 环跳穴

定位:在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 1/3 与内 2/3 交点处。侧卧屈股,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 1/3 与内 2/3 交界处。

5. 肾俞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 2 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先找到第 2 腰椎,其棘突下旁开约两横指(1.5 寸)处。


(三)操作规范与安全防范以下是针灸操作的规范与安全防范要点


操作规范:

1. 环境准备:针灸操作应在清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2. 针具选择:根据病情和穴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针具,如毫针、三棱针等,确保针具的质量和无菌性。

3. 手部清洁:操作者应严格洗手、消毒,佩戴口罩和帽子。

4. 患者体位:根据针灸部位,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且便于操作的体位。

5. 穴位定位:精准确定穴位位置,可通过体表标志、骨度分寸等方法定位。

6. 消毒:对针灸部位的皮肤进行严格消毒,一般使用 75%酒精棉球擦拭。

7. 进针手法:根据穴位特点和患者体质,选择适当的进针手法,如单手进针、双手进针等,要做到轻、准、稳。

8. 行针手法:包括提插、捻转等,以达到得气的效果,但要注意力度和频率。

9. 留针时间:根据病情和穴位,确定留针时间,一般为 15 - 30 分钟。

10. 出针:出针时动作要轻缓,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


安全防范:

1. 了解患者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晕针史、出血性疾病史、过敏史等,对于孕妇、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要谨慎操作。

2. 针具检查:每次使用前检查针具是否有弯曲、生锈、破损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

3. 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消毒的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4. 密切观察:在针灸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呼吸等,如出现晕针、滞针、弯针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5. 嘱咐患者:针灸后告知患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暖、避免针孔沾水,以防感染。


总之,针灸操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具备资质的人员进行,以确保操作规范和患者安全。


(四)针灸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如下


1. 晕针

表现:患者在针灸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目眩、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

处理:立即停止针灸,将针全部拔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用,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或采取艾灸百会、气海等方法,必要时送医治疗。


2. 滞针

表现:行针或留针时,针在穴位内捻转、提插困难。

处理:若因患者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引起,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穴位附近进行循按或叩弹针柄,以缓解肌肉紧张。若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捻回。


3. 弯针

表现:针身在体内弯曲。

处理:出现弯针后,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针身轻度弯曲,应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


4. 断针

表现:针体折断,残端留在患者体内。

处理:若能看见残端,可用镊子取出。若残端完全陷入肌肉,应立即采取外科手术方法取出。


5. 血肿

表现:出针后,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而引起肿胀、疼痛。

处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冷敷止血,24 小时后再热敷或轻轻按揉,以促进瘀血消散吸收。


6. 感染

表现:针灸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甚至有脓液渗出。

处理: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搔抓。轻者可局部涂抹碘伏等消毒剂,口服抗生素。重者需及时就医,进行清创处理和抗感染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应由专业的针灸医师操作,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七、针灸治疗疼痛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一)新技术在针灸中的应用


1. 电针、激光针等的发展


电针和激光针作为传统针灸疗法的创新发展,在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电针是在针刺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加强刺激作用。其优势在于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刺激参数,如电流强度、频率、波型等,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电针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瘫、中风后遗症)、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一些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


激光针则是利用激光的能量来刺激穴位。它具有无痛、无创伤、操作简便等优点。激光针在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等方面发挥作用,常用于治疗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皮肤病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针和激光针的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性能更加优越。例如,电针仪的智能化程度提高,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自动调整刺激参数;激光针的波长选择更多样化,以适应不同病症的治疗需求。


在临床应用方面,电针和激光针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也日益增多。同时,相关的基础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其作用机制的阐释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


然而,电针和激光针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治疗效果的稳定性、长期疗效的评估、操作规范的统一等。但总体而言,它们为针灸疗法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随着电针、激光针等新兴针灸技术的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是必备的。包括经络学、腧穴学、中医诊断学等,以准确理解和把握针灸治疗的原理和应用。


在专业技能方面,不仅要熟练掌握传统针灸的针刺手法,还需精通电针和激光针等新技术的操作规范和技巧。这包括对相关设备的熟悉和运用,以及根据不同病症和患者个体差异进行参数调整和治疗方案制定的能力。


 对于这些新兴技术,人才培养还需注重对其作用机制和疗效评价的研究能力。这要求培养对象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和方法,能够开展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推动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此外,由于针灸治疗涉及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职业道德和伦理教育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培养的专业人才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职业操守。


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也成为需求之一。例如,了解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以及物理学、电子工程学等与电针、激光针相关的学科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关键。通过临床实习、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电针、激光针等技术的发展对针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多维度、综合性的要求,以适应现代医疗发展的需要。


(三)面临的质疑与解决途径


电针、激光针等新兴针灸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了一些质疑,以下是常见的质疑点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质疑点:

1. 疗效的不确定性:部分人认为其疗效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大、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2. 安全性担忧:例如电针的电流强度和频率控制不当可能造成损伤,激光针的能量参数设置不合理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3. 原理阐释不够清晰:对于电针和激光针如何通过物理刺激产生生理和治疗效应,其内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解决途径:

1. 加强科研: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严格设计研究方案,采用客观的评估指标,以提供更有力的疗效证据。

2. 规范操作标准:制定详细、统一的操作指南和规范,包括设备的使用参数、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深入机制研究:结合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如神经影像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深入探究电针和激光针的作用机制,为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4. 教育培训: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减少因不当操作导致的问题。

5. 信息公开与科普:通过科普宣传、学术交流等方式,向公众和医学界准确传达这些技术的原理、优势、适用范围及潜在风险,增加透明度和认知度。

6. 长期随访与监测: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收集更多的临床数据,进一步评估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努力,可以逐步解决电针、激光针等新兴针灸技术所面临的质疑,促进其更广泛、更科学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八、结论



 (一)总结针灸在疼痛科应用的重要性和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要性:

1. 多模式治疗的补充:为疼痛治疗提供了非药物的选择,丰富了疼痛科的治疗手段。

2. 副作用少:相较于药物治疗,针灸的副作用相对较少,降低了患者因药物副作用带来的风险。

3. 整体调节作用: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经络,从整体上改善身体的机能状态,不仅缓解疼痛症状,还可能有助于预防疼痛的再次发生。


成效:

1. 缓解多种疼痛:对头痛、颈肩腰腿痛、神经痛等多种类型的疼痛都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2. 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睡眠、情绪和日常活动能力,从而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3. 减少药物依赖:对于长期依赖止痛药物的患者,针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

4. 促进康复: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缩短疼痛疾病的康复时间。


综上所述,针灸在疼痛科的应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为患者缓解疼痛、恢复健康带来了切实的成效。


(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展望未来,针灸在疼痛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方向:

1. 个性化治疗:基于个体的基因、体质、病情等因素,制定更精准的针灸治疗方案。

2. 与现代科技融合: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化穴位选择、刺激参数设定,提高治疗效果。

3. 多学科协作:与康复医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学科深度合作,形成综合性的疼痛治疗模式。

4. 远程医疗应用:借助互联网和远程监测设备,实现远程针灸治疗和疼痛管理。


研究重点:

1. 机制深入探究:进一步阐明针灸缓解疼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包括神经递质、免疫调节等方面。

2. 疗效评估体系完善:建立更科学、全面、客观的疗效评估标准和方法。

3. 长期效果追踪:研究针灸治疗疼痛的长期效果和稳定性,以及对疾病复发的预防作用。

4. 安全性研究:加强对针灸治疗潜在风险的评估和防范措施的研究。

5. 联合治疗方案优化:探索针灸与药物、物理治疗等其他疗法联合应用的最佳组合和时机。


通过在这些方向和重点上的不断努力,针灸在疼痛科的应用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为更多疼痛患者带来更优质、有效的治疗。


作者简介

马强,男,汉族,生于 1982 年。毕业于甘肃省中医学校。从小受祖辈影响学习中医,2003 年退伍后跟随舅父系统学习中医,并扎根于基层,从事基层临床工作。现任甘肃省镇原县屯字中心卫生院曹路村卫生室村医。

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对于中医内科,骨科,妇科,儿科的临床治疗有所研究。擅长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理疗技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海外国医
弘扬中医文化、海外名中医介绍、中医出版服务、中医学术会议、中医师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