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头奖章获得者——杨大勇

企业   2024-11-15 10:21   四川  

三季度“新时代·成铁榜样”

提名重点宣传对象候选人

杨大勇

成都机务段

杨大勇,男,1993年4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15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成都机务段成都检修车间车体组工长。先后荣获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第五届“成铁好青年”、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022年荣获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

勤学苦练,以业务技能为“根”。2015年,22岁的杨大勇初入铁路,凭着在学校中所学的铁路相关知识,毕业后便从事电力机车钳工岗位。本以为能够从容的应对工作,但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一巴掌,在校学习的知识难以应用,作业时手忙脚乱、频繁出错,时常得请师父过来帮忙“补漏”,对于这名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你可以做得更好”,师父在给杨大勇传授业务知识时说:“干检修工作,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进行实践,你下班过后把工艺范围、作业指导书摸透,然后再慢慢练习手上功夫”。得到了师父的鼓励和指导,杨大勇克服逆境,迎难而上,在周末时学习理论知识,利用工作闲暇时间练习技术,废旧螺栓和钢板边角料都是他练习的材料,即便在练习中手掌磨破、敲打出淤青也抵挡不了他学习的热情。有一次,他在练习制作燕尾槽时,始终解决不了配合间隙不良问题,通过反复观摩教学视频,向师父学习请教,他终于掌握了实操技巧,最终制作出合格的燕尾槽。小小的成功,对杨大勇来说是大大的激励,自此,“我可以做得更好”成为他的座右铭,激励他在铁路事业上继续奋进。

攻坚克难,以不断创新为“茎”杨大勇是成都机务段“李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主要成员,他以善于创新、爱钻“牛角”的工作风格,在生产工作中改进工装设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韶山型机车检修过程中,他发现窗加热失效的传统做法是更换机车前挡玻璃。更换玻璃需要三名技术熟练的钳工师傅连续工作4小时,还需要耗费1000多元的材料费,但杨大勇通过研究发现,有的玻璃通过仔细焊接电阻丝可以修复,于是他自学焊接技术,通过尝试各类焊接工具、焊接方法,最终有效掌握了窗加热玻璃修复技术,将作业效率提升至一人作业20分钟,作业效率提高36倍,每年节约材料成本5万元左右。在和谐机车C4修过程中,机车牵引杆需要用液压千斤顶强行拆解,有较大安全隐患,且容易损伤牵引杆和牵引销配合接触面,他通过思考制作了一套专用拆解工装,从源头上解决了暴力拆装引发的安全问题和设备损伤问题,有效缩短了牵引杆拆装工时。除此之外,他参与的自检式手机存放盒、库内牵引电动车限位装置、集油器甩干机防护板、库区安全隔离防护栏等10余项攻关项目,在生产现场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技术共享,以共同提高为“果”。我取得的所有成绩,都是铁路对我的培养,我应该把所学的技术传递下去。工作中,杨大勇结合自身经验,以及检修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坚持组织班组职工每月一次考试、每周一次讲课、每天一次答疑,积极帮助职工解决检修难题。几年下来,他协助车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检修人才,帮助新学员从困惑懵懂逐渐成为各个岗位的业务骨干。杨大勇还在车间担任兼职教师,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实际案例,他积极向同事讲解理论知识,分享各类机车故障处理办法,将所学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其他职工,促进了同事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 往期精彩回顾 —

图     文:许海洋成都北整备)杨  钊(北一运用)张   恒 成都检修)
编     辑:罗   贵成都检修)
审     核:杨佳龙  钟   华  李林珂
签     发:卢星宇
发     布:成都机务段融媒体工作室


成都机务段
《成都机务段》公众平台是集工作动态、职工风采、医疗、公积金、信访等职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采用云技术和智能回复系统,为广大职工及家属提供生活咨询、健康生活等全新体验和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