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德兴乡:“一引领两聚焦五融合”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文摘
2024-09-30 17:18
甘肃
近年来,德兴乡坚持高站位组织、高标准落实,持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治理体系,探索用好聚合力、早预防、保底线、精细化、智慧化工作措施,创建“一引领两聚焦五融合”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扩展党支部服务“触角”,创新培树“红网格·零距离”等党建品牌,建立健全“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网格员+群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按照“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闭关管理机制,坚持服务保障群众、畅通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三条线”协同发力,今年以来全乡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9起,征集群众意见建议、舆情动态、非访集访等社情民意1928次。
整合乡村振兴、应急管理、文明实践等网格,规范网格管理,按照“一员多能、一岗多责”要求,建立乡镇网格长、村级网格员、社级网格信息员三级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建立7个基础网格、43个单位网格、227个网格员为成员的网络管理体系,按照“热线+网格”为民服务模式,今年以来全乡各网格排查覆盖2000余人次,开展服务群众活动180余人次。
依托“陇情e通”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创新推行“我对村委有话说、扫码来建言”,设立“码上评”登记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通过开设“农村微课堂”理论宣讲,“线上+线下”将党的声音、政策传递到群众身边,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出租房电瓶车充电整治、法治宣传、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结对帮扶等服务20余次,将工作触角延伸到重点区域“神经末梢”,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着力构建“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育、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新格局,以务实举措走出基层善治之路,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坚持“政治”引领聚合力。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带领党员干部深学践悟,坚持“345”工作法,依托支部共建、党群服务、线上便民三大平台,落实四办服务,实现“坚守初心、凝聚党心、工作用心、服务热心、关爱贴心”的五心为民,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稳步开展。二是突出“自治”夯基激活力。充分发挥党支部“自治”功能,让群众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以“一约六会”为牵引,通过协商议事等多种方式,畅通村民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共收集议题56件,确定议题21件,开展议前调研14次,通过村民议事,有效解决村庄巷道硬化、村规民约制定等一大批关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是强化“法治”保障增定力。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不断健全以党建引领“三所一中心”等多元力量广泛参与,互相融合的“一核多元”治理体系,通过“空中广播”对接“全域宣传”的方式,营造无死角、零距离的普法宣传氛围,吸纳126名党员、59名“法律明白人”成立普法宣传志愿队伍,以法律咨询服务、法治文艺汇演、主题普法宣传等形式,组织开展法律集中宣传活动6场次,参与群众达到3300人次。四是注重“德治”润心强内力。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阵地,打造“文明实践+党群服务+志愿服务+村级治理”一站多点的阵地体系,构建以实践所、实践站和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1+7+N”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广泛吸纳党员群众、乡贤、文艺达人和乡土人才,组建法律政策、文化文艺、结对关爱等42支志愿服务队,聚焦五项重点任务和六大行动,培树“德润文明·曲艺营门”等一批文明实践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五是加强“智治”支撑添动力。依托“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平台”智能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在全乡各关键路口、路段安装智能摄像头56处,加速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推进“12345热线+网格”融合工作法,真正将群众反映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进一步发挥消除社会矛盾萌芽“前哨”作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速、提质、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