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少些关怀,多点自由
华斌
在当今中国谈营商环境,就像描述一场超现实主义的舞会:到场的每个人都盛装出席,灯光璀璨,舞步轻快,表面上显得和谐又温暖,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这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和谐,一种以不打破平衡为前提的热闹。
所有的企业家、个体户,以及那些勇敢跳入市场的创业者们,都在这场舞会上跳着一种“没有步伐”的舞,每一个人都清楚,随时可能会有人在脚底下放个钉子,或者猛然关掉灯光,让你猝不及防地摔倒。
想在中国办一个企业,别想着得到什么“无微不至”的温暖。温暖是什么?温暖是家里的炉火,是一杯热茶,是一种安心的存在。
而在当下的营商环境里,所谓的“温暖”更像是那种让你浑身不自在的过度关心。各地的机构时不时就会搞一些“关怀”行动,或者派人来检查,或者征询意见,甚至有时还得在网络平台上给“营商环境”做一番溢美之词。
是的,你没听错,企业家们都被要求去网上“表扬”一下营商环境,甚至小到个体户都不能例外。这种“表扬”实际上变成了一种无声的约定,一个微妙的规矩——不管你是不是真心满意,都得把话说得好听,毕竟没有人想要因“态度不佳”被额外关照一番。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一切无疑是在做一场“上交作业”的表演。问询接多了,企业家们很快学会了应对:夸得不够,可能显得你“立场不坚定”;夸得过头,自己也觉得膈应。
于是,大家纷纷走中庸之道,学会了以一种微妙的分寸感表达“温暖”与“和谐”。当然,这些“温暖”通常伴随着一些政策上的“扶持”。政策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在现实中,这些政策像是铺路的砖块,而企业家们踩着这些砖块时,心里想的并不是“哇,多么温暖的道路”,而是小心别被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绊倒。
我们来谈谈政策。说到政策的“热情”,许多企业家就像坐在一个随时会刹车的出租车里,神经紧绷。市场瞬息万变,政策也是——今天或许在鼓励某个行业的蓬勃发展,明天则可能因为风向改变而调头,甚至突然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
创业者们常常得不到一份长久的平安感,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政策会不会在明天早晨变脸。就好比你今天满怀信心地给自己打气:“我们要扩张,要发展!”到了晚上刷新闻,发现有个政策新规出来,直戳你的商业模式。于是,晨间的豪情万丈变成了晚上的深深无奈。
这种看不见的政策风险往往比市场风险更难捉摸,企业家们一方面想要紧跟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却得时刻提防着政策的突然袭击——这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而在这种压力下,企业家的“软肋”愈发暴露无遗。什么是“软肋”?就是那些本不该被随意触碰的痛点,而这些痛点却恰好是政策喜欢“关心”的领域。比如,财务信息的高度透明化、资金流动的严密监控,甚至是某些私密信息的公开化,这些看似合理的要求,实际上打了许多企业的“七寸”。
每个企业都有其核心秘密,这些秘密是它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然而,当政策直接摸向这些“软肋”时,企业家们便如同暴露在聚光灯下的演员,任何微小的动作都可能被观察、分析,甚至被曲解。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企业家们的理想其实非常简单——求个“自留地”。他们不奢求政策无所不在的保护,也不需要随叫随到的关怀,而是希望在这片土地上有一块自己的“舒适区”,一个不被过分紧盯的空间。
假如政策能够做到“不迫害,不打扰”,就已经是烧高香的恩赐了。对他们来说,理想的营商环境就是一种互不干涉的默契,有关部门不必时时刻刻都来“了解关心”他们的每一个决定,而企业家们则专注于业务发展,无需每个季度都给他们上交一份“满意”的报告。
那么,那些网络上的“好评”究竟有没有意义?在一些部门看来,这些好评代表了“政绩”,也证明了自己“改善”营商环境的成果。
然而,在企业家眼里,这种评价的意义微乎其微——它既未能给实际的运营带来任何改观,也未能反映真实的民意。这种表面化的“反馈机制”实际上成了形式主义的表演,各个企业、个体户都必须依照剧本行事,像唱合唱一样配合表扬。
即使心里明白问题所在,嘴上却得保持一片赞美之声,因为没人想成为“不合拍”的那个人。于是,真实的声音被掩盖在“和谐”之下,舆论变得整齐划一,却没有人真正信服。
总结而言,中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需要谨慎“演出”的舞台。企业家们的期望再简单不过:不求特别的支持,不求一切称心如意,只求在市场的风浪中自己能掌舵,政策的“热情”少一些,允许他们在某个角落自谋生路。
对于这些企业家而言,梦想不是温暖的关怀,而是有一份不受干涉的自由。毕竟,在营商的舞台上,自由意味着生存,而自由的环境下才有发展的可能。
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能做到这一点,企业家们或许会在心中默默地“烧高香”,感谢这份简单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