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能否掀起人民的消费潮
华斌
今年以来,中国央行几次降息,试图通过压低借贷成本,鼓励消费与投资。2月、7月、9月,央行的利率调整一步步推进,累计下调超过30个基点。特别是在10月22日,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再降10个基点至1.5%。
在数据上,这看起来是果断的行动,但我们发现,降息政策如同掷进池塘的一块石子,泛起的涟漪很快在现实的沉默中消散。
降息最直接的效果是减轻了房贷和消费贷款的利息压力。例如,一笔100万元、30年期的房贷,每次10个基点的降息,可以在贷款期内节省约2万元利息。
看似这些数字为中产阶层带来了喘息的机会,然而现实并不配合政策的乐观预期。利息减少的背后,是老百姓对未来的不确定和长期压力的深深担忧。
政策制定者以为贷款利率的降低会让人们更加愿意消费和借贷,但面对高房价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消费者的优先事项并没有因此改变。他们明白,账面上省下的每一分钱,可能随时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吞噬。人们更愿意储蓄而非消费,因为不确定的未来让他们无从放心。
政策的核心缺陷在于它忽视了信心的重要性。
降息解决的是借贷成本,但它解决不了老百姓内心的恐惧。房价居高不下,医疗和养老支出的不确定性压得人们喘不过气。在这样的环境下,降息虽然能缓解部分家庭的月供压力,却无法促使他们重新走上消费之路。
储蓄成了人民一种必要的防御策略。面对未来的未知,储蓄是一种保障,而非多余的负担。即便利率再低,人们也不愿将钱花在消费上,因为他们不确定未来是否能稳定工作、支付医药费或安享晚年。储蓄优先的观念早已植根于日常生活中,而降息无法改变这一根深蒂固的选择。
今年的降息操作清楚地表明,单纯依靠货币政策难以重塑经济活力。央行试图通过利率传导来推动消费,但当消费者对未来丧失信心时,低利率也无能为力。贷款利率下降的同时,银行存款利率也跟着走低,这意味着依赖存款利息生活的家庭反而感到更大的压力。
降息政策在金融系统内部形成了一个循环:贷款变得更便宜,存款收益却也缩水。家庭的储蓄收益减少了,但这并未促使他们走向市场。没有信心,消费就无从谈起,而降息也就像在黑夜里燃起的一支火柴,微弱且短暂。
其实大家心里也明白,要想真正激发消费,仅靠降息远远不够。政府需要做的,不仅是降低借贷成本,更要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例如,如何降低高房价、如何完善社保体系,以及如何稳定就业市场。唯有如此,普通家庭才能感到安全,才会放开储蓄,用实际支出来推动经济复苏。
从经济正常的运行轨迹来说,降息不是万能药。它只能在短期内缓解债务压力,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信心的缺乏,才是阻碍经济增长的真正敌人。如果政府不能通过有效的政策和信用重建人们对未来的信任,那么无论降息多频繁、多猛烈,经济的复苏依然遥遥无期。
如同海明威笔下的角色,他们在生活的风暴中不轻易妥协,也不会被短暂的缓解所蒙蔽。
中国的消费者选择了谨慎和防御,而不是冒险和挥霍。如果政府无法真正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降息的效果终将被无尽的焦虑和不安所淹没。
唯有当信心重新回到市场,消费才会自然复苏,经济也才能走上正轨。而在那之前,降息不过是空谷回响,在寂静的市场中来回震荡,无人回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