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4年12月30日,会龙山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数千年来益阳城区只能靠船渡河的历史。50年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会龙山大桥见证了古城益阳的沧桑巨变,也沉淀了益阳人民敢闯敢干的奋斗精神和历史记忆。
益阳地处湘中偏北,资江下游,因水而生、因水而盛,素享“银益阳”美誉。资水穿城而过,居于两岸的益阳人虽因此享有取水用水、舟楫交通之便,但人员往来,物资交流,却受到很大阻隔。新中国成立后,益阳市木帆船合作社成立,把摆渡的小木船逐步换成了机帆船。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两岸往来人员增多,渡船供不应求,交通阻塞已成为影响益阳发展的一个瓶颈。
鉴于上述状况,益阳地委、地革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修建会龙山大桥(当时定名为益阳大桥,后曾改名为资江一桥),彻底解决过江交通问题。其后,地委、地革委领导多次向省委、省革委汇报,终获批准。省委、省革委决定,从省财政拿出300万元支持益阳修建大桥,不足部分自筹解决。
1972年3月,大桥建设工程指挥部成立,由益阳地革委副主任李登川任指挥长,益阳军分区副参谋长曲华为政委,地区计委主任王东克为副指挥长,益阳县、益阳市各派一名革委副主任担任副指挥长。同时确定,由湖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负责设计,湖南省陆运公司第二、三工程队负责施工。经勘探,桥址选定在汽车路渡口西侧,大桥两头分别穿过白鹿寺、裴公亭和益阳市联力油脂化工厂(分厂)厂区。大桥设计为4孔(每孔跨度72米)双曲拱桥,总桥长323米,桥面标高50.7米,外加南北岸10孔52米引桥,南北岸接线639米,建设里程总长1257米。桥面宽13米,人行道下可埋设过江自来水管和电灯、电话线路。大桥两头设行人上下悬梯。
1972年5月2日,大桥建设工程指挥部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一场轰轰烈烈的修桥大会战迅速展开。由益阳县组建的4个民兵连和益阳市组建的2个知青连首先开赴工地。全区各宣传文化部门和中小学也以宣传画、幻灯片、街道广播和演出等形式开展宣传,在社会上迅速形成了“说大桥,赞大桥,愿为大桥添砖瓦”的浓厚气氛。
大桥施工,首先牵动的是大桥两端汽车路、桃花仑两个办事处8个居民组的261户居民,以及17个国营或集体企业单位的搬迁。为搞好前期工作,各有关单位积极腾挤住房,安置拆迁人员。不到两个月,拆迁户全部搬走,并得到妥善安置。地区贮木场、供电公司、市贸易公司、市副食品公司腾出住房59间、仓库3栋,借出床铺438个,解决了指挥部人员办公、住宿问题。地区运输公司、航运办事处等单位主动调派汽车、船只帮助施工队把机器设备运到工地。修桥队伍所需的各种物资,多由全区相关单位主动送货上门,湖南橡胶机械厂主动捐赠了修建大桥所需的钢丝、橡胶轮胎等物资。
根据设计,大桥共有14个桥墩,其中水中桥墩3个。因当时条件限制,无法采用较为先进的“钢板桩围堰”施工法。指挥部就发动技术人员和工人反复讨论,大胆采用“钢丝网水泥薄壁浮运沉井法”进行施工,获得成功。“薄壁沉井”的制作任务是交给当时的益阳船舶厂实施的。其间,指挥部还从益阳地区机械厂、工程公司、益阳市线路金具厂等单位抽调技术人员予以支持。经过会战,不但生产出了这种“薄壁沉井”,而且还将重达130多吨的庞然大物安全运抵施工位置。在10号桥墩下沉“沉井”时,省工程队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采取竹筒填药爆炸法,清除了沉埋地下的多棵古树树干,使沉井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专业施工队伍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连续作战的精神,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有时应施工需要,就24小时连轴转。在1973年春节到来前,指挥部工作人员及施工队伍主动提出,在工地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地、市、县委也积极响应,组织4000多人支援工地。春节这一天,地委书记刘亚南也带着数十名机关干部来到工地参加劳动。
市区军民把修桥看成自己的事,只要需要,就会自带餐饮和工具来工地参加业务劳动。据统计,在修桥过程中,益阳军分区指战员、城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市民,共参加义务劳动26万余个,完成砂石转运15万多吨,配合完成混凝土灌注2万多立方。
1974年12月,在施工队伍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会龙山大桥建成。该桥梁工程共完成钢筋混凝土和片石混凝土24200立方、石砌坊工体积5600立方、沥青路面12500平方、路基土石方84500立方,耗用钢材688.3吨、水泥8976吨、木材2153.4立方,共计用工96万个。工程总造价597.6万元。12月30日,益阳地委、地革委在市体育场隆重举行了“庆祝益阳大桥通车典礼”,市内及邻县数万群众一早就涌向两岸桥头,观看大桥通车盛景,整个银城都沸腾了。
文末留言,一起回忆益阳会龙山大桥带给你的美好过往~
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李旭年 记者 瞿媛媛 整理、封面图源自红网
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