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这座承载着中国历史记忆的皇家园林,始建于康熙末年,由康熙帝赐予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作为藩邸花园,初名“圆明园”。雍正即位后,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使之成为一座集园林艺术之大成的皇家园林。乾隆时期,圆明园达到了辉煌的顶峰,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并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然而,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圆明园被焚烧破坏,只留下些许断壁残垣,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耻辱。
走进珠海圆明新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园内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中国传统的宫殿、楼阁、亭台、轩榭等,又有西洋的水法、喷泉、钟表等异域风情。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部分建筑包含大量宗教元素。一座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映入眼帘,屋顶覆盖着红色瓦片,在一片翠绿树木环绕下显得格外醒目。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斑驳陆离,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园内有一座红色屋顶的建筑群,周围环绕着绿色植物,并通过一座石桥与湖面相连。湖水碧绿清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倒映着周围的美景。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与近处的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人们在湖边漫步,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从高处俯瞰,圆明新园的美景尽收眼底。画面中心是一座大型宫殿式建筑群体,四周被树木环抱,一条河流穿流而过,形成一个自然和谐的整体景象。湖面平静无波,倒映着周围的绿树与建筑群落。湖心岛上建有一栋红色屋顶的小屋,增添了几分生机。
沿着湖边继续前行,一座欧式建筑风格的大楼映入眼帘。大楼顶部覆盖着蓝色瓦顶,墙壁则被漆成白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这座建筑与周围的中式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圆明新园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大楼前面是一个大水池,里面有一座精美的雕塑作为装饰,为整个场景增添了艺术气息。
所幸的是,珠海市于1992年筹建圆明新园,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深教授设计,以北京圆明园被焚烧前建筑为原稿,根据特定的地理环境、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按1:1比例选建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1997年圆明新园正式对外开放。园内的主要景点均沿福海四周设置,包括大宫门、正大光明、九州清晏和蓬岛瑶台等。走在园中,仿佛可以感受到来到圆明新园的遗址部分,可以看到一些残存的历史遗迹。许多残破的石头柱子散落在地上,其中一些还保留了一些精美的雕刻图案。这些遗迹见证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与悲壮的历史。背景中的天空湛蓝无云,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可磨灭的记忆。那些曾经辉煌的时光。
圆明新园融合了古典皇家建筑群、江南古典园林建筑群和西洋建筑群,再现了圆明园的奇景。园内的建筑错落有致,红顶白墙的房子与绿色植物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远处可以看到一座蓝色瓦顶的亭子矗立于水面之上,增添了景致的变化性。湖面平静如镜,倒影出周围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万方安和是圆明园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点之一,不仅因其寓意美好,更因其建筑造型独特,为业内人士所熟知。但在圆明新园中并未复建起这座万字殿,而仅将一座遗址形式的石台漂浮于福海西南角的湖面,使人不忘圆明园被毁之惨痛教训。站在石台上,望着湖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圆明新园内的西洋建筑场景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这些欧式建筑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树之中,白色建筑拥有蓝色屋顶,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其中一座大楼前面是一个大水池,里面有一座精美的雕塑作为装饰,为整个场景增添了艺术气息。这些西洋建筑与中式建筑相得益彰,展示了圆明新园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
呈八字排开的人身兽首铜像,依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属相依次排列。这些兽首铜像设计独特,每尊铜像代表一个时辰,通过喷水报时,构成了“十二生肖报时喷泉”,是圆明园建筑群的精华所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这些兽首铜像流失海外,成为中国文物流失的象征。圆明园十二兽首中已经回归的有: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马首、猴首和猪首。这些兽首分别于不同的时间通过拍卖和捐赠等方式回归祖国。尚未回归的兽首包括:龙首、狗首、鸡首、羊首和蛇首。在圆明新园中,这些兽首铜像的复制品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2012年,浙江横店影视城斥资600亿元兴建了占地6200亩的圆明新园,新园修复了95%的建筑群,远超珠海圆明新园的建筑规模。然而,无论是在珠海还是横店,圆明新园都是对历史的一种铭记与传承,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忘那段悲壮的历史,珍惜当下和平美好的生活。
●刘正亚 ▏ 愁肠百结 ——丁香 (摄影作品欣赏)
《金鸽子文艺》常年约稿:
金鸽子文艺是面向微信用户的自媒体平台,旨在以文会友,采珠藏山;投合志趣,携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