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2月17日,一宗令人震惊的案件在社会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开国中将谭甫仁及其妻子在自家的住所中惨遭毒手,这一事件在和平时期显得尤为触目惊心。究竟是谁胆敢对一位高级将领及其家属下此毒手?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深层次原因?
谭甫仁,这位不幸遇害的开国中将,以其卓越的政工才能、忠诚老实的品质以及刚正不阿的性格而广受赞誉。在60岁高龄时,他担任着昆明军区政委的要职,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军队中,都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谭甫仁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在广东仁化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竭尽全力供他接受教育。1926年,年仅16岁的他在完成高小学业后,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农民运动的洪流中,并随后参与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
两年后,谭甫仁加入了红军,并踏上了井冈山的革命道路,同年5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多次反“围剿”战斗中,他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战斗力,屡立战功,逐渐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晋升为连长、团政委和师政委等重要职务。
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谭甫仁坚定不移地跟随着党的步伐。抵达陕北后,他继续担任着多个关键职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著名的平型关战役中,他英勇奋战,始终坚守在抗击日寇的最前线。
解放战争时期,谭甫仁被派往东北战场,参与了四平保卫战、长春战役和辽沈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他的出色表现和卓越贡献,再次证明了他是一位资深的政工工作者和杰出的军事将领。
尽管谭甫仁的名字并不如一些战功赫赫的将领那般响亮,但他在建国后的政治生涯中却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然而,就在他调任昆明军区政委仅仅两年后,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却无情地夺走了他和妻子的生命。
1970年12月17日深夜,谭甫仁中将与其妻子在自家住所惨遭杀害。此案震惊了全国,公安部迅速作出反应,派遣专员前往昆明,组建专案组全力侦破。考虑到军区大院有严密的警卫系统,外部人员极难渗透,因此,专案组初步推断此案可能为内部人员所为。
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一个名叫王自正的人逐渐进入了专案组的视线。他,曾是保卫部的一员,对谭甫仁中将的住所了如指掌,甚至有过接触枪支的机会。这一切,似乎都在指向他就是那个罪恶的源头。然而,动机何在?为何他要对谭甫仁中将夫妇下此毒手?
专案组并未急于求成,而是耐心细致地梳理着每一条线索。他们发现,王自正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他的真实身份,竟是一个潜藏在解放军内部的国民党“还乡团”余孽。在历史的洪流中,他巧妙地隐藏了自己的反革命身份,混入了革命队伍。
就在案发前不久,王自正的身份被内黄县的群众偶然揭露。这一揭露,无疑是对他的一次致命打击。昆明军区迅速采取行动,将他关押审查。然而,王自正却并未就此束手就擒。他趁看守不备,逃脱了囚牢。
逃脱后的王自正,心中充满了对揭露他身份的群众的怨恨,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惩罚的恐惧。在这种扭曲的心理驱使下,他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进行报复——潜入军区大院,杀害了毫无防备的谭甫仁中将夫妇。
虽然凶手王自正最终未能逃脱法律的制裁被捕获归案,但在审查期间他却选择了畏罪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使得案件的审理进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阻碍。直到1978年6月,在长达8年的艰苦调查和审理后,此案终于得以正式结案昭告天下,为开国中将谭甫仁夫妇讨回了应有的公道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