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撑多久?仁爱礁“破舰”出现横向裂纹,水线附近,也锈出大洞

文摘   2024-11-20 18:00   江苏  
1999年,菲律宾在仁爱礁上演了一出精心策划的“搁浅戏码”,将老旧的“马德雷山”号军舰故意留在那里。这艘二战时期的美制登陆舰,如今却已锈迹斑斑,排水量仅剩数百吨,再过个三五年可能就会解体。

今年,菲律宾又出新招,派遣了一艘体型庞大的9701号海警船,排水量高达2000多吨,停泊在附近的仙宾礁潟湖。菲律宾的目的就是为了刷存在感,想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支援。可怜菲律宾的心里的小九九,早就被中方察觉,他们的补给船在中国海警的严密监控下,始终无法给仁爱礁送补给,这使得外界对菲律宾的实力产生了严重质疑。
就在局势陷入僵局之际,东风-31AG导弹在菲律宾北海岸附近的试射成为了转折点。补给突然变得顺利起来,似乎让菲律宾看到了胜利的苗头。然而,这恰恰是中国策略,选择了退让。
在古代兵法的智慧中,“示强”是一种高明的策略。在复杂的领土争端中,真正的关键不在于短暂的胜负,而在于能否准确传达并让对方理解自己的长远战略意图。

因此,菲律宾这次看似的“胜利”,或许正是他们开始重新思考并调整对华策略的起点。从过去的对抗性思维,逐渐转向更为理性、务实的对话。这样才是菲律宾该考虑的。
可菲律宾还是贼心不死,在今年的5月19日,菲律宾利用小型飞机向搁浅的“马德雷山”空投物资,此举违反了双方之前的协议,并试图测试中国的反应。同时,有报道称菲律宾人员在水下破坏了中国渔民的渔网。这种行为已经超出了主权争议的常规范围,属于恶意破坏。
回顾美济礁事件、黄岩岛对峙,无一不体现出中方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的坚定立场,那就是坚决捍卫每一寸领土,寸土不让,绝不容许任何国家以任何不正当的方式进行侵犯和挑衅。

面对菲律宾的这些接二连三的挑衅行为,中国海警迅速且妥善地做出了一系列应对举措。一方面,加大了对仁爱礁区域的巡航力度,着重在 “马德雷山” 号军舰附近增加了快艇巡逻的频次,以此来全方位提升对该区域的监控能力,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察觉对方的任何异常举动。
这些快艇的部署不仅是为了及时发现对方的任何行动,还能迅速作出反应。中方的反应是基于国际法维护主权,并非报复,而是理性应对,把握好分寸,既防事态升级,又避免助长对方气焰。
中国海警近期发布的照片,清晰地展示了 “马德雷山”的当前状况。

这艘军舰,制造于1944年的美国,曾参与二战的激烈战斗。然而,如今它停在仁爱礁上,外观如同一个严重锈蚀的铁盒。特别是舰舷中央有一道超过6米长的裂缝,且海水线附近有一个大洞。
1999年,菲律宾将此军舰故意搁浅,意在南海制造长期据点。然而,25年过去,船舱已渗水,充满铁锈和海水气味,已无法住人。菲律宾原想借此舰宣示南海存在,但大自的然力量,正逐渐瓦解菲律宾的这一计划。历史上,类似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如今,“马德雷山”号既无军事价值,也存在安全隐患。

在甲板上,凌乱的储水罐、储气罐和简易工棚显示,菲律宾人正在采取临时措施维持军舰运作。但这些努力无法改变军舰破败的现状。现在的“马德雷山”号更像是一个漂浮在海上的简陋棚户区,而非一艘军舰。菲律宾人在上面玩起了“求生游戏”,却忽略了这艘船早已成为安全隐患的事实。与其在这艘注定沉没的军舰上做无谓的坚持,不如回到谈判桌前寻找体面的解决方案。
这艘“马德雷山”军舰自 1944 年开始服役,至今已在海上度过了80 个年头。在这期间,它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包括二战的结束、杜鲁门就任美国总统,以及新中国的成立。不过,由于长时间的服役,其船体出现了严重的老化问题,各个部位时常发出异响。

特别是自 1999 年起,由于菲律宾的蓄意为之,“马德雷山” 号被搁浅在了仁爱礁上,自此便开启了一段艰难的 “旅程”。二十余年来,它日复一日地遭受着风吹日晒,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南海那高温、高湿、高盐的恶劣自然环境之中。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海水一刻不停地侵蚀着船体的每一寸金属,使得这艘曾经威风凛凛的军舰逐渐变得破败不堪,千疮百孔,往昔的风采早已不复存在。
历史上著名的 “铁钉实验” 早就清晰地揭示出海洋环境对金属有着极为强烈的腐蚀作用。而如今的 “马德雷山” 号所面临的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它不仅长期缺乏必要的修缮维护举措,而且还得同时承受着礁石摩擦、海水腐蚀以及海洋生物侵袭这三重严峻的考验。当下,它仅仅是靠着礁石的支撑,才勉强维持着没有完全坍塌的状态,但其内部的结构早已在岁月和各种不利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变得千疮百孔、破败到了极点,已然濒临崩溃的边缘,仿佛只要再有一丝外力的作用,就会彻底土崩瓦解,永远地沉入海底,成为海洋深处的一堆残骸。

面对 “马德雷山” 号这般糟糕透顶的现状,菲律宾也曾试图偷偷地运送一些建材,想对其进行修补,期望能够让它再多维持一段时间,继续充当他们在仁爱礁的所谓 “据点”,延续他们那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努力似乎都只是徒劳无功之举,根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它最终解体的必然命运。
对于 “马德雷山” 号这一棘手难题,顺应自然规律或许才是最为妥善且可行的解决办法。只要能够牢牢地切断它的补给线路,让其失去后续的支撑,那么这艘已然破败不堪的军舰,迟早会被茫茫大海所吞没,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被时间的长河所淹没。

在处理国际争端这类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过程中,很多时候,耐心往往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可以想象,当 “马德雷山” 号最终因为不堪重负而轰然崩塌的时候,菲律宾在仁爱礁所采取的这种“搁浅戏码”也将会自然而然地宣告终结,化为泡影,他们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在我国南海谋取利益的企图也将彻底落空,不复存在。

沈筱星
一些文字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