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兴慈善事业?铜仁将在这些方面发力

政务   2024-12-08 14:32   贵州  
近日,铜仁市慈善联合总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铜仁市慈善联合总会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向上一届作出突出贡献的捐赠企业和个人授牌。会上,爱心企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现场捐赠了慈善资金,市慈善联合总会向他们颁发了捐赠牌匾。


立足新发展阶段,抢抓新发展机遇,铜仁市慈善联合总会以健全慈善政策体系为基础,以大力弘扬慈善文化为关键,以培育发展慈善力量为重点,以加强慈善事业规范管理为保障,聚焦助推乡村振兴、助老助残、助医助教、助孤优抚、救急解困、应急救灾等领域,坚持鼓励支持与强化监管并举,努力形成与社会救助工作紧密衔接,在促进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充分发挥慈善事业作用的高质量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加快健全完善慈善组织

加强完善慈善组织建设。市、县(区)慈善总会依照自身章程建强会长班子和秘书处,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专兼职团队建设。健全乡镇(街道)慈善工作站,支持各行政村、社区建立慈善工作室,不断完善慈善总会工作体系。

健全完善慈善组织网络。加强与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和个人合作,通过设立冠名基金、冠名项目或开展冠名活动等方式参与慈善事业。鼓励城乡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建立慈善互助会,或合作设立社区慈善基金,推动社区慈善发展。鼓励驻铜高校和大型企业等设立慈善工作点。支持社会创新,促进慈善跨界合作发展。

建立慈善社工融合机制。设立社会工作岗位,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开展慈善项目。加强慈善总会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合作实施慈善项目,培育慈善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的先进典型。加强慈善与志愿服务在乡村振兴、扶老助残等方面的协同融合发展。


加强慈善资金募集管理

做强慈善募捐平台。利用“中华慈善日”“贵州慈善周”“久久公益节”“善行贵州·数字公益捐”等平台载体,围绕老、幼、残、困等重点群体救助和乡村振兴,持续开展多类型、多形式慈善募捐活动,拓展慈善资金来源,壮大慈善资金总量,为推动慈善事业提供物质基础。

加快慈善数字化转型。加快谋划数字慈善应用,稳妥发展“互联网+慈善”,搭建铜仁慈善公益网络平台,推进“链上公益、指尖公益”,畅通网络募捐渠道,打造数字慈善新业态,提高群众参与慈善的便利度。创新慈善发展新路径,鼓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上开展募捐活动,通过公益直播等方式,增强网络募捐能力。

强化慈善组织运行和资金管理。鼓励慈善组织、慈善行业组织建立完善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协商合作,提高慈善组织运行和慈善资源使用的效率。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增强透明度,主动接受监督,让每一份爱心善意都及时得到落实,提高慈善社会公信力,确保慈善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强化慈善为民利民服务


发展村社慈善。围绕群众迫切所需的产业帮扶、环境提升改造、基础设施完善、邻(乡)里中心功能建设等方面,推动行政村(社区)设立村社互助基金,推动慈善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增效、群众增收、环境增美。实施“助力乡村振兴”“老年助餐行动”等项目。

关注特殊群体。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充分发挥慈善在保障改善民生中的积极作用,实施慈善助老、助残、助孤、助困、助学、助医、助退役军人等项目,壮大“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贴近困难群众实际的慈善服务,倡导慈善力量支持居家养老、居家托残、医养结合等项目服务。

拓展志愿服务。发展壮大慈善志愿者队伍,重点围绕共同富裕、社区治理、扶贫济困、乡村振兴、助老助残、大型慈善活动等领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学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与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志愿服务,加大慈善志愿服务社会宣传力度,增强志愿服务的社会参与度和认同度,提升志愿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大力传承弘扬慈善文化


强化慈善活动组织引领。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党员干部职工带头参与各类慈善活动。鼓励通过捐赠、志愿服务、设立基金、慈善义演、义拍、义卖、义展、义诊、义赛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捐赠活动,把参与慈善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培育全民慈善意识、慈善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加强慈善文化传承创新。利用庆祝“中华慈善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慈善文化宣传周、慈善征文大赛等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以及社区宣传栏、城市地标、公共交通、公益广告宣传平台等载体,积极开展慈善宣传、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深入挖掘铜仁慈善文化资源,讲好铜仁慈善故事,打造铜仁慈善品牌。

探索建设慈善文化空间。鼓励大型商业广场、社区、机场、车站、公共文体场馆、游客中心等设置慈善空间,用于慈善项目宣传、慈善活动开展、慈善文化传播等,创建慈善广场、慈善社区、慈善公园、慈善图书馆、慈善公共交通等慈善活动阵地,打造多类多样贴近市民、服务便捷的慈善文化平台。



      者:李紫英

      辑:唐仁超

      审:肖   

值班编委黄   

 值 班王能方



微铜仁
传递好声音 讲述好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