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印记乡贤祠(下)
贤能汇聚 乡土生辉
清朝的赠员外郎秦凤仪。秦凤仪,字斯来,号带澛。他在九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接着他的长兄也去世了,而弟弟还尚在襁褓之中。秦凤仪阅读着父亲留下的书籍,痛下决心,刻苦自励,他写的文章清新坚实、深奥广博。
然而,秦凤仪在科举考试中却屡次受挫。于是,他开始教授学生,用教馆所得的谷物来供养母亲,而自己和妻子、孩子却常常吃不饱,只能以半菽(豆类的碎粒)充饥,但他们却感到心满意足。
顺治丁亥年(公元1647年),秦凤仪的儿子秦仁管、秦才管一同考中了进士,并担任了部郎的官职。他们用俸禄来供养家人,还经常拿出钱来接济亲族中那些等待救济的数十户人家。
秦凤仪的著述非常丰富,他曾经参与修订过县志。他的门生和弟子们核实了他的生平事迹后,尊称他为“仁孝先生”,并将他祭祀在乡贤祠中。
学使秦才管。秦才管,字尾仙,与他的兄长秦仁管一同在顺治丁亥年(公元1647年)考中了进士,并且都在户部担任主事,后来都累次升迁至郎中。
兄弟两人非常友爱谦让,奉命履职时都恪守谨慎。当秦才管负责管理芜湖的税收时,他减免了苛重的税赋,为商船提供了便利。由于他的政绩出众,被选拔为陕西提学的佥事。在任期间,他谨慎地选拔出身贫寒但才俊出众的人才,时刻担心自己会失职或有过失。
秦才管为人朴实厚道,被人们尊称为长者。他非常关心宗族和旧友。然而,他的寿命并不长,而且唯一的儿子也早年夭折。他的兄长秦仁管便让自己的儿子秦雍来继承他的后嗣。秦才管被祭祀在陕西的名宦本祠中,同时也在他的家乡被祭祀为乡贤。
赠右通政刘兰生。刘兰生,字君征,号涵潜。他是观察使有源的长子,是廪贡生。有源在朝廷和地方都担任过官职,而兰生则主持家政,生活节俭如同贫寒之家,他认真地教导弟弟们,无论大小事务都亲自承担,不因其他事情分心。他从不涉足官府,有人对他说:“你的父亲是台谏官,你稍微请求一些关照,何必甘愿自己受苦呢?”他笑着回答说:“假如我父亲还是一个普通的老书生,我还会去请求关照吗?”
家族推举有源代理宗族事务,凡是建祠、理谱、厘祀、训族等事务,兰生都全力辅佐。辛巳年发生大饥荒,路上饿死的人很多,兰生与弟弟笃生一起倡议募捐设厂,在四城楼上煮粥来救济饥民,他亲自监督此事,救活了很多人。有一天,有官员宣讲乡约,向众人问道:“你们说说,现在县里谁可以被称为善人?”众人齐声回答说:“没有人能比过贡生刘兰生了。”他就是如此受到众人的推崇和信服。
他享年五十六岁,孙子刘楷显贵,被赠予右通政的官职,被祀奉在乡贤祠中。
赠荣禄大夫孙良猷。因孙子孙斌的功绩被赠予荣禄大夫的封号,夔州府的副将、都督同知的职务。
民国版《南陵县志》记载:孙斌,字淑献,号钟山。他在顺治壬辰年间(公元1652年)的武科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之后历任福建福宁镇的游击。因参与平定“三藩之乱”,面对奸佞坚贞不屈,庚申年(公元1680年)浙江督抚上疏兵部为他请功,经过商议决定给予他加一等的奖励。皇帝下旨从优对待,任命他为副将。当时西蜀刚刚平定,于是便任命他为副将管理夔州府的事务。后来谭宏又占据夔关 ,孙斌加倍速度疾驰前往平叛,谭宏潜逃。孙斌因功加封三等,被授予都督同知的职位,并诰封为荣禄大夫。他的妻子胡氏被封为一品夫人。
赠荣禄大夫孙一儒。因子孙斌的功绩被赠予荣禄大夫的封号,夔州府的副将、都督同知的职位。
赠知县刘笃生。刘笃生,字君因,是观察使刘有源先生的次子。他与兄长兰生感情特别深厚。幼时,兄弟俩一同跟随父亲学习,而刘笃生表现出众,聪明过人,因此深受父亲的喜爱,并以博士弟子员的身份进入了最高学府。父亲无论到哪里做官,都命令他随侍左右,许多书信都出自他的手笔。他性情仁慈,喜爱朴素,对待人无论贵贱老幼,都表现得非常谦逊。他亲手记录嘉言懿训,喜欢为他人讲解。
他不擅长谋生,但却孜孜不倦地以助人为己任。他曾经煮粥给饥饿的人吃,还施舍棺木来掩埋路旁饿死的人。邻居中有人想要卖房,他考虑到对方无处栖身,便允许对方长期居住。他买下一个婢女,得知她是官宦人家的后代后,立即召来她的父亲将她归还。有位朋友去做官时,向他借了二百两金子,不久后因罢官回来,生活非常贫困,刘笃生便封好借据还给了他。有人偷卖了他山上的两千多棵树,田庄的佃户又偷了他仓库里的谷子,却谎称是被盗抢的。他担心牵连治罪,只是笑着置之不理。他起初被举荐为乡饮宾,巡抚张朝珍先生因他的善行而给予表彰。他享年七十岁,死后被祭祀于乡贤祠。因子刘绳武的功绩被赠予文林郎、仪封县知县的职位。
赠运使王养元。王养元,字体乾。他家境极其贫困,但却竭尽全力供奉父母甘美的食物。他勤奋读书,砥砺品行,写的文章风格高古。他性情孤傲,不喜欢与流俗之人为伍,以谈论谋生之事为耻。分家产时,他任由兄弟们选取,自己从不插手。伯兄病重时,留下一个年幼的孩子,他亲自负责买药、办理丧事,没有让这个孤儿受累。他的某个弟弟被人诬陷时,他竭尽全力营救,却不让弟弟知道。县里有人受到豪族的欺凌时,他总是仗义相助,那些人私下里送来礼物表示感谢,他却严厉拒绝说:“如果这样做,那我就是为了私利了。”
他作为生员五十年,从未向长官干求过什么。家境虽然非常贫困,但听到家人叹息时,他却说:“为什么要叹息呢?只要安分守己、坚定志向就好了。”晚年时,他抚摸着孙子王奂说:“你一定会广大我们家的门楣,只可惜我看不到了。”后来果然如他所说。他去世后,被祭祀在乡贤祠中。因孙子王奂的功绩被赠予中大夫的封号、山东盐运司运使的职位。
运使王奂。王奂,字赓阿,号千峰。他在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被选拔为贡生,并被授予奉化知县的职位。奉化县有很多拖欠的赋税,王奂到任后免除了额外的耗损和羡余,百姓们争相缴纳税款,唯恐落后。巡按御史特此表彰了他的功绩。
当时,海寇猖獗,王奂亲自冒着箭雨和炮石,率领民兵进行抵抗和守卫,使得奉化县成为唯一得以保全的县城。不久之后,他因丁忧(指官员因父母去世而离职守丧)而离职。服丧期满后,他被补任为米脂知县,后来又升任为顺德同知,并在这些职位上都取得了显著的声誉和政绩。
后来,他被提拔为河间知府。当时,有一桩大案涉及叛逆行为,牵连了数十上百人。王奂将首恶分子绳之以法,而对其他人则从轻发落。接着,他被调任为山东都转运使盐法道。在这个职位上,他缓解了苏商的困境,充实了边疆的储备,并因政绩卓著而受到上级的嘉奖。然而,他却因病而逝于任上,朝野上下都为他感到惋惜。
他年少时攻读刻苦,擅长写文章,但因为没能考中科举而深感遗憾。因此,他每当遇到擅长写文章的人士时,都会倍加礼遇。他尤其精通赏识人才,在奉化和河间任职期间所选拔的士人,后来很多人都成为了名臣。因此,他被祭祀在奉化县的乡贤祠中。
太学生刘发宣。刘发宣,字君弢,是观察使刘有源的小儿子。他聪颖悟性高,善于记忆和背诵,十三岁时就补选为邑庠生(即县学的学生)。
刘发宣刻苦自励,深入研究经书和史书,当时的才俊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他性格恭敬顺从,廉洁节俭,常常穿着布袍独自步行,人们都尊敬并效仿他。他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每年都会煮粥来救济饥饿的人,送衣服给寒冷的人。
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发生了罕见的饥荒,刘发宣和他的叔兄刘笃材各自捐赠了三百石谷子来赈济灾民。巡抚蒋公认为他们的行为高尚,便为他们请功上报。皇帝下诏赐予他们表彰和奖励。
知县王辅。王辅,字左星,是运使王奂的长子。他才华出众,性格洒脱,喜欢承担责任,对孝顺和友爱十分看重。作为贡生,他本应被授予知县的职位,但考虑到母亲年迈,他犹豫不决,没有立即去接受选拔。过了很久,他才被任命为山西永和县的知县。
永和县荒凉简陋,文化教育尚未兴起。王辅上任后,首先崇尚学校教育,每月进行三次考核,并亲自评定等级,以示鼓励。同时,他还经常提拔那些年轻才俊,指导他们学习文章的写作规范和法度。从此以后,永和县的人们都开始向往学习。
永和县过去有很多流亡在外的人,王辅询问他们的困苦,众人都说是因为赋税不均,百姓的负担特别重。于是,王辅下令按照土地面积来分配税费,使百姓免除了赔偿的负担,那些流亡在外的人也能够重返家园。至于所有的公费开支,他都全部从官府的财库中支出,不向百姓摊派。因此,百姓们都歌颂他的德行,在县门上题写了“公正廉威天下少,解囊赔钱自古无”的对联。虽然这句话很俚俗,但却真实地反映了王辅的品德和事迹。
知府方伸。方伸,字佐平,号位斋。他天生具有与众不同的气质,虽然在襁褓中就失去了父亲,但他的祖父非常疼爱他,四岁时就把他抱在膝上,教他读书,他很快就能理解。长大后,他笃志好学,擅长写文章,声誉很高。知县屈升瀛多次予以提携,后来,他得到资助前往雍州,在丁巳年登上了举荐贤能的文书,己未年(公元1679年)又考中了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职位。庶吉士学习期满后,他被补任为户部浙江司主事,后来又转任本部山东司员外郎,升任刑部广西司郎中,声望日益显赫。
接着,他被调任为山东登州知府,他廉洁自律,率领下属。当时,巡抚以严苛的方式治理政务,而方伸则坚持宽仁、大局为重的原则,与他产生了抵触。因此,他被降职归乡。不久之后,他又被补任为广东廉州的官员。皇上考虑到廉州是偏远的地方,并且念及他是翰林院的旧臣,于是命令将他调任到内地的重要职位上。于是,他被补任为福建汀州的知府。
在汀州,他重视农业和桑蚕业,放宽税收的催缴,促进商业发展,并且对于有关利弊的事情都努力进行改革。汀州地处深山老林,民俗悍犷,方伸致力于道德教化。他曾经单独骑马进入匪徒的巢穴,劝谕那些负隅顽抗、自恣妄为的人,结果,他们都匍匐在地,叩头听命。
他还特别注重文化教育,经常邀请擅长写文章的士人到郡斋来授课,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弟一样亲切。经过他的指点和教导而成名的人很多。
不久之后,他因病请假归乡。当他走到江西白水镇时,距离汀州还有二百多里路,但送行的士民却络绎不绝。有些人甚至停船想要送他到南昌去。他再三婉言谢绝并安慰他们后才离开。
他一生中曾提议改革里役制度、推行条编法、在水边设置仓库等举措,深受邑人的感激。他去世后,被祭祀在乡贤祠中。
光禄寺卿刘楷。刘楷,字子端,号蘧庵,是观察使刘有源的曾孙。他在二十岁时就在乡试中举,后来在康熙己未年(公元1679年)考中进士,被授予中书科中书舍人的官职。辛酉年(公元1681年),他担任北闱的分校官;甲子年(公元1684年),他主持福建的科举考试,选拔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后补任为刑科给事中。
他上疏请求皇帝命令督抚下令严厉整治讼师(即专门代人打官司的人),以平息刁蛮之风、淳化民俗。丁卯年(公元1687年),他转任户科掌印给事中,上疏议论督抚保举学臣的问题,请求停止“公明尤著”这一条规定。他认为学臣作为专门设立的官员,却受到督抚的束缚和控制,他们竭尽全力去迎合督抚的喜好,以此作为自己升官的途径;而督抚则利用这一点来挟制学臣。因此,“公明尤著”这一条规定应该请求停止。
刘楷的风度和气节都非常高尚,尤其是他秘密上疏指出“相臣的权势日益增大,广泛布置亲信,暗中揽取权势。我冒着死罪纠举参奏,仰望皇帝明察秋毫,大力奋发乾纲独断,立即解除相臣的权势,以永远实现国家的太平盛世”这一点。奏疏上呈后,皇帝完全按照他的奏请行事,将相关人员全部罢斥,但奏疏仍然留在宫中没有公布。一时间,京城里的人都感到肃然起敬。
戊辰年(公元1688年),刘楷被提拔为通政司右参议,后来又转任鸿胪寺卿。他奉命祭告陕西黄帝以下的各座陵墓,期间拒绝了所有的供奉和接待。
祭告结束后,他回到京城升任为通政司右通政,后来又转任光禄寺卿。最终他辞官归乡,在家中专心著述。他还捐出自己的俸禄购置了二百六十亩义田,用来赡养族中贫困的人。
知县刘运灏。刘运灏,字鸿起,是光禄寺卿刘楷的第三个儿子。刘运灏屡次在科举考试中受挫,通过捐纳入仕,担任直隶赞皇县知县的职位。赞皇县地处万山之中,与山西接壤,是逃犯藏匿的地方。过去,除了在城里驻扎守兵外,还其他地方设立了戍兵,但这些士兵凶悍,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刘运灏到任后,威严与恩惠并行,使得士兵们变得服从,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居乐业。他改革了税收制度,推行条编法,全县百姓都称赞这一举措带来的便利。
他特别注重培养人才,赞皇县原本只有八个入学名额,但在癸巳年学使巡视时,阅读了童子们的试卷后,感叹道:“如果不是刘知县,怎么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于是特别增加了四个名额,使入学名额达到十二个。
刘运灏的才能得到了上级官员的重视,凡是邻近县邑捕捉蝗虫、监督赈济、检查河工等事务,都委托给他去办理。他每到一处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还代理过饶阳、新乐的知县职务,在那里他斥责了仗势欺人的宦官,惩罚了贪赃枉法的差役,甚至还为前任知县代偿了亏空。后来因为奔波劳碌,他因病逝世。赞皇县的百姓们为了纪念他,将他祭祀在乡贤祠中。
南陵乡贤祠每年春秋两季的上丁日进行祭祀,由知县主持。祭祀用品与名宦祠相同。嘉庆元年(公元公元1796年)进行了重修。据记载,咸丰年间祠堂被毁。光绪初年,邑人商议重建,但未能实施。
南陵乡贤祠供奉的,是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杰出人物,他们中间有的或许没有显赫的官职,但他们的学识、品德、成就,却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一方历史的天空。乡贤祠,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每当人们回眸他们的事迹时,心中便会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与自豪,那是对故土的一种情怀,也是对先贤无尽的敬仰。
名宦祠与乡贤祠,亦官亦民,一外一内,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上动人的风景线。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两座祠堂如同一股清流,让人们带着敬畏之心,去感受一份穿越时空的温暖与力量,让先贤的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
终审:秦 鋆